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诗词鉴赏过程是一个读者之情与作品中诗人之情相会的过程。优秀的诗歌,形象鲜明具体,意境深邃阔大,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如何唤醒鉴赏主体的审美情趣,使其达到审美思维的全方位运转,是诗词鉴赏的关键所在。我认为以下几种鉴赏方法必不可少。一.挖掘意境,引发联想想象"意境"即是指意与境、情与景、心与物的交融与统一。鉴赏古典诗词,关键要会挖掘其意境。王国维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诗词曲的国度.诗词曲的作品浩瀚辉煌,当你对它们的音乐美、意境美、艺术美津津乐道时,请不要忘了最值得品味的人情之美.诗人们以特定的艺术形象,表达真情实感、人生态度、理想志趣,使读者深得教益.  相似文献   

3.
在古代爱情诗词作品中,示现修辞格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不仅在刻画人物形象性格,深化作品主旨,展现人物心理活动,创造优美意境,增加作品感染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更是带给读者很多美感体验与意趣感受。追述性示现追忆恋人往昔甜蜜时光,予人幸福的情感之美;预言性示现预示对未来的期盼与畅想,予人理想的追求之美;悬想性示现设计无中生有的玄想画面,予人新奇、玄妙的画面之美。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诗词细腻含蓄的意境是中国传统文学的瑰宝,也是艺术美学与文字美学相结合的感染力,能激发读者对美的触觉及感性意念。因此,从翻译角度上来讲,意象是诗的灵魂,译诗即译意象。此文概括总结了中国古诗意境的表现方式以及意境传达的英译策略,有助于译者更准确地英译古诗意境美。把中国的文化美、中国的古典神韵传达给更多的西方读者,使全世界更多的读者能欣赏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是此文的研究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5.
经常读一些诗词作品,可以增进人对生命的感悟能力,从而使人变得更加充实、高尚。但对于一首诗词,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看法,其效果也不同。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阅读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一、诗词鉴赏要注意诗词中的感情诗词是感情之花,读者应当明了诗词所传达出的感情,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激动人心的力量和相应的美学价值。要做到这些,第一,读者应感悟诗人的真实感情。真实是感情的基础,一切虚伪矫饰都将影响诗词的美。如《周总理,你在哪里》一文,诗人在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真挚的感情,流露出中国人民失去周总理的巨大悲痛。第二,要注意到诗词中…  相似文献   

6.
意境是一种能令人感受领悟、意味无穷却又难以用言语阐明的意境和境界,是诗词作品里渗透出来的理性内涵,是诗词作品永恒艺术魅力之所在。好诗离不开美的意境,引导学生突破语言、意象表层去体悟诗词的意境美,达到审美的深度,是诗词鉴赏教学中的重难点。  相似文献   

7.
小学诗词教学如何调整,方能提升学生阅读诗词的质量与数量?关于诗词的阅读指导,可由诵读切入,先展示诗词韵律美;再基于感知诗意的方法,让学生看到诗词形象美;然后以了解作者生平、写作背景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感受诗词意境美;最后组织学生进行"诗词群组阅读",让学生畅享诗词之美。引领小小学童开展古诗词阅读,首先应注重诗词审美教学。  相似文献   

8.
古诗词之美,美在意境,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文章之妙,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解读中国古典诗词就要把握住意境的营造,理解意境所独有的审美内涵,让学生真正走进诗词所创设的意境中,在阅读欣赏中丰富想象、开阔视野,提升文学素养、人文素质和审美情趣,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创造潜能。  相似文献   

