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传统“跨步电压触电”的教学,是通过展示教学挂图,配合学生阅读教材上的插图来进行学习。通过google查询,目前在国内教学实验仪器一直是用电表的两接线柱代表人的两脚,通过电压表的读数来模拟人的触电情况,模拟的现象不够形象直观,对学生的触动不够大。跨步电压触电事故在生活虽不多见,一旦发生其危害却是巨大的、处理不当将导致人身死亡。如浙江金华地区曾在一个月内发生了两起跨步电压触电事故,由于当事人缺乏相关的知识而造成多人伤亡。教训是惨痛的。为了使学生牢牢地掌握住自救的方法,我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制成了高压跨步电压演示器,教学效果显著,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传统“跨步电压触电”的教学,是通过展示教学挂图,配合学生阅读教材上的插图来进行学习。通过google查询,目前在国内教学实验仪器一直是用电表的两接线柱代表人的两脚,通过电压表的读数来模拟人的触电情况,模拟的现象不够形象直观,对学生的触动不够大。跨步电压触电事故在生活虽不多见,一旦发生其危害却是巨大的、处理不当将导致人身死亡。如浙江金华地  相似文献   

3.
初中物理第二册《安全用电》一节中论述了人体触电。触电事故都是由于人体直接或间接跟火线连通,使电流通过人体造成的。人体触电有单线触电、双线触电、高压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等几种形式。在讲述这部分知识时一般是借助于挂图讲解(教学大纲亦只要求使用安全用电挂图),因而不够直观。尤其是高压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由于生活中比较少见,学生在接受这部分知识时常感疑惑。为此我们利用废旧材料设计了这几种形式的人体触电模拟实验,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现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4.
正初中科学教学没有触电演示实验,为了让学生理解触电的类型和原因,笔者设计和制作了一款触电模拟实验装置,使用效果很好。一、设计原理为了模拟人触电时人体中有电流通过,该装置的人体模型装有小灯泡,当人触电时小灯泡与电源(低压直流电源)电路接通,小灯泡发光,表示人触电了。二、触电方式分类模拟1.单线(火线)触电。人站在地面上,一只手接触火线引起触电。模拟时把人体模型放在单线触电区,让其站在白铁皮上(相当于地面),一只手接触电源  相似文献   

5.
我们经常看到,一群群的燕子、麻雀或鸽子驻足于高压电线上,但并没有发生触电现象。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站在高压电线上的小鸟是两只脚站在同一根电线上,所以在小鸟的两只脚之间不会有电压存在,  相似文献   

6.
“跨步电压触电”,是初三物理课“安全用电”中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们制作了“跨步电压触电模拟演示器”,经多年使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选用木板(或胶合板、有机玻璃板等)按比例制作一个人体模型,在两腿和上身相连接的部位(胯部)安上转轴,使两...  相似文献   

7.
根据煤矿地面变电所安全工作的实际需要,研制一种对高压开关柜内高压导体是否有电进行监测并能发出语言警告的电子监测装置,用以防止工作人员进入有电的高压开关柜内,避免触电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8.
跨步电压触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选择半球型电极(火线)接地后的电压分布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电场半球形分布的数学模型,通过理论推导得到电极接地电阻及电压分布函数。进而对跨步安全安定电压进行定量推导,并运用得出的结论对高压触电及低压触电事故原因进行了理论说明。  相似文献   

9.
桃子 《动漫界》2022,(6):48-49
雨水节气到了,随着雨量增多,地面可能会出现积水.如果附近的电器设备漏电到积水里,人不小心踩到了积水,就会有触电的危险.为了增强宝宝的安全意识,爸爸和宝宝进行一场触电急救演练吧!  相似文献   

10.
谈谈压强     
在烂泥地面行走时,两脚会深深地陷下去.如果肩上再扛着个重物,两脚陷得就更深了,如果在烂泥地上垫一块木板,人站在上面,下陷就浅的多.加了木板,重物、人和木板的总重力增大了,怎么反而陷得浅了呢?这是由于在这两种情况下,重力分布在面积不同的烂泥地面的缘故.同样的力,作用在较小的面积上,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就较大,效果就很明显;作用在较大的面积上,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较小,效果就不明显.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压强工压力/受力面积.可见,压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力是指垂直作用在物…  相似文献   

