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媒体语境中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与舆论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重大公共危机事件频发。这与诸多复杂因素和深层次矛盾有关,但新媒体语境中舆论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因此,新媒体语境中的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与舆论的关系问题,亟待深入研究。本文围绕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从新媒体语境中的舆论角度切入,探讨可行的研究方法,确立完整的理论架构,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思路,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传播学角度揭示了危机信息的传播模式,以情境式危机传播理论(SCCT)分析了危机传播的主要特征和研究框架。通过考察新媒体赋权特征,分析了危机舆论的生成与转化机制。政府应通过媒介治理动员多元主体的危机共治,实现泛传播安全。媒介善治代表了危机传播治理的深层生态学方向,它对公共危机管理,特别是危机舆情、重大突发性事件等泛传播安全都有较大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郑恩  徐雅兰 《新闻界》2012,(7):64-68
风险社会中的危机传播是“自反性现代化”的典型表征.本文从传播学角度揭示了危机信息的传播模式,以情境式危机传播理论(SCCT)分析了危机传播的主要特征和研究框架.通过考察新媒体赋权特征,分析了危机舆论的生成与转化机制.政府应通过“媒介治理”动员多元主体的危机共治,实现“泛传播”安全.“媒介善治”代表了危机传播治理的深层生态学方向,它对公共危机管理,特别是危机舆情、重大突发性事件等泛传播安全都有较大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舆情危机事件的处理,关乎社会稳定,一直以来都被各国政府高度重视。以互联网和移动终端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发展与普及,对重大公共危机事件社会舆情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各类媒体成为公共危机管理的必不可少的合作对象,在危机舆论走向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公共危机舆情管理进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期,这种挑战在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中鲜明地呈现出来。本文以此事故为引,通过分析当前媒体面对重大公共危机事件舆情走向暴露出的问题,探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应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应对重大公共危机事件的舆情走向。  相似文献   

5.
丁柏铨 《新闻大学》2012,(4):109-117
重大公共危机事件,是具有危机性质、事关公共且堪称重大的事件。在新媒体语境中,与此类事件密切相关的舆论是如何被触发和激化的?这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探讨了新媒体语境中重大公共危机事件舆论触发的条件、因素和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李俊潮  刘翼 《今传媒》2013,(10):27-28,39
近年来,我国重大公共事件层出不穷。特别是由新媒体催化的议程逐渐改变着传统的媒介环境。新媒体语境中舆论对这些事件的形成起到了放大、普及、催化的作用。因此,如何应对普通事件演化成负能量的公共危机事件,值得深思与研究。本文围绕切糕事件,从新媒体语境中的舆论视角切入,梳理该事件发生的重要流程。探讨如何在事件形成过程中主动引导,弱化舆论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书情与营销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随着各种新媒体技术的出现,社会舆情和危机出现的频率大大增加。如何更有效地进行舆情应对和危机管理成为众多主体关注的焦点。该书以新媒体环境下的中国社会为立足点,以提升中国社会各界的媒介素养和舆隋应对能力、实现中国社会的科学和谐发展为最终价值指向,整合新闻传播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信息安全等多学科研究视角,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2010年中国社会舆情、分类舆情、企业舆情、个人舆情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书情与营销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随着各种新媒体技术的出现,社会舆情和危机出现的频率大大增加。如何更有效地进行舆情应对和危机管理成为众多主体关注的焦点。该书以新媒体环境下的中国社会为立足点,以提升中国社会各界的媒介素养和舆隋应对能力、实现中国社会的科学和谐发展为最终价值指向,整合新闻传播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信息安全等多学科研究视角,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2010年中国社会舆情、分类舆情、企业舆情、个人舆情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5,(19):52-56
当下,中国社会转型带动了整个社会结构的变化,公共危机事件日渐频繁。而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的生产与传播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剖析了新媒体环境下政府新闻发布变革的背景,以大众传播学中受众分析的相关理论为基础,重点研究了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对政府新闻发布需求的变化,从而有针对性地对新媒体环境下扩大政府新闻发布的公众参与进行了策略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传播的发展,纸媒等传统媒体的失语越来越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尤其在娱乐新闻报道方面,新媒体以压倒性优势抢夺了传统媒体的话语权,引导着舆情走势。本文基于乔任梁去世事件,通过纸媒对娱乐事件新闻报道进行的内容分析及网络舆情分析,探寻纸媒这一传统媒体是如何一步步丢失娱乐事件报道的舆论阵地和新媒体环境下舆论传播主动权、舆论场及舆论推手的。  相似文献   

