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2年11月25日,“第五届桂子山翻译与传播高层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顺利召开,其主题为“中国文学翻译与传播研究”。与会学者的主旨报告涉及译者认知模式、译文审美标准、传播效果评估方法、译史书写、学科构建等多项议题,拓宽了翻译与传播的研究视角,深化了对中国文学传统、世界文明观念的认识。这场学术盛会为中国文学的海外推介贡献了学术力量,有助于推进中国文学外译研究话语体系建构。  相似文献   

2.
达姆罗什提出的"椭圆折射"世界文学理论,最大限度地剥离了西方经验与世界文学根本原则之间的必然联系,充分考虑了世界各区域文学发展的历史经验;它把民族文学通过折射进入世界文学空间看成必然,把世界文学看成原语文化与宿主文化的混合物,为民族文学成为世界文学描绘了清晰的路径。这一理论有助于克服中国文学进入世界文学空间时遇到的原作本质主义阻碍,对促进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具有重要的价值。闻一多认为小畑薰良的英译唐诗把灵芝变成了黑菌,是对原作的亵渎,这是原作本质主义的典型体现。而事实上,正是大量这一类英译中国古诗,在异文化空间里蓬勃生长,增强了世界文学的中国性。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中国文学成为"中国故事"的来源之一.现如今,在"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向世界展示我国优秀的历史与文化显得尤为重要,它很大程度地影响到国家软实力的竞争以及世界文学格局的角力.然而,中国文学在海外传播不如预期已经成为既定事实.鉴于此,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便成为跨文化传播领域的重要使...  相似文献   

4.
基于以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这三种最基本的关系,试分析妈祖信仰是和谐文化的体现。由于和谐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因而妈祖信仰不仅在中国流传,而且随着华侨出国而传播到海外,为外国人民所接受。妈祖信仰不仅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过程中可以发挥积极作用,而且有利于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5.
汉语言文学一直是我国宣传中国文化,让世界人民更好认识中国的一个极好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外国朋友可以学习到我国的文学精华,同时通过我们的文学对我国的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有助于我们打开国门,更好的与国外的朋友进行交流。与此同时,一旦他们学习了汉语言文学,他们就会对中国文化更感兴趣,对中国更有了解,这一切都有助于我国的发展。当然,我国目前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需要我们积极的采取措施来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只有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解决,并合理的创新教学方式,我国才可以更好的与国际接轨,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晋克俭  王粉 《教育文化论坛》2012,(6):107-112,141,144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交往的日益广泛,世界各国对汉语学习的需求急剧增长。从2004年开始,中国开始在海外设立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孔子学院,帮助世界各国人民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华文化,进行文化交流,成为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合作的桥梁。普莱斯比孔子学院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一、基本概况普莱斯比孔子学院位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克林顿市,学院校址建在普莱斯比学院校内,旨在扩大两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化作为世界主流文化之一,具有广远的开放性和积极的现实意义。当前全球范围内文化交流与文化合作日益加深,多元文化之间的共享性和冲突性并存,显示出传播是文化得以存在的重要形式。孔子学院作为传播中国语言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还需要反思文化传播模式,做到精英化与大众化相结合,特色化与本土化相结合,实现多种传播模式互动的有效机制,从而推动中国文化与世界的精彩对话。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学典籍西译肇始于西方传教士来华的特定历史境遇,并先天携带异质文化因素和特定时代因子。传教士汉学家出于传教目的翻译中国文学典籍的行为,不仅有助于早期欧洲人了解中国文化,而且使得中国文学典籍在西方国家得以传播。本文以王尔敏所编《中国文献西译书目》为例,梳理了中国文学典籍翻译的发展历程,分析在国家大力提倡"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如何吸取成功经验、找到合理传播途径,增强中国文学翻译的海外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是生产力高度发展和世界性普遍交往的高度发展的表现,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进程,并呈现出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趋势,它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经济政策和经济运行,而且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的文化秩序和文化格局。全球化对国际文化交流具有积极作用,能使我们学到世界发达国家先进的文化、科学和管理,并扬长避短为我所用,能使我们的文化在东西文化交融中产生新的更有价值的思想、学术和文化,能够传播中国先进的思想、科学和文化,为世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但全球化不是一个田园诗般的多维参与、多元推动的人类充分实现沟…  相似文献   

10.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关于向世界展示、传播中国文化的话题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我们在用它了解世界的同时,也应当不忘通过它来传播、弘扬中国的优秀文化.然而,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重在目的语文化的介绍和学习,对母语文化的英语表达几乎空白.课题组的同卷调查充分说明了通过大学英语强化中国文化传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文化的传播交流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一种基本动力。历史上中国文化主要借助于战争与扩张、向外移民、宗教传播、派遣使节、经商贸易等途径向世界传播。正是靠这多种通道,世界各国人民才能了解到丰富多采的中国古老文化传统,并依据时代和社会需要,充分吸取其中对自己生存与发展的有益成分,完善与改造自身的本土文化  相似文献   