9.
选编入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古典诗词作品不仅具有语言美、韵律美、意境美,而且有着丰富的情感,深刻的意蕴,还蕴藏着先人的品格操守、志趣情怀。古典诗词教学,应让中学生从中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之美,提升中学生的审美情趣,为中学生的精神成长打好底色,润泽中学生的心灵。2022年9月,自实行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来,虽然有一些教师提高了对古典诗词教学的重视,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笔者在简析了古典诗词的重要性、初中古典诗词教学问题与成因后,尝试从古典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意境美、价值美四个方面结合新课标要求来初步探索改进初中古典诗词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每首诗词都充满耐人寻味的情境,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沉淀着隽永,凝结着幽美,让人叹为观止。那么如何使学生融情于诗词的意境之中,欣赏诗词的韵味之美,感悟诗词丰富的内涵,徜徉诗词博大辽阔,就要看初中语文老师教授诗词的手段是否具有艺术性、新颖性、趣味性。本文分析传授学生欣赏诗词的技能技巧。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进行自觉审美,在教学中以诗词为切入点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感受美。通过诵读诗词感受音韵美,用心感悟体验意境美,联想想象尝试创作诗词等方法都能促进学生学习诗词,进行审美感悟。  相似文献   

12.
诗词意境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意义重大。挖掘诗词中的意境,不仅可以让学生领悟诗词内涵,提升语文素养;也可以让学生建构正确的价值取向,提升学生的爱国热情。因此,从意境入手,对中学语文诗词教学中意境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究,以期推动中学语文诗词教学的意境探究,让学生能深刻地领悟诗词中的意境。  相似文献   

13.
诗词的翻译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不仅要考虑诗词的内容,因为诗词特殊的形式结构,还要考虑到诗词的风格、意境和韵律等方面的因素。苏轼的《江城子》虽短,但却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从许渊冲、杨宪益和汉学家Burton Watson的译文对比中,三个译者的译本均忠实于原词,都注重对词的音韵风格和意境的翻译,译文具有音韵美和意境美。相比许和杨,Burton Watson更倾向于直译,许和杨更注重词意境的翻译,更能让读者领会到这首词所要表达的悲切和思念。  相似文献   

14.
诗词以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意境,生动的形象,含蓄凝练的语言,成为人类精神营养的滋补品。诗词可以通过多样化的表现手法,或情景勾勒、或以凸显意、或传统表现、或组合妙用,使其水乳交融、浑然一体,从而再现诗词夺人心魄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15.
初中语文诗词教学应抓住诗人创作的有关背景故事,在课堂导入时讲给学生,激发他们对相关诗词的求知欲望;教学中引导他们紧紧围绕“诗眼”展开理解,对诗词进行全面的情感把握;引导学生多种方式并用朗读诗词文本,体会诗词之意境美,并系联表达相同情感或相近情感的诗句,引导学生对比不同诗的不同写法,最终全面提升诗词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感受诗词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具体方法有:反复吟咏,感知韵律美;发挥想象,欣赏图画美;剥笋深挖,体会思想美;创设情境,领悟意境美。  相似文献   

17.
高中阶段古典诗词教学的现实困惑是:教师花大量时间去教古典诗词,教学却往往是低效的。原因在于,教师自身缺少对诗词本身的深入解读,也没有很好地带动学生去仔细品味。教师不妨在教学中引入文本细读的方法,带领学生聚焦细节,勾连全篇、涵泳咀嚼、激发想象,从而品出诗词的结构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  相似文献   

18.
诗词鉴赏过程中,读者的想象与联想是进入诗词意境的前提。朱光潜说:“作诗和读诗,都必用思考,都必起联想,甚至于思考愈周密,诗的境界愈深刻;联想愈丰富,诗的境界愈美备。”联想与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必要因素,也是诗词鉴赏中必备的一种能力。除此之外,读者还需有效的鉴赏方法,  相似文献   

19.
肖永忠 《考试周刊》2012,(45):25-26
中职语文诗词教学历来只是以读读背背为主.许多教师漠视了诗词教学的美育作用。在教师的有效引导、点拔下,通过感受诗词的情感美和意境美,中职学生可以培养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文化品位,丰富精神世界。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诗词韵味十足,诗词的许多因素都能给人以美感,但诗词整体的美学价值依存于意境.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意境芙才是诗词美的至美.诗词的艺术美和感染力,主要取决于意境的有无和优劣.文章着重分析了诗词意境的美学特征、诗词意境的结构及诗词意境的创造方式,时诗词意境美的内涵作了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