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引书看《广韵》的文献学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韵》是一部重要的韵书,是隋陆法言《切韵》经过唐五代及宋初诸家增字加训而成。在加训的过程中,《广韵》增引了很多典籍。《广韵》有着非常丰富的引书,因而在目录、版本、校勘、辑佚等方面,无论是对已亡佚书还是现存典籍,都有不容忽视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李善《文选注》久为士林所推重,但其传世之单行本因传抄、刻版讹误及五臣注窜入等原因,遗误甚多,原貌已佚.后世诸家纷起,多所匡正.进入清代,受朴学学风影响,文选学家同时也多是小学家,他们对李善注做了大量的补益、校勘工作,创获极多.徐攀凤所著《选注规李》即是一部补正考释之作,其内容主要涉及到了引书辨误、溯源考证、补阙拾遗、选文校勘等几个方面,对李注决疑正误,足可一观.  相似文献   

3.
北宋四大类书之一的《文苑英华》所辑文献十分丰富,但收录过杂,讹误众多。南宋彭叔夏、周必大等人重作校订,并将校订成果整理成《文苑英华辨证》一书。该书将校勘《文苑英华》时所发现的数以千计的脱漏舛误及体例上的一些缺陷,归纳为用字、事误、人名、官爵等二十类。这部书内容详实、体例严谨、考证精良,不仅纠正了缡纂《文苑英华》时所产生的错误,而且在体例上开创了“校倒”的先河,继承和发扬了“实事是正,多闻阙疑”的优良传统,无愧为“校雠之楷模”。  相似文献   

4.
李善《文选注》久为士林所推重,但其传世之单行本因传抄、刻版讹误及五臣注窜入等原因,遗误甚多,原貌已佚。后世诸家纷起,多所匡正。进入清代,受朴学学风影响,文选学家同时也多是小学家,他们对李善注做了大量的补益、校勘工作,创获极多。徐攀凤所著《选注规李》即是一部补正考释之作,其内容主要涉及到了引书辨误、溯源考证、补阙拾遗、选文校勘等几个方面,对李注决疑正误。足可一观。  相似文献   

5.
当今书刊,讹误夥颐,鲁鱼帝虎,屡见不鲜,故发现讹误而著文纠正,是应该受到欢迎和赞扬的。因为,讹误一经著文纠正,则既可使致误者省悟,又可免误读者。《出版广角》偶尔刊登纠误之文,使这类文章有一发表园地,这是对广大读者高度负责精神的体现。我想,这或许也是该刊深受广大读者欢迎的原因之一吧! 然而,著文纠误,当慎之又慎,应力求持论确有实据,辨误无懈可击,唯其如此。才能使人信服。《出版广角》今年第一期发表了朱正先生所撰的《编注例话——读(晚清七十年)》一文,该文是为纠岳麓书社出版的《晚清七十年》一书的讹误而写的,其纠误虽大多正确,但却有以不误为误者.如第11条云: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书史简编》(刘国钧著,郑如斯订补,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年10月版)一书的第80页中,将《史记集解索隐正义》一书,误印为《史记集解索引正义》。其中将“隐”,误作“引”字。在这里,虽然“引”,“隐”二字  相似文献   

7.
文献字形讹误的判定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判定文献字形讹误的四项原则,即:(1)正字须与形误字形体相近且能贯通文意.(2)不常见字易误作字形近似的常见字.(3)在两个异文都能讲通的情况下,如果一个异文常见而另一个异文罕见,那么根据讹误规律,一般可以把常见形式断为形误.(4)原字若能贯通,一般不能再言形误.文中订正了前修时贤对一些文献用字的误判,如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彼观其意"之"彼"、<世说新语·品藻>"元皇时与桓宣武同侠"之"侠"、<归去来兮辞>"登东皋以舒啸"之"登"等.  相似文献   

8.
《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伍馀福"著作三种,然其中《陕西志》为临川伍福(字天锡)所作,《三吴水利论》《苹野纂闻》则为吴县伍馀福(字畴中)所作,四库馆臣误作一人,以致后世将两人字号著作混淆。伍馀福早年所撰笔记小说书名应为《莘野纂闻》,而非《苹野纂闻》。《中国丛书综录》等著录李贤《古穰杂录》又名《莘野纂闻》,或是丛书本《古穰杂录》修版、抄配时产生的讹误。  相似文献   

