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创设真实情境,在提出问题的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基于化学新课标的“情境—问题—活动”板块化教学范式正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而设计,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以问题为导向,使学生通过活动参与,进行知识建构和知识迁移。其中“,情境”要素联结学科问题和学科价值“,问题”要素引发知识建构和深度思维“,活动”要素实现知识重构和知识迁移。基于化学新课标的“情境—问题—活动”板块化教学范式设计需要教师精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精准提出问题,促进学生产生新认知;精细组织活动,激发学生深入新探究。  相似文献   

2.
张帆  耿文珍 《湖南教育》2004,(14):30-30
一、情境创设要到位问题情境是促使学生形成良好认知结构的推动力,也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措施。因此,教师要从创设问题情境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习的内驱力。有一位教师上“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时,上课一开始就安排了“师生竞赛”的活动。首先请一个学生在实物投  相似文献   

3.
万华德 《江西教育》2014,(10):32-33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思维能力得到提升,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地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必要的活动情境,化静的知识为动的过程,让学生高高兴兴进入数学世界,在探索中激起学习兴趣,在发现中寻求快乐,主动获取知识,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及“做”数学的乐趣。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课程应当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为体现这一教学理念,情境创设备受关注,尤其在各级各类的公开课和优质课评比中,大多以真实的或虚拟的“生活化”材料或学生感兴趣的故事等为载体创设教学情境.此类情境既能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和生活体验,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趣味性,又能通过情境自觉地发现问题。  相似文献   

5.
小学部分的空间与图形教学内容乃是最基础的几何知识。好的、合理的情境创设有利于学生加强对所学空间概念或图形的认知和理解,形成深刻的印象,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情境创设如何直观化,情境创设如何体验化,情境创设如何想象化,只要我们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积极反思、总结、应用合理有效的情境创设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就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应该是生动活泼、充满乐趣的。在数学教学中巧妙地创设情境,能使数学教学化抽象为具体,由枯燥无味变得趣味盎然。教师应了解情境教学的定义、特点,从而创设适合学生的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思维能力得到提升,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地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必要的活动情境,化静的知识为动的过程,让学生高高兴兴进入数学世界,在探索中激起学习兴趣,在发现中寻求快乐,主动获取知识,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及“做”数学的乐趣.  相似文献   

8.
注重“创设情境”是《数学课程标准》中一个新的亮点。它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然而,有的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为了创设情境可谓是“冥思苦想”,好像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脱离了儿童的生活,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事实说明,  相似文献   

9.
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家提倡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情境教学放在学习环境四大要素的首位。创设教学情境就是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环境或氛围,其目的是让学生仿佛身如其境,从而激发其情感体验,达到对物理现象和规律的深刻理解。我们要高度重视学习者这一认知心理,利用教学情境的设计,恰到好处地形成外部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从而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一、创设情景激发动机情境教学通过为学生创设情境并将学生带入情境,在探究的乐趣中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轻松愉悦地接…  相似文献   

10.
设置真情境解决真问题是初中地理课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培育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为了避免情境创设的片面性,尝试从创设历史故事的“至真”情境,创设时事热点的“至热”情境,创编乡土试题的“至土”情境,巧用5W问题的“至广”情境,创设认知冲突的“至深”情境,创设实验探究的“至实”情境等六个方面,探讨多元化情境教学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区域认知、培育综合思维、提升地理实践力,进而实现学科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怎样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从中感受阅读的乐趣呢?我进行了一些尝试。一、营造情境,激活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实为以“物”激“情”,以“情”发“辞”,以“辞”促“思”,思”又加深对“物”的认识。情感体验与认知发展浑然不分,水乳交融。在教学《赶海》(苏教版三年级下)时,我创设情境导…  相似文献   

12.
创设问题情境是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与教学目标、内容、学生认知结构紧密相关的问题.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依据学生的心理状态,顺着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课堂教学内容;创设的问题必须富有启迪性、难易适度,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问题过易或过难,都难以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和创造性.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出问题,能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相关知识积极探究,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从而实现学生的“现有水平”向“未来水平”的迁移.因此,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数学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面…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深入思考,提出了培 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具体路径:创设“实践情境”,让数学“生 活化”;创设“互动情境”,让数学“生活化”;创设“反思情境”,让 数学“生活化”;创设“评价情境”,体验数学的学习快乐。  相似文献   

14.
创设问题情境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新亮点。它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然而,有的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为了创设情境可谓“冥思苦想”,好像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事实说明,教师辛辛苦苦创设的某些情境,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特别是一些低年级的学生,往往因为被教师创设的情境所吸引,而久久不能进入学习状态。一时间,很多数学计算课,不是以“买东西”引入,就是从“分东…  相似文献   

15.
情境认知理论是现代西方重要的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知识是情境化的,学习者不是被动接受书本知识的灌输,而是要到真实环境或者类似的环境中去感受和体验.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实施情境化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认知能力及对课程的心理认同.情境化教学以提出问题为起点,创设情境为关键,感悟情境为根本,教师导引为保障,整个过程循序渐进.情境创设要贴近教学和学生的实际,要处理好生活化与理论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情境创设是新课标所提出的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的有效途径。在思想政治课上创设生活化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课堂贴近生活。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情境设计偏离学生认知水平、情境创设过度、课堂导入情境时间过长、情境设计重心放在多媒体画面上、情境创设流于形式等问题。解决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情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需要立足于学生,围绕生活合理创设情境,依据教材适度创设情境,提高情境创设技能技巧,教学评价贴近学生生活。  相似文献   

17.
情境教育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创设使儿童获得探究乐趣、审美乐趣、创造乐趣的情境,使教学真正得到儿童认同。教师要深入钻研美术教材,挖掘文本,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学生能真实地体验,快乐地学习,实现美术课堂教学的优化和教学效益的提高。同时,能更好地催发儿童学习的激情,催生出生命的智慧和创造,让儿童在感悟和体验中发现自己,为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留有广泛的空间,并成为他们成长的不竭的动力,促进他们在美术学习的生涯中主动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赵春影 《学子》2014,(8):48-48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低年级语文教师必须要创设多种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识字的乐趣,不断激发增识汉字的信心。  相似文献   

19.
张应刚 《贵州教育》2009,(13):30-31,37
一、通过提问题创设问题性情境 问题性学习情境就是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创设或在师生学习共同体中师生共同创设的,以问题方式呈现和营造的学习情境。它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状态,在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时适当设置一些富有启发价值的问题,把学生导入“最近发展区”,给学生搭建“脚手架”,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索,然后发现“为什么”,最终找出问题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在中职英语课堂创设和谐、民主、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为学生创设出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体验学习的乐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