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总编辑简论     
据全国报刊登记的数字,我国有1700多家正式登记的报纸,若再加上内部发行的企业报、专业报,报纸总数不下3000。按每家报纸设3名正副总编辑计算,那末,总编辑的总数应有近万名。这万名老总应该是我国新闻队伍中的骨干,是我国30多万新闻从业大军中的精英。本文想就总编辑这个论题作一简单的论述,并以此求教于诸报的老总们。总编辑:最优秀的编辑和记者总编辑,作为报纸编辑工作的核心,应该是最优秀的编辑和记者。在中外新闻事业史上,我们可以列举出许多有影响、有作为的总编辑。他们首先是个优秀的记者,又是个克尽职守的编辑。我国著  相似文献   

2.
总编辑不仅是记者、记者头子,也是编辑、编辑头子,是整个新闻活动的总设计师和总指挥,在新闻批评这个系统工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一家新闻媒介对新闻批评的部署、决心和采写、编辑的艺术等等,是总编辑综合素质的反映,也是对总编辑综合素质的检验。新闻批评的重要性和困难度,以及一些总编辑在新闻批评中的经验教训,要求总编辑在新闻批评中至少应当注意下列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西方新闻学著作曾经引用过这样一个事例:一位新来报馆的年轻记者,总编辑叫他去采访一个婚礼。他事先煞费苦心地对此次采访作了种种可能的设想和较充分的准备。但是,当邪天他走到新郎家门口打算进去采访时,看门人却告诉他——婚礼不举行了,因为新郎跑了。于是这位年轻记者垂头丧气地回到报馆,向总编辑报告自己采访失败的原因。总编辑听罢,拍案叫道:“新郎跑了这件事本身不是比原来要举行的婚礼更大的新闻吗?你为什么不马上采访?”这一说,那名年轻的记者才恍然大悟。缺乏新闻敏感,使这位青年记者贻误了一次采访良机。新闻敏感,西方又称“新闻鼻”,是指新闻从业人员发现和判断有价值新闻的能力,是一种职业  相似文献   

4.
秦超  王晓露 《今传媒》2006,(11):4-6
朱海燕,《中国铁道建筑报》总编辑、高级记者。1957年生于安徽利辛,197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1983年任《铁道兵报》记者,1984年后任《人民铁道报》记者、首席记者,1998年任《中国铁道建筑报》总编辑。曾获第三届范长江新闻奖提名奖,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先后发表新闻作品700多万字,1999年至2006年7次获中国新闻奖,60多次获省部级新闻奖一、二等奖。长篇报告文学《北方有战火》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报告文学《深秋挥泪送穆青》获中国新闻奖副刊金奖,另有15部新闻专著出版问世。  相似文献   

5.
随手翻翻几本新闻杂志,有关“总编辑要当首席记者”方面的文章不少,其意思大多为总编辑要多采写新闻,写好新闻,当好报纸的第一支笔,也就是首席记者。对此,我们做一般编辑的心里总是酸溜溜的:为什么连总编辑都不愿当报纸的首席编辑呢? 总编辑不当“新闻官”,深入下去调查研究,了解情况,采写稿件,并从中体会记者写稿的艰辛,本意是不错的,也值得提倡。时下的问题是,一些新闻单位本来对编辑工作就重视不够,总编辑又都忙着采写,哪还有精力顾及编辑工作呢?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容易给人连总编都不愿从事编辑工作的感觉,编辑工作更难以引起重视了。其中有些人这样认为,编辑不就是剪刀加浆糊、涂涂抹抹嘛,不需多大的学问,坐得住就行。事实证明,办好一张报纸,应把编辑工作放到重要位置来考虑,编辑是一种特殊复杂的劳动,一个优秀的编辑就是一名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家,英国报业大王诺思克利夫勋爵说过,“记者为报纸写文章,但创造报纸的却是编辑。”我国一些老新闻工作者强调:“报纸工作应该以编辑部为中心。”在选拔编辑时应考虑到从优秀的记者中挑选,一般来说,编辑应该是记者中的佼佼者,只不过编辑不易比  相似文献   

