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用无土栽培法研究了氮、磷、钾对潍坊青萝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萝卜硝酸盐含量随着氮浓度的增大而提高,130mg/kg、230mg/kg和330mg/kg三个浓度间萝卜硝酸盐含量的差异极显著;磷不足或过量使用均能显著地提高萝卜的硝酸盐含量,磷浓度80mg/kg时的萝卜硝酸盐含量最低;萝卜硝酸盐含量随着钾浓度的增大而降低,140mg/kg和500mg/kg处理间的萝卜硝酸盐含量差异显著;氮、磷、钾配合施肥有利于降低萝卜的硝酸盐含量。根据生食蔬菜的硝酸盐含量低于432mg/kg的标准要求,潍坊青萝卜无土栽培中的氮、磷、钾适宜施肥浓度为:氮(N)<130mg/kg、磷(P2O5)80mg/kg左右、钾(K2O)320mg/kg左右。  相似文献   

2.
施用微量元素增产牧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氮、磷、钾等肥料施用比例相同的条件下,对牧草施用锌、硼、钼等微量元素,结果使牧草明显地增高,从而增加了牧草产量。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施辣椒"2+X"田间试验[1],掌握辣椒最佳施肥量,构建辣椒优质适产施肥技术体系,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设计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辣椒对氮素依赖性较大,辣椒施用氮肥具有很好的增产效果;优化氮区(N:P:K=18:8:12)辣椒产量高于常规施肥区(N:P:K=20:8:5)产量;以优化氮区为基础,辣椒产量与施氮水平(无氮区、70%优化氮区、优化氮区、130%优化氮区)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25(5),在砂基培养质设置试验,系统地分析了N、P、K不同配比施肥对长白落叶松苗生长状况的影响。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长白落叶松苗根际营养液适宜配方:氮为1.0g/L,磷为0.45~0.75g/L,钾为0.35g/L。  相似文献   

5.
以三江平原丘陵区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间伐后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人工林中龄林为对象,实施4种处理:施氮肥(施纯氮250kg/hm2)、施氮磷肥(施纯氮250kg/hm2+纯磷50kg/hm2)、施氮磷钾肥(施纯氮250kg/hm2+纯磷50kg/hm2+纯钾30kg/hm2)和对照(不施肥),研究施肥后不同时期胸径与冠幅、树高与冠长间的关系,评价落叶松冠长率对间伐后施肥的响应.结果表明:施肥后不同时期落叶松胸径与冠幅、树高与冠长间均呈幂函数增长趋势;施肥3年后、4年后、5年后的冠长率(冠长/树高)分别为0.1899—0.2030(平均为0.1986)、0.2282—0.2642(平均为0.2428)、0.2851—0.2976(平均为0.2920),低于对照林分相同时期的冠长率(3年后:0.2010;4年后:0.2822;5年后:0.3006).施肥能够缓慢促进间伐后落叶松的冠幅和冠长的增长,施肥对落叶松树干生长的促进作用应该更多来自于施肥后针叶的高效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表明:新老菜区间土壤全量及速效养分已存在较大差异;不施肥时,速效N是本地区第一缺乏的养分,而在当前农民施肥习惯下速效钾是第一应补充的养分;高产条件下,本地区每生产1000kg西红柿,耕层土壤中平均需速效养分(土壤+施入)N6.34kg、P2O52.65kg、k2O5.06kg.只有N、P、K三素配施,才有利于西红柿可持续高产高效栽培。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滦平县水稻高产稳产施肥结构的研究,提出了适合不同土壤肥力稻田上水稻高产、高效施肥模式。并就氮、磷、钾、微肥在水稻上的施用技术及效果进行了探讨,为充分挖掘我县的水稻增产潜力、提高经济效益提供理论依据。为河北北部水稻高产施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石墨二炔是近年实验上成功合成的一种新型二维碳材料,具有独特的结构、丰富的化学键和电子性质,拥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使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系统研究硅、锗、硼、氮、磷单元素替位掺杂的石墨二炔以及硼-氮、硼-磷双元素共掺杂的石墨二炔的电子结构。发现硅、锗掺杂的石墨二炔和硼-氮、硼-磷共掺杂的石墨二炔依然是半导体,带隙大小在0.004~0.49 eV;而硼、氮、磷掺杂的石墨二炔都变成了金属。本研究可为实验上通过掺杂手段调节石墨二炔的带隙和费米面位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饼肥与化肥配施对烟叶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饼肥与化肥配施对烟叶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选取玉溪和曲靖肥力相似的两种红壤栽培烤烟K326,采用大田栽培的方式,在每667 m2施磷肥(P2O5)16 kg、钾肥(K20)24 kg基础上,设Y1、Y2、Y3、Y4共4个处理.研究结果表明,饼肥和化肥合理配施会显著增加与烟叶品质正相关的钾、总糖、还原糖、石油醚提取物、烟碱、总类胡萝卜素和总多酚含量,而与烟叶品质负相关的细胞壁物质含量显著降低,提叶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评吸结果表明,使用合理的化肥和饼肥配比能提高烟气的香气质、香气量及余味,使烟气劲头适中,改善烟气的杂气和刺激性,提高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10.
硼肥在作物中的作用和施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硼素在作物体内有重要的生理作用。我市土壤有效硼平均含量较低,合理施用硼微肥有利于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大田苜蓿实施不同的施肥处理,研究施肥对紫花苜蓿产量和营养吸收规律的影响。对苜蓿三年的株高进行整理,应用Logistic方程y=k/(1+aebx)对苜蓿株高进行分析,得到苜蓿植株的最大增长速率、最大增长速率出现的天数和品均增长速率。结果表明,处理1(尿素97.8kg/ha,过磷酸钙293.5kg/ha,硫酸钾136.4kg/ha)的株高最大,该处理在每年第二茬植株最大增长速率、平均增长速率最大、植株最大增长速率出现的天数最短:通过对苜蓿干草产量、氮磷钾吸收量、含量进行分析,所得的结论与株高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土壤微生物在维持和提高高寒草地植被生产力水平、改善土壤环境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基于连续2年(2014和2015年)的小区施肥控制试验,探讨高寒草原土壤剖面微生物量碳、氮对氮、磷肥添加的响应。结果如下。1)施用无机氮、磷肥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0~10 cm土层,其均值分别是10~20 cm和20~30 cm土层的1.67倍和1.28倍。2)单施高量氮肥显著降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N2P0(15g N/m2,0g P2O5/m2)处理0~10 cm和10~20 cm土层的微生物量碳分别比空白处理显著降低60.39%和29.2%;在施磷肥的基础上增施氮肥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当施磷30g P2O5/m2时,施氮15g N/m2处理0~10 cm土层微生物量碳比不施氮处理增加61.54%,差异显著。3)单施磷肥各土层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相对于空白均无显著差异;在施氮15g N/m2的基础上增施15和30g P2O5/m2磷肥,0~10 cm土层微生物量碳含量比不施磷处理分别显著增加159.8%和279.98%,10~20 cm土层微生物量氮含量分别显著增加53.78%和38.66%;施磷7.5g P2O5/m2时,10~20cm土层微生物量氮含量比不施磷处理显著增加68.35%。  相似文献   

