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2 毫秒
1.
读图时代,“图”在平面媒体新闻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闻照片”、“新闻速写”、“新闻漫画”、“新闻图示”已成为平面媒体新闻传播中四种主要的视觉新闻形式。本文拟对新闻图示的特性及其在平面媒体新闻传播中的优势作一点分析。新闻图示的特点什么是新闻图示,它与其它视觉新闻形式有何区别,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界定。有学者认为“图示是报纸上一种形象化的资料展示,它包括统计图表、示意图和新闻地图。图示最早是配合文字稿件使用的,将文字稿件中比较抽象的数字和内容或者难以描述的事物以形象化的方式介绍给读者。近几年,新闻…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一种新的新闻报道形式——图示新闻,频频在国内报刊上出现,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关注。有人把它列入“两翼齐飞”中的一翼。也有人干脆称之为“文字和摄影之外的第三种新闻报道形式”。由来与特质对于图示,我们并不陌生。但是、图示新闻却是近一二十年才产生的。1978年,美国《时代》周刊将文字说明与图示巧妙地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崭新的新闻报道形式——图示新闻。继之,创刊于80年代初、如今已是美国三大全国性报纸之一的《今日美国》,则把这种崭新的新闻报道形  相似文献   

3.
自国内报业进行新闻改革以来,各家报纸对怎样用好新闻图片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近一个时期内报纸出现了一个新变化,新闻版上单幅独立形式的新闻图片在减少,配合文字报道的新闻图片明显增多,且占据版面的重要位置,尺寸也大,这在都市类报纸特别是广州、深圳的报纸更为显著。其实,早在电视  相似文献   

4.
论新闻图示的特点和传播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报纸编辑手段的发展,读图时代的到来,新闻照片、新闻漫画、新闻图示,已成为平面媒体新闻传播中三种主要的表现形式。新闻图示近几年,一种新的新闻报道形式——新闻图示,频频在国内报刊上出现,引起了人民的兴趣和关注。有人  相似文献   

5.
陈敏婷  金冠军 《今传媒》2011,(12):101-102
新媒体技术的推动下,媒介融合成为一种趋势。伴随着报纸媒体的融合发展,报纸上的新闻也从简单的文字和图片发展到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于一体的融合新闻的形式。本文试图从融合新闻的采写、报道、呈现三个角度解析融合报道。融合新闻是新闻报道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
现代报纸媒体不断发展,新闻信息图表的设计与制作也成为现代报纸的一个特征.文字内容和版式设计达到平衡,图示图解可以兼顾叙述性文字表达和视觉设计的效果.也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冲击,进入了一个快速浏览的时代.报纸版面中生动新颖的信息图表可以快速吸引读者,图表中精准的信息内容,让人一目了然,精心的编辑整合,抓住核心信息,辅助读者更快地理解,版式设计上要符合科学的阅读规律尽量用图说话.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动漫作为富有表现力的手法,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新闻传播的领域。在传统报纸上,运用动漫主要采用漫画的形式,而在电视和网络媒体上则主要运用了动画形式。这些运用使新闻形象生动,增加了趣味性,是新闻报道的有效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8.
新闻速写,是美术工作者将新闻与速写艺术结合成一体,用速写的艺术手法反映现实生活中涌现出的具有时代精神的事物,用在报纸宣传上的一种报道形式。新闻速写是新闻现场的真实写照,所以,其直观性、新闻性和艺术的感染力是文字报道所不可代替的。 新闻速写,既能“传真记实”,又能“传情寓意”,强化形象的视觉效果,避免图解、概念、说教的模式,做到图文互补,相得益彰,追求新、真、活、情、意的风格。 新闻速写的创作过程是短暂的,  相似文献   

9.
在报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新闻图片无疑是一种极富魅力的形象化传播表达方式,对于改变报纸传统面貌,凸显媒体宣传效果,彰显新闻独特魅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换句话说,一张报纸是否摆脱传统办报模式,其重要标志就是看它对图片的重视和运用程度,也就是看它是否坚持“图文并茂,两翼齐飞”。作为地市级报纸,如何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让新闻图片从“补充文字,点缀、活跃、美化版面”的附属地位中彻底解放出来,且不惜版面地刊发一些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优秀新闻图片,这不仅是顺应现代读者心理需求和审美趣味的明智选择,也是新时期报纸利用新闻图片营造“卖点”的有效方法和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关于网络娱乐新闻报道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娱乐新闻因为内容有趣、形式活泼、报道对象以演艺明星为主,颇受年轻观众喜爱。在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介中,娱乐新闻都占有一定的比例,特别是网络娱乐新闻报道以文字、图片、视频相结合等手法,相比其他媒介,具有较大的立体优势,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1.
姚林 《新闻世界》2012,(9):28-29
报纸以文字传播为主,在传统的报纸编排中,重文轻图一度盛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在阅读方面,人们自然而然、不可抗拒地走进一个新的时代——读图时代。随着我国新闻摄影事业不断发展,作为记录历史、反映现实的新闻摄影,越来越受到报刊的重视和读者的欢迎。在今天,图片已不再是简单的新闻形式和点缀版面的手段,它是吸引读者注意力,提高新闻报道现场感和贴近性的一个亮点,是增强报纸市场竞争力的一大要素。  相似文献   