11.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架设高压线的输电铁塔上醒目地写着:"高压危险,切勿靠近!"可是,在那上万伏甚至几十万伏的高压裸导线上,却常常站着一只又一只的小鸟,它们悠然自得,根本没有把高压当一回事.为什么小鸟站在高压线上却不会触电呢?难道鸟儿有什么"特异功能"吗?  相似文献   

12.
高中物理内容中有《交流电》。初中物理和劳技课内容中均有《照明电路》,部分学生在学习以后,进行了电路测量,他们发现:同一地点不同时间、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照明电压相差甚远,低者不足160V,而高者竟超过260V,且发现碰触零线有触电感觉。询之于电工,电工大奇,说:“我们变压器输出的相电压最高只有240V,用户电压怎么会高于电源电压呢?”  相似文献   

13.
题目(2006年泰州)你思考过“人在水平地面上前进时是否要克服重力做功”这个问题吗?小文同学对此进行了研究.她通过查阅资料得知,人体的重心大约位于肚脐上方2寸、脊椎前1寸处,人只要走路,其重心就必然会发生上下位置的变化,重心升高就需要克服重力做功.小文假设人在正常走路时,重心在人体中的位置近似不变,她行走了100m,有关测量数据如下表(表中的步距是指跨出每一步两脚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4.
小心触电     
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住高级饭店或长时间(安徽李庆乘车的人去按电梯开关、开车门、握手时,突然感到手上发麻,“啪”的一声,被电打了一下.这些地方共同的特点是地上铺着木地板或厚厚的地毯,最容易触电的人大多穿着涤纶、毛料衣服.你能解释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吗?人在走动的时候,由于空气的摩擦、身体与衣服的摩擦,会产生静电.特别是穿着化纤衣服,更容易摩擦起电.平时,我们站在地面上,电荷传入地下,察觉不到这种静电效应.如果你在绝缘的橡皮垫上走来走去,摩擦所生的电荷不能传到地下,就积存在身上,而且越积越多,电压可以…  相似文献   

15.
电学实验是中学物理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整个中学物理实验总量的1/3多.教师或学生在进行电学实验的过程中,只有遵守电学实验的操作规程,才能保证人身安全和仪器安全,任何粗心大意都可能酿成事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中学物理电学实验事故对人体最大的危害是会使实验操作者发生触电事故,其主要原因是违章操作、实验仪器维修不当或实验仪器年久失修造成的,也有教师对有故障的电学仪器进行带电检修时造成的.为了防止在电学实验和带电检修电学仪器时触电事故的发生,笔者分析以下在电学实验中使用安全电压、使用380V/220V交流电压和带电检修电学仪器时必须注意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光的折射现象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也是一个应用非常广泛的物理规律,我们对此必须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一、折射现象认识例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灯光下,地面上出现的人影B.平静的湖面上出现的岸边树的倒影C.站立在平面镜前的人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  相似文献   

17.
一、触电是怎么回事,对人体有什么损伤 人碰到带电的导线,电流就要通过人体这就叫触电.电流通过人体,对于人的身体的内部组织就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这种损伤分  相似文献   

18.
人体触电的主要媒介是血液。即使离开地面,人一样有被电到的可能。血液中的血红素除了携带氧气到全身各处,还含有铁离子,能够传递电流;因此人体一旦接触到电,电流会随着血管,流经全身各处。触电会导致人的心、肺等内脏器官无法进行正常的运作。电流通过人体释放出去时,会产生热能,并可能导致身体烧焦,造成伤亡。人体触电,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相似文献   

19.
中和反应是最基本的一类化学反应,其热效应的测定也是相当普通和基本.目前中学化学教材中也安排了“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但比较粗糙.鉴于师专化学科的培养目标,我们认为在物化实验中开设“中和热测定”的实验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我们对此实验作了如下几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贵刊的一篇文章《就"千人震"自感现象实验》中提到两个男生做实验(超过两人现象不明显)。并认为学生触电是因为加在学生上的电压高于36V。读完很受启发。但是该文更多侧重于实验演示,未能从理论方面作出严格的推导和证明,难免有点美中不足,笔者想在此做点补充,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