12.
《大连大学学报》2018,(2):64-69
作为中国语言文化国际推广的专业机构,孔子学院开创了在海外传播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新途径。文章以音乐孔子学院海外发展的成功经验为借鉴,提出了基于孔子学院平台传播中国民族音乐的策略:积极发挥孔院辐射作用,深化孔院文化内涵建设;凝聚内力打造平台,扩大民族音乐影响力;联合海外社会办学力量,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深入挖掘国内音乐资源,积极开展音乐人文交流合作;构建多元立体的传播网络,打造中国民族音乐传播新时代。  相似文献   

13.
汉语作为传播中华文化的载体,其推广不仅是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也是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和平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充分了解海外孔子学院汉语师资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海外汉语师资建设的模式及其缺陷,并结合孔子学院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针对孔子学院海外汉语师资建设的几点建议措施,为孔子学院在全球的长远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逐渐融入世界这个大家庭中,中国文化以文学为载体,向世界各地传播开来,使世界得以了解中国,其中中国现代文学作为迎合社会发展新时期,在我国原有文化基础上,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得来的文学形式,因可代表中国风貌,所以受到文学界的瞩目,尤其是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中国文学又掀起翻译热潮,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翻译作为文学传播纽带,翻译成果直接关乎文化传播成效,一旦翻译出现差池,将出现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消极现象,使中国现代翻译文学的丧失风采,影响世界更好了解中国,在久远的文学翻译历程中,积累许多翻译文学,翻译文本已经成为一种历史事实,形成一种翻译文学,成为中国了解世界的路径之一。本文通过对以文学史叙述对象的中国现代翻译文学进行探究,以期为提升文学翻译成效,提供行之有效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文学与文化是对外交流的重要媒介,中英文文学翻译不仅是对作品词句的简单翻译,还是一项以文化交融为主的实践活动。译者在掌握翻译技巧的同时,还要对中英文化差异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圆满完成文学翻译和文化传播任务。文章从中英文学作品比较入手,探讨了中英文化之间的差异,并就基于中英文化差异之上的文学翻译实践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宜宾学院学报》2017,(9):67-76
海外汉学与研究海外汉学是相辅相成的两类问题域。前者以跨地域、跨文化的"他者"视角对中国资源进行重译新解,后者对本土与海外的研究差异与影响进行辩证反思。本土模式和海外模式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认知都充满争议,这些争议集中在文学生产、传播及接受环节中,主要表现为研究立场的文化自觉、传播形态的单向与多元和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接受心态改变三个方面。面对强势的西方理论资源,中外研究只有合力共谋才能继续深化文化走出去战略,也才能促进中西两重语境的共鸣。  相似文献   

17.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学作品走向世界,如何评估文学在异域的传播与交流效果,如何在传播事实的基础上呈现有启发意义的价值判断,已经成为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重要议题。因此,从传播学的理论视角还原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历程,建构文学海外传播的效果研究模式,既能为中国文学在异域的流通提供多元的观察视角,真实客观地展现文学在海外的影响力,又有利于调整中国的海外传播策略,探求中国文学如何在新媒介环境下、在异域的接受屏幕中呈现自身的价值与特色。此外,从传播学视角分析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是文学理论学术研究的一个新增长点,也是比较文学自身充实和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法语联盟以推广法国语言和法语文化,促进中国与法语国家之间的文化、知识和艺术交流为使命。孔子学院致力于促进世界各国(地区)人民对汉语、中国文化、交流合作、友好关系的了解与认识,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构建和谐世界。本文以济南法语联盟和布莱恩特大学孔子学院的发展为实例,从办学条件、管理及教师团队、教育项目、文化活动、语言考试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9.
以微信、微博、微视频、微文学等为代表的微文化在网络技术的助推之下,成为了大学生们广泛接触并乐于接受的一种新的文化传播形式。当前,微文化的迅速发展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我们应当与时俱进,加强管理,充分把握微文化发展的特点,构建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环境,充分发挥微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在黄冈师范学院进行抽样调查,了解黄梅戏在大学校园的传播情况,同时对调查情况进行总结,并引发对黄梅戏传播诸问题的反思。了解到黄梅戏的复兴发展之路应该是与时代相结合,黄梅戏是人民的戏曲应当回归到人民群众中,同时黄梅戏也应该要走进大学校园,走进学生们的课堂。只有充分了解黄梅戏在大学校园的传播情况,才能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让本地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梅戏走进大学校园,更好地推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