11.
李俊潮  刘翼 《报刊之友》2013,(10):27-28,39
近年来,我国重大公共事件层出不穷。特别是由新媒体催化的议程逐渐改变着传统的媒介环境。新媒体语境中舆论对这些事件的形成起到了放大、普及、催化的作用。因此,如何应对普通事件演化成负能量的公共危机事件,值得深思与研究。本文围绕切糕事件,从新媒体语境中的舆论视角切入,梳理该事件发生的重要流程。探讨如何在事件形成过程中主动引导,弱化舆论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田瑞敏 《传媒》2015,(14):76-78
新媒体语境下,信息传播的海量性、互动性、即时性和复杂性直接考验着新时期政府信息发布的权威性、政府的执行力与公信力,以及政府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能力.它迫使政府重新审视自身的社会常态治理能力、危机公关能力及与公众的位置关系等重要问题.落实政务公开,加强公共参与,建立政府与新媒体的良性关系,建立政府的新媒体回应机制,以及构建科学立体的网络舆情应急体系,是新媒体语境下政府形象传播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张盖伦 《今传媒》2013,(11):45-47
该文通过对美国三大学刊之一的《新闻与大众传播季刊》近六年来发表的论文进行内容分析,从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研究采用理论进行梳理,并试图了解在新媒体日益成为传播研究“显题”的语境下,《新闻与大众传播季刊》如何体现这种变化发展。研究发现,论文的关注焦点依然集中在新闻传播学的核心领域,采用方法是以内容分析为主的定量研究方法,最常提到的理论视角为议程设置理论和框架理论;新媒体研究并没有得到数量上的迅速增长,学者对新媒体的研究从新闻传播学的经典命题入手,考察其与社会、受众和其他媒体形式的互动。  相似文献   

14.
徐翔 《青年记者》2012,(27):43-44
关于隐性舆论的研究概况目前,我国正处在发展转型以及社会矛盾和舆情危机的多发期。在各种热点焦点舆论、突发危机舆情、公共群体事件背后,隐伏着大量未被公开表达或公开传播,却具有重要传播效果和社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新闻舆论引导的角度,论述疫情舆论引导"时""度""效"的把握及其基本遵循,以及新媒体环境下疫情舆论引导力提升的实现途径。文中指出,新闻舆论引导在应对舆情事件引起的公共危机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是,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有利于妥善处理危机事件,有助于更好地应对再现的同类危机、防范同类危机的再现;疫情舆论引导是对舆情进行宏观调控,推动正确、正面、积极、健康的舆论形成;新闻媒体疫情舆论引导力的提升,有助于构建和谐的舆论环境,更好地化解舆情危机;在媒体多元化发展新时期,主流媒体对于疫情舆论引导的作用更加凸显,它发挥着主力军、主阵地的作用,舆论引导实践中所取得的显著成效,集中表现在审时度势、积极跟进、回应关切,较好地把握了舆论引导的"时""度""效"。同时,强化"融合传播"功能,创新传播手段和报道方法,实现融合引导。  相似文献   

16.
在新冠肺炎重大公共危机事件报道中,以央视新闻、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借助新媒体平台及时传递信息、引导网络舆论、弘扬主流价值,既实现了新闻媒体的公共服务价值,也扩大了主流媒体在网络空间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公共传播时代,舆情的不确定性增强,公众情感主导了舆论走向,对政务新媒体的引导效能提出了新要求。政务新媒体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引用新闻的“介入性”实践,从生产主体、生产逻辑、内容取向三个维度进行新闻生产创新,充分发挥情感在舆情治理方面的作用,促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目前,学术界关于公关卫生安全类事件的舆情特征与治理策略的研究范式和理论体系正在逐步形成。本文以互联网时代为背景,从传播学、公共管理学、心理学交叉的视角,基于舆情传播和危机管理的理论,围绕2019-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事件,总结出舆情传播具有主体的自发性和虚拟性,传播的广泛性和互动性,演变的催化性和扩散性、影响的渗透性和延续性四个方面的典型特征,并从政府、媒体、公众三个主观方面和危机事件、网络平台两个客观方面梳理出影响舆情的主要因素,最后将舆情的发展分解成四个关键阶段,即潜伏期、爆发期、高潮期和平复期,并针对性地提出舆情治理的对策与建议,从而指导政府建立起真正有效的舆情防护体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微博的传播特点为基础,从传播学视角出发,以惠普"质量门"事件为个案,对"惠普"遭遇微博舆论危机事件的起因进行分析,并对其应对的信息策略进行探讨.文章认为,建立网络舆情事前预警、事中干预、事后评估机制,建立企业新闻发言人和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以及官方微博,建立员工危机信息策略培训制度对于企业应对微博舆论危机很关键.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作为舆论引导的新载体催生了一种去中心式、多元化的舆论环境,与以往集权式、控制型的传统媒介话语体系背道而驰.网络拟态环境下新媒体传播范式与公众对媒介强依赖性形成的间接认知之间的失衡,导致舆论信息传播偏差甚至引发网络舆情危机爆发.本文通过解读互联网赋能媒体行业变革背景下网络舆论的新特征,从媒介生态各因素与外部环境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