13.
植物基因型差异已成为植物营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综述了植物适应氮、磷、钾营养的基因型差异的研究进展,对深入研究这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采取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铈锆铝复合氧化物(CZA)载体,考察K对Pd/CZA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K的添加对此类催化剂具有明显劣化作用,其原因在于使用CZA作为载体时,K减弱Pd-Ce相互作用,降低催化剂活性,使之发生中毒;但随着K含量的增大,阻塞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位,促使Pd颗粒聚集长大,较大粒径的Pd颗粒有利于三效活性的提高,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使活性有所恢复。相关的XRD和TPR实验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这点。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三因子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对天水市蔬菜主产区地膜番茄高产高效施肥配方比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甘肃东南天水生态和地膜大田栽培条件下,N、P和N、P、K不同配施,对番茄产量和效益有显著影响,其经济最佳N、P、K施肥量分别为N 177.0Kg/hm2、P2O5 166.5kg/hm2和K2O 184.5kg/hm2,此时其单产可达113163.0 kg/hm2,施肥纯收益可达77597.13元/hm2,施肥成本为1616.97元/hm2,投产比为14∶8.99.  相似文献   

16.
天水市三县区果园土壤氮、钙营养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当地果实缺钙造成的果实苦痘病、水心病、贮藏溃败等生理病害,调查了天水市三县区苹果园土壤营养状况,结果表明:天水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约在1%左右,属于贫瘠土壤,但土壤中速效氮的含量在20|40cm和40~60cm土层中有累积现象,与山东棕壤相比,天水地区的交换性钙略低,而总钙量比其高46.9%,可能果农在土壤管理方面长期过量施用化学氮肥使石灰性土壤表层交换性钙含量逐渐降低,因此合理施肥,加强土壤管理对促进天水地区果业的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不同磷肥处理农田黑土基本理化性质、磷脂脂肪酸、酸(碱)性磷酸酶、微生物量碳或氮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有机肥-化肥配施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总氮以及速效氮、磷、钾等养分含量,进而促进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碳/有机质比值、磷酸酶活力以及各菌群磷脂脂肪酸含量显著增加。长期氮磷钾配施土壤有机质活性严重退化、不利于土壤微生物生长,而单施磷肥或氮磷肥配施对微生物活力与结构影响较小。有机肥处理中单烯不饱和/饱和脂肪酸比值>1,远高于其他化肥处理,可用来指示有机质质量与可用性;而支链/单烯不饱和脂肪酸与单烯不饱和/饱和脂肪酸比值呈极显著负相关,表明G+菌对养分胁迫抗性强于G-菌。磷脂脂肪酸PCA表明,有机肥与化肥处理微生物群落结构显著不同。个别脂肪酸载荷值分析表明,真菌受无机肥施用影响显著;而G+菌更易受有机肥影响。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农田氮肥损失的途径及其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并提出了一些减少农田肥氮肥损失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