6.
在全国人大九届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召开期间,《新闻三昧》杂志记者走访了正在参加政协会议的中国记协常务副主席郑梦熊、《经济日报》总编辑艾丰和《光明日报》总编辑王晨,就当前新闻工作中舆论监督、国企改革、再就业工程、科技报道等问题进行了采访。舆论监督——中国记协今年新打算谈到新闻舆论监督,郑梦熊认为:舆论监督是新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新闻规律决定的,是客观需要。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有真善美,就有假恶丑,是对立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最近,北京几家报纸的总编辑为自己的报纸连续写了若干篇新闻和通讯报道。报社领导写新闻,是新风,也是老传统,有助于鼓舞士气,带好新闻队伍。新闻单位有个好传统,当新闻“官”的不是光靠指挥,还得自己动手写稿编稿;对报社的领导不以官衔相称,而是直呼其姓或名,让人感到亲切和平等。记得当年自己刚参加新闻工作队伍时,常有这样情况,记者采写稿件回来,需配评论的,夜班总编辑当即在班上写出发排。编辑部门无论是领导还是普通编辑记者,都要练笔,而  相似文献   

8.
匠才与将才     
《今传媒》1997,(6)
匠才与将才文/湖北·张赫玲新闻这行当,许多人都很羡慕。一张报纸的总编辑,更是一个惹人注目的人物。总编辑是个什么角色?有人说他是首席记者,也有人称他为新闻官。大凡在新闻单位干久了的人,别人常常喜欢叫他一声记者。即使是总编辑,听到这样的称呼也心安理得习以...  相似文献   

9.
文汇报总编辑马达在谈《新闻改革中需要研讨的课题》时,提出记者应当树立三个观念:一是信息观念,记者在采写新闻中要从社会的角度来获取、传播新的信息。二是读者观念,要想到,你来写这个新闻告诉读者什么,要考  相似文献   

10.
木东 《今传媒》2006,(9):55-57
方政军,湖北罗田人,文学学士、法学硕士,管理学博士、新闻与传播学兼职教授。现任新华社湖北分社党组成员、纪委书记、高级记者,当选为湖北省记协、新闻学会常务理事。他曾做过新华分社政文部主任、副总编辑兼《武汉证券报》、《湖北经济报》总编辑及分社总编辑等职务。曾随同李先念、江泽民、胡锦涛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在鄂考察采访,在北京多次采访全国“两会”,不少作品获得新闻奖。著有《百年记者风》、《现代新闻写作学》、《方政军新闻作品选》等。他当过农民、教师,也担任过厂长、干部,最后却选择了做记者。同时,他有着村、乡、县、…  相似文献   

11.
著名记者徐铸成一次接受采访时说,他初当记者,《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常常向他传授一些经验。比如采访要先摸清“行情”,然后才能知道哪些是新闻,哪些虽是新近发生的事,但不值得采访。他开始试跑政治新闻时,每次出发前,张季鸾必定详细交代  相似文献   

12.
编委点击     
江冠洲生于1963年10月,汉族,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程度。1984年进入甘肃平凉日报社从事新闻工作至今,历任记者、编辑、部室主任、副社长、总编辑。现任平凉日报社党组书记、社长、总编辑。从报社的一名普通记者逐步走上领导岗位,27年的"新闻  相似文献   

13.
1月13日由辽宁日报主办的《记者摇篮》杂志举办的为期一年的“吉庆杯”新闻学优秀论文大奖赛,在本溪市冶金制管总厂召开了颁奖大会。经由辽宁日报总编辑武春河、全国记协书记处书记唐非等专家组成的评委会认真评定,评出一等奖3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12篇。这是《记者摇篮》创刊以来与企业界联手举办的第一次大规模新闻学论文征文比赛,参赛作者大部分是在新闻编采一线的同志,其中不少是报社、电台、电视台的总编辑、台长。所写论文大部分是研究新闻  相似文献   

