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媒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新闻传播对新媒体的依赖度不断提高,并且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时尚化、便捷化的媒体。在当前的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人员的素质及能力会直接影响到新闻的质量。如何对新闻编辑人员进行角色定位,有效发挥新闻编辑人员的作用,成为当前工作中需要研究的一项重点。本文从新媒体时代新闻的特点、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发展方向和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人员的角色定位三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新闻媒体行业朝着新兴方向发展,从根本上提升了新闻信息的时效性,严重冲击了传统媒体的存在价值,这就要求新闻从业人员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全面做好新闻采写的转型工作。本研究主要探讨新媒体时代新闻采写的转型策略,希望能够对新闻从业人员起到一定的参考性价值。  相似文献   

3.
郭艳 《新闻采编》2013,(1):41-42
新闻价值是新闻学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如今,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个人终端设备的普及,宣告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借助新媒体技术在传播观念、传播方式和交流互动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新闻价值的取向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和延伸。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网络对新闻实践认知的不断积淀,我们对新闻价值的变化进行一番研究就成为一种必要。新闻价值的界定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者的工作能力对新闻媒体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只有掌握好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主要特征以及新媒体的优势,采取适合的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专业素养才能够确保新闻媒体更好更快地发展,发挥新闻真正的意义与价值,本文对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力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新闻的展现形式要求更高,这对新闻编辑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新闻编辑自身来讲,为了能够在新媒体时代体现其价值,必须进行转型。通过提升自身能力,进行市场需求的创作,提升观众的喜爱度,有利于新闻编辑的长久发展。本文通过对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转型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总结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转型之路的策略,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时代的不断发展,使包括新闻在内的很多传统媒体行业不得不面对新时代的发展所带来的重大影响。新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传播方式更加多样,传播方向也由单向变为双向,新闻采编工作由以前的重视新闻价值转变为重视舆论引导和新闻传播,方式上由单一的专业主义改为多元采编。本文深刻研究了新媒体时代下新闻采编工作的特点,结合其现状中存在的新闻报道深度不足、新闻记者缺乏社会责任感等问题,从专业角度出发,提出了新媒体时代新闻采编工作的改进路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尤其是近段时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数字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为主要支撑的新媒体技术在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已逐渐步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新闻媒体的工作模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和改变,致使新闻传播主体产生了一定的变迁。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中,传统新闻传播模式中的信息接受者依托新媒体技术的应用逐渐朝着新闻传播主体的方向进行转变,进而导致新闻接受主体和新闻传播主体都相应地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本文将对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体的变迁进行研究分析,以期给相关研究者以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尤其是近段时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数字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为主要支撑的新媒体技术在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已逐渐步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新闻媒体的工作模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和改变,致使新闻传播主体产生了一定的变迁。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中,传统新闻传播模式中的信息接受者依托新媒体技术的应用逐渐朝着新闻传播主体的方向进行转变,进而导致新闻接受主体和新闻传播主体都相应地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本文将对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体的变迁进行研究分析,以期给相关研究者以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新闻传媒的全球化发展,新媒体时代的出现为当前我国的新闻传播带来诸多的机遇以及挑战。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本课题研究中,重点对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规律性进行了研究以及分析。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时代的不断发展,对于传统的新闻媒体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新闻信息处理中,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新闻编辑事业,本文展开了研究,首先分析了新闻编辑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工作现状,对新闻专业技能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新闻信息的处理和新媒体时代中新闻工作者的新闻媒介素养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对实际新闻工作者的新闻信息处理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传统媒体及其传播方式已经逐渐褪去以往的光环,并不断受到新的新闻传播方式的冲击和挑战.李铁、王慧、徐鹏所著的《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传播及其变革研究》一书,透过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发展现状,结合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分析其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应用的优势和对新闻传播媒体变革的推动和影响,分析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所面临的问题,最后对新闻传播的变革与发展方向进行简要探讨;本书立足新闻本质,探寻传播模式,汇总媒介融合优势,挖掘新闻价值,形成对新闻传播的新认识,颇具理论价值,探讨了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实现新闻传播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拓宽了受众了解新闻事件的视域,令新闻价值得到延伸和拓展,也因此对新闻采编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本文分析了传统意义的新闻价值,同时探讨了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生产的新形态,最终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站新闻采编策略.旨在全面提高网站新闻采编质量,进一步突出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新媒体时代,对记者新闻采访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运用创新思维开展新闻采访工作。但目前一些记者还不适应新媒体时代,新闻采访工作仍然存在很多不到位的方面,需要引起重视并认真加以改进。本文对新媒体时代记者新闻采访工作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简要分析新媒体时代记者新闻采访工作存在的问题基础上,重点就如何推动新媒体时代记者新闻采访工作创新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新闻编辑作为新闻信息的倡导者和宣传者,在新闻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传播对新媒体的依赖度不断增强的同时,也对新闻编辑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在新媒体时代,如何对新闻编辑进行角色定位与转型,并保障新媒体编辑人员的重要作用能够有效发挥,是现阶段新闻传播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分析了新媒体时代对新闻编辑提出的新要求,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角色定位以及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编辑转型的措施,以期培养出符合新媒体时代发展要求的高质量、高素质的新闻编辑人才。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的出现给新闻编辑提出了新的挑战,新闻编辑需要进行一定的革新,才能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要求,新闻编辑者也需要在工作中加强自身的素质和修养,通过各种方法提高自己的新闻工作能力,才能更好地在新媒体时代下做好新闻编辑工作。本文就针对新媒体时代下如何有效地做好新闻编辑工作进行了探讨,首先介绍了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分析了新媒体对新闻编辑的影响,然后分析了现在新闻编辑在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我们带进了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是新闻信息的直接组织者和生产者,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变化与发展.本文分析了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转型方向,并从转变传统发展理念、打造特色新闻、创新新闻编排工作模式三个方面提出了转型策略.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工作与传统传播时代发生了根本变化,这主要体现在传播渠道、传播技术、传播内容以及受众的媒体习惯等方面。可以说,这些变革对于传统媒体的新闻工作者既是冲击,亦是机遇。如果能够顺应传播时代变化做好改革创新,新闻记者等工作人员将会在新媒体时代赢得新的发展和突破,反之则将被时代所淘汰。对此,探索新闻记者各项专业业务,如采访写作方式的改革创新就成为当前新闻传播领域的研究方向。本文分析了新媒体时代对新闻记者采访写作带来的冲击,进而从采访与写作方式两方面提出了改革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环境中,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给传统新闻行业造成较大的威胁。而新闻传播途径也随之发生较大的改变,其传播方式更加广泛与多样。并且,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具有时效性、多样性等特点,并且在媒体市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就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其传播途径进行研究,针对新媒体新闻传播进行思考,促进新闻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新媒体的视角,分析了新媒体的时代特征,对新媒体环境下广播新闻编辑的定位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新媒体下广播新闻编辑发展策略,以借助新媒体时代优势,推动传统新闻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朱姝 《新闻传播》2016,(4):31-31
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大大促进了传统媒体向新媒体方向的发展,受众完全可以依靠互联网端和手机端即可获得一手新闻信息,大大提高了新闻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增强了受众关注热点的参与度。但是,新媒体时代的新闻采写与传统媒体有很大的区别,本文针对新闻采写的特点,提出新媒体时代新闻采写的转型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