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清明”、“元宵”两大传统节日在《聊斋志异》中具有独特的叙事意义.它们不仅为人与人、人与异类的巧遇提供了有利时机,而且为怪异故事的衍生提供了现实背景和依托,使故事虚实交织,真幻相映,呈现出亦真亦幻的叙事效果,形成了“聊斋”故事“乐中伏悲、乐极生悲”的叙事模式.  相似文献   

2.
三点导读     
妓女在古代被称作神女。从事这一职业的女子总是被看作异类,和正常人形成对比。描写妓女的文学作品也很多,一般都是将妓女和正常人放置在一起,通过这种正常和异类之间的矛盾展开故事。总之,妓女,正常职业者这一情节模式可以说是古老的小说题材原型。比如《茶花女》,妓女和有着正常职业的追求者阿蒙之间达成了理解、萌生了爱情,却不能为同样有着正常职业的阿蒙的亲人所理解,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故事类型分析,对《杜修己》进行解读,重点梳理了女性被妖异祟奸、女性与异类结合的故事类型及与之相关的几种故事类型。分析得出,这些故事类型都反映了男女性别文化地位不平等的主题。在分析过程中还涉及了故事类型归类、故事传播的文化背景、叙述话语及模式等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清代蒲松龄所著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经典著作,其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并涉及许多有关婚恋的问题。本文以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为主体,对婚恋故事中女性所体现的主动性、男性对女性的精神依恋、两性关系中的进步观念和人与异类女性的婚恋进行了阐述,力求发掘这部文言小说所包涵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5.
《搜神记》中人兽婚恋故事在异类婚恋故事中所占比例最大,其存在价值不可小觑。本文对《搜神记》中12则人兽婚恋故事进行分类与分析,分成"推原神话衍化模式"和"异形妖兽魅惑模式"两种。考究两种模式之间或单个模式内部的关系,可以见出干宝《搜神记》所投射的魏晋"人为中心"及"男性视角"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以《搜神记》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人仙恋和人鬼恋故事中对现代依然具有积极意义的婚恋思想和出现这种故事题材的原因。《搜神记》中的异类婚恋故事创作在文学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科幻电影《第九区》通过外星人在地球上受到种族隔离的故事反映了人类社会的种族身份认同困境。~方面长期反抗种族隔离的黑人群体却支持对外星人隔离.另一方面因机缘巧合而变异成外星人的自人男主角遭到地球人的迫害。电影启示我们,人类排斥异类的心理是群体身份认同的畸形演化,带来了地球上许多冲突、矛盾与痛苦,要消除这种心理,只能加强群体间的相互接触和了解,才能使种族平等心理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8.
《柳州师专学报》2020,(5):39-44
《红楼梦》王熙凤毒设相思局害死贾瑞的故事是异常精彩的,但其虚构是有叙述来源的。《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毗奈耶》是其故事的源头。佛经中的聪慧女子巧妙手法惩罚了几个好色之徒,使其受冻收敛。后来这个故事又被唐传奇《却要》所承袭。宋代郭彖的笔记小说《睽车志》郎官故事中,好色者由多人变为郎官一人,引诱者由女子加入男子,郎官惨遭"梃挞"。这是一个转折。不流血的惩罚变为流血。至清代的家庭长篇《姑妄言》的赢氏夫妇合谋整死龙颺,流血的惩罚终成死亡暗影。《红楼梦》王熙凤毒设相思则从佛经故事、《姑妄言》和《睽车志》中汲取精华,描述更为隐蔽,暴力减少,更有艺术性,可谓圆满了好色者必遭天谴的讲述模式。  相似文献   

9.
李志建 《江苏教育》2006,(10B):10-11
苏教版第七册第六单元包括3篇课(《诚实和信任》、《珍珠鸟》、《九色鹿》)和一个练习。《诚实和信任》叙述了两位车主妥善处理反光镜被碰碎这起小事故的过程.揭示了人与人之间“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珍珠鸟》描写了人鸟相亲的动人历程,告诉人们“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境界”。《九色鹿》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调达背信弃义,结果受到惩罚的故事。“单元练习”设计了“读读小故事”——《两兄弟卖酒》;积累一些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等。综观本组教材,就会发现编的意图是围绕“诚信”这一主题的。  相似文献   

10.
《都柏林人》是乔伊斯久负盛名的短篇小说集。作为《都柏林人》的第一个故事,《姐妹》包含了瘫痪、腐败、死亡这三个后来在全书中不断重现的主题。正是这些主题把这15个短篇故事贯穿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这个意义上讲,《姐妹》就是《都柏林人》的一篇导言。  相似文献   

