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用2003—2009年甘肃水资源公报汇总资料④,分析了甘肃省内流域的水资源量、供水量、用水量的变化特点和规律。依据计算的流域人均综合用水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田灌溉平均用水量和人均生活用水量等用水指标,分析了水资源开发程度与利用效率及各用水行业的用水的变化情况。河西走廊内陆河流域水资源总量比常年稍偏多,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黄河流域水资源总量比常年值稍偏少,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于全国同期水平。长江流域水资源总量比常年值稍偏少,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2.
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缓慢,工业基础薄弱,近年来,随着和田河源流来水的逐渐减少,耗水无控制,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本文主要是通过全面解释流域概况、和田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现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对以后的对策打下了很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伊犁河流域水资源的利用现状,发现目前该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着水质检测和灾害防御能力欠缺、水域局部污染严重以及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伊犁河流域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也制约了伊犁地区的农业发展;针对这些主要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应该重视流域环境保护、加强水利设施的基本建设、提高水利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确立并完善伊犁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体系,以期为该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走可持续道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的生态补偿问题研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流域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应当着眼于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尤其应当注重流域水资源利用中的生态补偿问题的研究与探讨。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中的生态补偿问题,不仅要廓清其理论概念,阐明补偿的实质、原则、分类、方式,而且需要研制可操作性强的补偿机制和对该机制的监督保障体系。及时有效地建立中央政府和流域下游发达地区对上游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生态补偿制度,达到既可以保护上游生态环境,提高上游人民生活水平,又能促进全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的研究,分析了该流域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内陆河流域要得到长久可持续发展,应首先建立新的水循环条件下的水量分配制度,营造良好的水资源利用秩序,为流域治理和长期的发展奠定制度基础。现以张掖地区黑河部分灌区的水权交易实践为例,对该地区水权交易的具体模式进行了阐释。从水资源配置的概念、水权的界定、水权交易中水量交易与水权转让的不同等角度对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及相关措施的实施进行了探讨,认为须在内陆河流域建立健全水量分配制度,进而建立水权制度体系,依法治水。  相似文献   

7.
西北干旱区城镇—水的空间分布具有很强空间相关性.以石羊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遥感数据和地理空间数据,借助GIS技术方法分析和验证了流域城镇发展与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和相互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二者的耦合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中古浪县、永昌县和肃南县与水域的引力场值最大,金川区的引力值相对较小,但由于人为修建多座水库,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场强小造成的城市发展受水资源限制性问题.石羊河流域中城镇分布基本以流域为轴线的分布特征十分明显,受水资源影响明显而强烈.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奖励》2005,(3):62-62
该项目针对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人类活动对水资源演化和生态环境高强度干扰的特点,从流域水循环模式、生态需水计算和预测的研究着手,提出了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理论方法、基本模式和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方法。 该项目建立了西北内陆干旱区流域水资源二元演化模式,为水资源、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生态环境质量的统一评价奠定了基础;提出了基于二元演化模式的水资源评价层次化体系,将有效降水与径流型水资源联合评价,对于干旱区流域水分-生态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具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SWAT模型在喀斯特地区径流模拟中的实用性,以赤水河流域为例,在GIS、RS等技术的支持下,应用SWAT模型利用2000年至2010年的逐日气象数据与逐月径流量数据对流域上游地区月径流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率定期的决定系数R2和Nash效率系数Ens分别为0.80与0.75,验证期的决定系数R2和Nash效率系数Ens分别为0.81与0.77,模型的实用性较好,SWAT模型适用于喀斯特地区河流径流的模拟.模型结果可为流域上游水资源生态补偿、流域水资源评价、水资源管理及流域水土保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汉江流域为例,盘点了跨流域水资源环境保护体制机制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健全汉江流域水资源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创新研究的思路.讨论指出,汉江流域水资源环境保护体制机制的创新研究重点是加强汉江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和完善水资源环境保护的协商机制、生态补偿机制、投融资机制、法律保障机制、公众参与机制及公共监督机制等.  相似文献   

11.
用水量不足是困扰城市发展的瓶颈,合理的水源构成是城市发展的保障,杨凌示范区的近远期发展规划对用水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现状供水设施及水源构成不利于示范区的发展,本文参考国内几个大中城市用水量预测指标对示范区的用水量进行了预测,为示范区的发展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茂名市的水资源现状,阐述了茂名市雨水利用的必要性.介绍了雨水资源化利用潜力的概念和城市可利用雨水资源量的计算方法.通过对茂名市一定区域范围内雨水收集量与用水量估算比较,论证了茂名市一雨水资源化利用潜力,为茂名市雨水利用决策及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农田灌溉用水占全省各行业总用水量的64%,是最大的用水户,发展山西农业实施开源与节流并重、以节流为主,对贯彻落实山西省政府的兴水战略决策、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确保农业健康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外部性是导致市场失灵和资源配置低效率的根源之一。水资源具有典型的外部性特征,由此带来的水资源滥用严重阻碍着流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内化水资源外部性,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水资源,促进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重要课题。只有将多种手段有机结合,协调互补,才能在水资源管理中发挥最大的效用,兼顾到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生态目标。  相似文献   

15.
水足迹和虚拟水是目前国际水资源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以虚拟水、水足迹理论为基础,结合生态需水理论可以测算和分析西部城市西安市的水足迹状况,研究结果表明,西安市主要食品的虚拟水消费量呈出口状态,其中以粮食和奶类为主;西安市的虚拟水总量中以食品消费和城市生态需水所占份额最大,2007年分别占到60.63%和17.32%;相对于西安市的水资源承载力,西安市的水足迹呈现赤字状态,2007年的水赤字为38.29亿m3,因此西安市需要从区域外输入水资源承载力,并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6.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受水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优化水资源配置,解决受水区生产、生活及环境用水的重要途径。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的同时,应树立节水观念,建设节水型社会,发展节水型产业,加大治理污染力度,进行受水区域的生态修复规划,建立新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以及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7.
根据托电公司用水工艺流程,介绍了托电公司在管理、技术等方面采取的节水措施。生产实践证明,这些措施有效降低了发电综合水耗,对大型火力发电企业制定节水措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Among the numerous inland river basins in the arid northwest China, Shiyang River basin is known for its most serious water shortage that constrains its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s and for some of the worst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deterioration in China. The research on the value of water resources used for ecosystem is the basis for reasonable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between users of ecosystem and economic system.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dynamic value for the ecosystem services is proposed. A modified coefficient for the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per unit area is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cover degrees of biomes combined with expert consul-tation.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al stage coefficient and scarcity of ecological resources, a dynamic evalu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The theoretical formula and simple calculation formula of the sharing benefits coefficient and benefits per unit ecological water utilization are propos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benefit of unit ecological water utilization in the lower reach was greater than that in the upper reach in the Shiyang River basin.  相似文献   

19.
A new method of short-term forecasting for water consumption in municipal supply water networks based on wavelet transformation is introduced. By wavelet decomposing commonly used in the signal field, water consumption per hour is decomposed into many series. Trend item, cycle item and random item are separated from the original time series in this way. Then by analyzing, building a model, forecasting every series and composing the results, the forecasting value of the original consumption is receive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is forecasting method is faster and more accurate, of which the error is less than 2%, indicating that the wavelet analytical method is practicab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