14.
去年年初,《波士顿环球报》发行人威廉·泰勒假座肯尼迪图书馆贵宾厅,宴邀在哈佛大学尼曼新闻基金会进修的美国和世界各国记者。当我们在吃主菜时,报社编辑部来电话找总编辑迈克·简韦,告诉他总统里根正在举行记者招待会,主要谈美国外交上一些重要政策问题。和我们同桌的进修班负责人,原《华盛顿邮报》总编辑霍华德·西蒙斯说,过去遇到这种情况,他就得退席。但简韦并未马上离去。《环球报》与哈佛大学,尤其是与尼曼新闻基金会有传统的密切关系。《环球报》三十年代末名记者路易斯·莱昂曾是尼曼研究员,后又任进修班负责人达二十五年之久;《环球报》几任总编辑包括简韦在内,都是成绩优异的哈佛毕业生。因此简韦宁愿把手边的急事放一放,  相似文献   

15.
一位记者同志,写了一篇揭露某一工厂1635万元投资项目由于官僚主义造成重大损失的稿件,排上了版面,即出了清样,但是报社总编辑为了“考虑方方面面的关系”,宣布稿件不用。但是,记者却把这篇稿件发表在他自己负责编辑的中缝内,于是这一场《谁之过》的官司,就成为上海新闻界的内部新闻。记者印发了事件全过程的“真相”,要求引起同业的重视。按理说,总编辑不同意发表的稿件,便不应发表,把总编辑不同意发表的稿件发表于中缝内,这是新闻界的新闻,首先,记者同志忽视了一条纪律,即登什么稿,一般应当由总编辑决定,而不应由记者决  相似文献   

16.
写作,就是写生活。要想写出好文章,首先要学会观察。观察对于新闻写作来说,更具有直接性和现实性。观察,是新闻写作的基础,是新闻记者的基本功。培养观察力,对记者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从某报社招考记者谈起——一天,是某报社招收记者考试的日子,想当记者的考生们坐在考场静静地等待着。这时,报社总编辑走了进来,先做了自我介绍,然后分发考试答卷。考生们一看,答卷纸是象稿纸似的格子纸,都迷惑不解地看着总编的脸,心里不禁暗自嘀咕着,能出什么样的试题呢? 就在总编辑转向黑板,刚写完“试题”两字的一  相似文献   

17.
感染力对于新闻的重要性,人民日报社前总编辑范敬宜曾作过精辟的阐述:“新闻作品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难达到的是什么?总结几十年走过的新闻道路,我终于抽象出两个字:感染。确实,感染是新闻的生命力之所在。不能感染人的新闻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作品。追求感染力,是一个记者的天职,也是毕其一生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8.
问上问下问行家朽木新闻离不开一个“问”字。无论记者,抑或编辑,乃至总编辑,莫不如是。这不仅仅体现在诸如新闻记者对采访对象的提问上。事实上,“问”。贯穿于整个采编过程的始终。一个好的记者、编辑、总编辑,不仅要对明显不了解、不清楚的新闻事实问个清楚,而且...  相似文献   

19.
整风运动中,一位新闻记者向一位总编辑提出一个问题:"你知道你领导下的编辑记者在想什么吗?"这位总编辑沉思了一会,实在回答不出这个问题.达说明什么呢?这说明这位总编辑和他的部下缺乏思想上的接触,彼此思想感情不通.在这样的情况下,当然就很难谈到什么政治思想领导了.这种现象是很不好的,但是很可惜,在新闻界虽不是大量的,也不是个别的.只管使用,不管培养,只管稿子,不管人的现象,在一部分新闻单位内,是不少的.只要能写出几篇好稿子,就是好记者,此外便什么都很少管了.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信息     
程远新闻作品研讨会在京召开经济日报社高级记者程远新闻作品研讨会1月26日在北京举行。经济日报社社长徐心华、总编辑艾丰和来自首都新闻单位、新闻学术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等70多人出席了会议。程远系经济日报社产经部高级记者,多年来他深入研究中国社会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