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教学活动的双方都是人,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个体,因而,教学活动虽以传递认知信息为中介,却又时时离不开人所固有的情感因素。知情交融,在教学活动中理应得到突出的表现和普遍的重视。本文拟从师生双方的情感因素分析入手,提出相应的教学指导思想和实施措施,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更大限度地挖掘教学的潜能,更有效地培养一代新人。一、在教学活动中情感信息交流的动态分析当教师和学生围绕着教材内容开展教学活动时,师生双方之间的情感因素便在教学情境中被激活了,并以情感信息的形式在师生间…  相似文献   

2.
情感投入是教学成功的先决条件。教师除具备丰富的知识、良好的品德及合理的能力结构外。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接受能力和情感需要,筛选、组织信息。在满足学生情感需要的基础上,激起愉快的情绪体验。教师必须充分调动自己的情绪,给知识、信息附加情感色彩,营造健康、融洽的教学氛围。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语言来实现。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若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教师语言的情感引发着学生的情感。那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语言应当注意哪些方面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一点心得体会,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4.
师生间情感交流在教学艺术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激励起教师和学生积极巨大的动力,促进教与学效能的充分发挥。因此,作为教师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注意情感的积累与作用,在教学艺术中,努力达到师生间的心理相容。  相似文献   

5.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一种倾向。课堂教学活动必须有师生间情感的双向交流。不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唯智教育等导致地理教学中师生情感交流的缺乏,而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开发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增强学生学好地理的信心,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积极主动地学习、运用,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因而教师要巧设情感问题,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使师生在和谐、轻松的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6.
情感交流指师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情感因素,实现师生之问的情感沟通,发挥情感教学功能的教学行为方式.教师一定要善于开发情感的源头,激发学生的情绪区,注意师生的情感交流,获取数学课堂教学的高质量、高效率.  相似文献   

7.
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作为设计课程目标的依据之一。要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提高学生体验情感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忽略情感的作用。其实,教学中存在着静态的三大情感源点:教师、学生和教材,同时又存在着动态的三大情感回路:教师与学生间伴随教学中认知信息传递而形成的情感交流回路、师生间人际关系中的情感交流回路、师生与教材间伴随教学活动而体验到的情感交流回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内外对语言教学的深入研究,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情感交流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英语教学过程不仅是认知信息的交流过程,而且是情感信息的交流过程。英语课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活动和交流的场所.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否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是能否创设一种最佳课堂  相似文献   

9.
浅淡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教学过程也是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使学生无忧无虑、无拘无束地学习和生活,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因为人的情感状况会直接影响其思维活动的强度,不同的情绪对智力活动的开展会产生不同的的效果。愉悦的心境,可形成优势必奋中心,而烦恼、恐惧的心绪会妨碍正常的心理活动。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认识水平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生情感的发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应如何加强情感教育,促进师生情感交流呢?  相似文献   

10.
郭鸣  陈健芷 《函授教育》2002,(3):100-102
师生间情感交流在教学艺术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激励起教师和学生积极巨大的动力,促进教与学效能的充分发挥。因此,作为教师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注意情感的积累与作用,在教学艺术中,努力达到师生间的心理相容。  相似文献   

11.
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除了教师在教学计、教学组织形式上下功夫外,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课堂内外进行师生情感交流,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切实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认知与情感是密不可分的,它们构成一个整体。认知与情感是相互伴随相互渗透的,认知中有情感的成分,情感中有认知的成分,因为师生间不只有认知方面的信息传递而且也有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意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能力加工情况,而且还要注意学生接受信息过程的情感状况,努力使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气氛中学习。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不仅是师生间的信息交流过程,也是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过程.积极的情感可以提高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能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许多教师十分重视知识的传授,但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学生的积极情感的培养.在这里,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物理教学中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育论认为,课堂教学除了知识交流这一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交流的主线,教学活动是在知识与情感两条主线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中完成的,集中情感目标的和谐渗透对认知及智慧目标的实现起着催化作用。教师要捧出爱心,倾注爱意,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喜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保持学生的高昂情绪;要挖掘教学中的美育教育,陶冶学生美的情绪: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促进学生智能、情感和谐的提高,才能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过程既是一个知识的学习创造过程,也是一个师生间情感交流的过程。师生之间的情感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融洽度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效果,更决定着学生接受信息的态度,决定着学习效率。而教师情感的发挥不仅与情感倾向、真挚深刻的程度等有关,而且还与教师如何去表现有关。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从具体的教育目标出发,根据学生的特点,满怀激情地上好每堂课,才能有助于学生整体人文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情感沟通是人与人相互交流时的态度和心情。恰当的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来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必备的素质之一。现在的英语教学往往存在着重视认知而忽视与学生的情感沟通的弊端,教师授课结束后一走了之,这不仅影响英语教学质量,而且也制约了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笔者在十余年的教学过程中认识到正确运用情感教育对英语教学质量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潘小莉 《甘肃教育》2007,(12X):10-10
一、影响师生情感交流的因素 1.教师的言语行为同样的知识内容,教师绘声绘色、由浅人深地娓娓道来,在诙谐幽默、抑扬顿挫的讲授中,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听得津津有昧。师生情感交流热烈,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就好;相反,教师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将上课视为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气氛沉闷,教师讲得乏味,学生听得无味,造成“教”与“学”脱节,师生缺乏情感交流,学生的学业水平也就低。  相似文献   

18.
含恰能作圆周运动条件的题型例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作为一门基础的自然学科,教学中存在重知识的传授,轻情感教育的现象,对情感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不少学生怕上物理课,对物理产生憎恶的情感。教学过程不仅是师生间信息的交流,而且也是师生间情感的交流。情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联系的纽带,在其中起着桥梁作用。积极的情感能提高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的能量,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为了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在物理教学中关注情感因素,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数学语言。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教师语言的情感牵动着学生的情感。所以我们说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数学课章教。  相似文献   

20.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情感会影响他人的情感,而他人的情感还能反过来再影响这个人的情感。教学时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交流,往往是与教学中的知、情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