11.
桑下饿人故事见于《史记·晋世家》,《左传》《公羊传》《吕氏春秋》《说苑》以及汉画像中亦有记载.但是在这些典籍中故事文本的情节、内容有一定差异,桑下饿人的姓名、身份也模糊不清.笔者认为,《史记》中这则故事的撰写依据了《左传》等早期史料,但司马迁误解了主人公的真实姓名,同时对故事的改写也有不合常理之处.本文试以传世文献和出土材料来证明.  相似文献   

12.
蒲氏《聊斋》之《狼》作为一篇传统篇目,一直是教材的经典作品,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记得我在初一学《狼》时,一个离校20年的村民邻居先我流利地背下了这篇课文,之后对着我微笑。那一刻我只觉得该文内容简单,讲了一个人杀了两只狼的故事,并且读起来朗朗上口,非背熟不可。经老师讲解我更懂得了像狼一样的坏人是没有好下场的。一直到课余,心中还痛惜“狼吃小羊”故事没有出现一个手执钢刀的牧羊人……我们人类最伟大,恶狼坏人该杀光。是狼务除之情自那时便深植心田。后来陆续读了《中山狼传》、《敬畏生命》及《野狼滩》,还看了部名为《野狼谷》的影片。总之,狼性未改,我心不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语》七年级上册选入了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巨《昆虫记》中的一篇章《绿色蝈蝈》,课是从由原编译的《昆虫的故事》(花城出版社1997年版)一书节选来的,译黄亚治。我没见过法原,但以法布尔的学术态度推断,原应当是相当科学严谨的。我在备课中,对照1997年版的《昆虫的故事》编译本,却发现教材选入的译多处让人费解,现择其中三处就教予方家。  相似文献   

14.
《后西游记》是《西游记》的一部续书,是一部具有完整象征意义的寓言小说。通过小说前四章孙司空的后代孙履真寻仙求道过程的本查,可以解读这段故事的象征内涵,印证《后西游记》的主题就是人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5.
历史小说是芥川龙之介文学作品的重要内容之一,芥川取材于历史的同时又对故事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改造。芥川创作了大量的历史小说,鲁迅的《故事新编》也受到芥川作品的影响。虽然二人都是取材于历史,但无论是在取材、思想内容还是创作技巧上都是同中有异。笔者试将芥)ll的《素戋呜尊》、《老年素戋呜尊》和鲁迅的《故事新编》进行比较,从微观处发现二者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关于《聊斋志异》,已有许多相关文章进行过多方面的探讨和研究。文章则拟从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这一视角对其进行新的探究。《聊斋志异》在谈狐说鬼之中投射的实则是一种深层的集体无意识,这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作品描述的人与异类的和谐关系,传达的是我们民族文化心理的集体无意识;第二,作品中迷人的异类女性则是荣格笔下阿利玛的化身,反映出中国社会寒族士子对女性的集体无意识。  相似文献   

17.
《母猪女郎》与《变形记》在故事类型上有相似之处,都采用了人变动物的故事类型;在主题上,也都涉及到现代社会中的异化问题。但在主题的构成中,《母猪女郎》有诸多不同于《变形记》的地方,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爱情、政治等,并对相同问题也作了不同的处理,这表现出作家对同一主题的不同理解及对现实的不同态度。  相似文献   

18.
历史小说是芥川龙之介文学作品的重要内容之一,芥川取材于历史的同时又对故事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改造。芥川创作了大量的历史小说,鲁迅的《故事新编》也受到芥川作品的影响。虽然二人都是取材于历史,但无论是在取材、思想内容还是创作技巧上都是同中有异。笔者试将芥川的《素戋呜尊》、《老年素戋呜尊》和鲁迅的《故事新编》进行比较,从微观处发现二者的异同。  相似文献   

19.
《音乐世界》2013,(20):30-31
苏打绿《秋:故事》 苏打绿的新专辑《秋:故事》从开场曲《故事》到最后结束的《小星星》每一酋歌都是一篇一篇的心情故事。歌曲《故事》作为专辑的开场歌,这首歌可说是青峰的言志之歌。歌曲《从一片落叶开始》则是一首与PriscillaAhn童话般合作的作品。东方乐器加上西方语言的神话感,语言上与音乐上神秘的混搭,呈现了一种无比美妙的意境。歌曲《偷闲的翅膀》是贝斯手馨仪首次发表的作品,也首次独挑大梁担任主唱,甜美的声音,似乎在提醒你,放下手边的烦务,给自己一点喘息。生活是不是充满了,你无力抵抗的过程,是不是,让你连停下来无奈的空间都没有。《说了再见以后》是一首让青峰录音时流泪的作品,属于一个人离别后,反覆在内心纠结的自言自语。《秋:故事》延续春夏,唱醉许多人的心。  相似文献   

20.
关于唐僧取经的故事和《西游记》的研究应该有一个新的时间起点:初唐;应该有一个新的地域起点:西域。发现《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拼凑痕迹,是新的研究的开始;注意到队戏《唐僧西天取经》,使我们捕捉到了取经故事进入中原、进入世俗的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