12.
消息是新闻的主要形式,通常人们把消息称为新闻,是报纸上常见的一种文字体裁。它在我国目前的报纸上刊登时,一般都冠以“新华社×月×日电(讯)”或“本报讯”、“本报专电”等字样。一些比较简短的新闻,也有不带这些字头的。自从有近代报纸以来,传播新闻,就是报纸的首要职责。正如胡乔木同志所指出的:“报纸本是新闻纸”。起初,报纸上的新闻,每条只有几十个字,没有标题。后来,“其题目均为四字成语,逐日更  相似文献   

13.
杜琼 《新闻窗》2005,(4):67-67
何谓主题新闻?就是在同一主题下,多种新闻形式进行组合式报道。它以主体事件报道为核心,辅之以详细的资料、过程分析、图表和专家点评等,向新闻事件最大的理性纵深去拓展。在这里,文字资料和新闻图示的运用至关重要。文字资料和新闻图示分属于解释性配置的两种方式,解释性配置是一种深受读者欢迎的报道配置方式。所谓解释性配置,就是当一篇新闻的内容不易为广大读者所理解时,借助其他材料加以说明。它可以帮助读者释疑解难,驱散迷雾,还能开阔知识视野。  相似文献   

14.
李慎波 《青年记者》2004,(10):66-67
一何谓“黄色新闻”?我国部分学者认为:黄色新闻是19世纪末美国纽约两大黄色报纸——《世界报》和《纽约新闻报》惯用的煽情主义手法,它是那些为了迎合低层读者的情趣,以犯罪、凶杀、色情、小说连载等刺激性、消遣性文章和漫画为内容的“黄色报纸”经常使用的一种新闻报道手法。美国新闻学者则认为:黄色新闻是“一种没有灵魂的新式新闻思潮”。它是1890年代中期,在美国兴起的、报纸主编为取悦读者而将煽情主义与“更大的标题、更可读的故事、照片和颜色的点缀”等技巧结合起来编辑新  相似文献   

15.
每天摆在报摊上的报纸,最抢眼的就是有大幅精彩新闻照片的报纸。可以说,在报纸的新闻报道中,新闻摄影作品起着文字所起不到的作用,真实生动、形象主观、现场感强、冲击力大、一目了然是图片新闻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16.
在报纸新闻报道中,图片新闻原本属于一种辅助的新闻形式,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的图片新闻长期以来都是报纸新闻中"副刊"的角色。但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受众在阅读新闻的过程中,更多地追求直观性和速度性,图片新闻的魅力得到了真正的展现。在报纸新闻中,图片新闻直观快速地表达主旨,不仅满足了受众的新型的阅读喜好,同时也能够通过一幅幅系统衔接的画面,呈现给受众一个完整的新闻世界。  相似文献   

17.
谭汪洋 《青年记者》2017,(21):65-67
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呈现出三大趋势,即全球化趋势、全民化趋势、全媒化趋势.传统的新闻生产和传播机制是以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形式来分别展开,现在媒体融合已成为新闻生产和传播的常态模式.全媒体的新闻生产既包括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传播媒介的综合运用,也包括各种类型媒体机构属性和职能的融合,彻底颠覆了原有的媒体品类和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8.
谈起新闻速写在报纸中的地位和作用,可能会有不少人认为仅仅是填补文章中的空间,美化报纸版面而已。其实不然,在广义上讲新闻美术范畴中,像题花、栏图、刊头、插图、题图,确实是为文字服务的,是文字内容的“配套工程”,在报纸中起着调节、衬托、美化版面的作用。然而新闻速写,却是完全一种独立的经久不衰的新闻报道形式,仍然受到各家报社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数据数量逐渐增多,人们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正在大规模的产生,不断的被人们分享,而且大数据也在重复被使用。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很多领域都有较大的影响,首先是商业领域,其次是公共领域,最后是新闻界。随着人们对大数据的不断挖掘,大数据分析技术也得到迅猛发展。新闻从原有的固有模式正在向数据叙事模式快速发展。虽然报纸一直是时政新闻报道的关键方式,但是报纸报道的形式比较传统,而且过于僵化,无法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因此,要想发挥出报纸在时政新闻报道中的作用,就必须实现报纸时政新闻的可视化。  相似文献   

20.
《新闻学大辞典》对视觉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视觉新闻包括电视新闻、纪录电影新闻、图片新闻等新闻文体。狭义的视觉新闻是指运用形象化手法来表现事物而取得视觉效果的新闻。本文所谈的是狭义视觉新闻。近几年,电视传媒飞速发展,报纸媒介面临着很大的竞争压力,如若还满足于四平八稳的叙述,就会失去更多的读者。要和图文并茂、现场感强的电视媒介竞争,文字报道必须改变其刻板、呆滞的表现手法,增加其可读性。视角新闻的提出正是基于这一考虑,要写出好的视角新闻,借鉴一些文学手法是必要的。在可读性、表现力这一点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