9.
《江西图书馆学刊》2017,(3):122-124
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是中国古代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鸿篇巨著,是一部公认的史学典范之作,在中国史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但是李焘著述《续资治通鉴长编》时因种种条件的限制,书中讹误之处难免。就三处疑误之处略陈薄见,以期能够对研读和运用《续资治通鉴长编》的学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辽释希麟所撰《续一切经音义》(下简称《希麟音义》)中引用有数条《广韵》,大致保存了辽时所见《广韵》的原貌,本文拟就其所引《广韵》与唐传本《切韵》、《唐韵》及宋代所撰《广韵》的异同略作考探。  相似文献   

11.
《毛诗正义》原貌是单疏本,南宋后,首先与经注合刊,再与陆德明的《毛诗音义》合刊。《〈毛诗注疏〉引书引得》共收录引书267种,其中误增17种,本文补遗42种,因此,按本文的收录标准,《毛诗正义》共引书292种。  相似文献   

12.
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为古籍引书计算机识别提供了可能性。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古籍引书的引用模式,进而探讨模式识别方法在引书识别中的应用。具体方法是以明、清及民国时期广东地方志中有关物产门目资料(《广东方志物产》)为语料,抽取所有引书的引用模式(引书名称及其表达方式),分别对引书名称模式和引用表达方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龙坡涛 《兰台世界》2017,(18):120-123
《宋史》是研究宋代历史最基本的史料之一,以内容丰富而著称。但是元人修撰《宋史》时是相当仓促的,书中内容讹误之处难免。本文就五处疑误之处略加分析,以期能对研读和运用《宋史》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毛诗正义》原貌是单疏本,南宋后,首先与经注合刊,再与陆德明的《毛诗音义》合刊。《〈毛诗注疏>引书引得》共收录引书267种,其中误增17种,本文补遗42种,因此,按本文的收录标准,《诗正义》共引书292种。  相似文献   

15.
张廷玉《明史.艺文志》前后历数十年、经众手编纂删削而成,故《艺文志》书名人名多有讹误,今条分缕析,予以订正,凡十一则。  相似文献   

16.
郎文行 《兰台世界》2016,(5):136-138
殿本《礼记注疏》校勘价值甚高,可以订正阮刻本底本十行本讹误、阮刻本南昌府学误刊以及阮刻本流传中的讹误等。  相似文献   

17.
醉茶消客所辑关于茶的诗文,没有序跋,首页已失,不知原来是什么书名。南京图书馆早先将其标作“《茶书》抄本”,《茶书总目提要》按照清代《茶书》加以收录,其后《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改定为“《茶书七种》七卷,明抄本”。《茶书七种》七卷现存二份抄本,旧抄本藏在南京图书馆,转抄本存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所藏本在《中国农业古籍目录》中题作“《石鼎联句》抄本”,副题为“历代咏茶诗汇编”。这些书名不同的抄本,实质上是同一部茶书。  相似文献   

18.
文章系对《四库采进书目》中书名、卷数、著者、版本及来源等方面内容的考订,纠正原书中的一些讹误。  相似文献   

19.
蒲松龄的《子笏》一诗作于康熙三十年辛未(1691),路大荒先生编订的《蒲松龄集·聊斋诗集》误系于康熙二十八年己巳(1689)。几种《蒲松龄年谱》以此诗的系年为据系蒲松龄诸子的生年,因而多有讹误。本文依据相关史料对蒲松龄《子笏》一诗的作期和蒲松龄诸子的生年问题作了考订。  相似文献   

20.
原本《玉篇》引《诗》非常丰富,具有重要的文献学价值。本文通过例证指出,在版本方面,这些引《诗》可以考证汉至唐前的《诗经》著述体制。在校勘方面,因原本《玉篇》为目前较早引用《诗经》的文本,具有重要的校勘价值。在辑佚方面,可以作清代三家《诗》辑佚的重要补充。在提供异文方面,可以为重新考察清代辑佚三家《诗》的方法提供新的思考。同时指出,原本《玉篇》所引《诗》之经、传、笺文字与今传《毛诗》不同,除了有钞胥手误外,也存在顾野王为《玉篇》体例而故意改易传、笺文字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