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2 毫秒
1.
王喆  张扬 《新闻与写作》2023,(12):34-43
短视频APP提供了一种碎片化的娱乐方式,然而这一特性也常导致用户从寻求片刻休憩到陷入难以自拔的长时间使用,产生了时间体验、时间纪律和时间自主性之间的矛盾。本文通过深度访谈法,探寻抖音青年用户如何在“刷视频”中感知停止提示的存在与时间自主性需求。研究发现,短视频平台引入代表时钟时间的“停止提示”,试图悬停数字媒介时间,但无意挑战平台结构性和经济性的力量,仅以此实现道德权威建设。青年用户则往往未能有效对“停止提示”作出正面回馈,而是通过嵌套、推延与划界等行为将时间自主性再合理化,一边继续为平台创造时间套利的再生产机会,一边背负着时钟时间与媒介时间等异质时区的摩擦焦虑。  相似文献   

2.
徐皞亮 《新闻界》2023,(3):86-96
对于现代人而言,媒介不仅介入和影响了时间的感知和使用经验,也在建构日常生活的意义上改变了时间的性质。伊尼斯作为较早关注到传播媒介本身的西方学者,也率先从媒介的物质性视角看待时间问题。他的时空偏向理论从宏观的、知识运输的层面为我们把握媒介、人与时间的关系提供了路径。如果说伊尼斯开创了“媒介-时间”研究的结构主义先河,那么在他之后的基特勒,则打开了这一研究的后结构主义大门。他以数据处理的可能性重新阐释媒介与时间的关系,并突破性地提出了“时间轴操纵”理论,由此“媒介-时间”研究进入微观层面。本文在比较视野的观照下,探究了伊尼斯与基特勒“媒介-时间”观的异同性,并表明二者为推进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所做出的理论贡献,为数字时代人们正确处理媒介与时间的关系提供思想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媒介技术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媒介时间”的主导性开始逐步显现。对此,媒介环境学派从技术物质性出发,提出媒介技术造成了对当下的执着和时间视野的塌陷,推动了时间延续性的毁灭与西方文明的危机。而机械钟表的发明产生了可被切分与割裂的抽象时间,并在媒介技术的推动下型变出曝光时间、点状时间、无时间之时间等新型时间形态。在此背景下,媒介信息的因果链接被切断,社会同步性韵律被打破,受众的公共性反思与社会行动能力逐渐丧失。不仅如此,由媒介技术所驱动的时间加速则形成了阅听者去空间化的、去历史性的、去时间化的现实体验,造成了生命体验与现实社会的疏离与异化。回溯与剖析历史脉络中时间形态与传播学研究范式的转向,对于探究数字时代下的媒介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纪晓宇 《报刊之友》2013,(7):103-105
“触手可及”是数字媒介的优势之一,克服了时间限制和空间障碍,扩大了人的控制力。但我们在享受技术便利的同时,不能不警惕技术可能带来的负面效果。技术有不断缩短时间、提升效率的倾向,“触手可及”是这一技术倾向应用于媒介领域的必然结果。本文试图从这一技术倾向出发,重新审视“触手可及”这一优势,探讨其对使用媒介的人产生了哪些影响。  相似文献   

5.
数字时代媒介的深度介入对教育场域中的主体关系、资本、惯习、权力等产生了根本影响,形成了典型的教育媒介化现象.本文从媒介化研究视角出发,提出教育媒介化概念,突破传统教育学对媒介技术的单一关注,从跨学科角度认识教育媒介化,对其进行深入解析和批判思考.本文对于丰富媒介化研究理论,理性认识社会媒介化实践,正确处理媒介技术与教育...  相似文献   

6.
生活世界发生着从“物”走向“非物”的范式变化,这是韩炳哲对现代信息社会的特征判定;生活中基于物的实在性已经被信息所祛除,由此导致了碎片化、无根基、丧失客体关系等诸多病候。在非物世界的生成过程中,数字媒介发挥了决定性的技术建构作用,数字技术为自身选择和创造了“数码物”这一非物性的物质载体,成为信息世界主导的装置系统并最终实现了世界的“非物化”。理解非物的生活与文化,重点是要从技术应用与社会实践的视角重新理解数字媒介及其创设的社会情境。  相似文献   

7.
数字媒介时代,现实社会的差序格局在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语境中被重塑,处于“社会中间态”的青年群体也在多重关系的张力间陷于“点赞还是不点赞”的精神内耗。本文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通过对40名研究对象访谈结果的编码分析,构建出青年群体微信朋友圈点赞行为背后的关系回嵌模型。研究发现,以基缘关系为核心的圈层结构和地方网络,发生了数字化的位移,并在数字交往中获得发展后,反作用于现实关系网络,人际关系在此种螺旋式的回嵌循环中被重塑。集权力差序、人情礼仪、工具与情感交往于一身的朋友圈场域作为关系文化的“规训场”对点赞行为造成干涉,协同媒介技术加剧了数字交往的平等性悖论,裂变出主动点、被动点、不点等多种点赞样态。从点到不点既是青年主体化“由外向内”的模式转向,更是其社交主体性由顺从到抗争的本我回归。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业界提出的“数字出版3.0”展现了5G等数字技术新动向对出版行业的重要影响。文章通过“媒介”与“符号”构成的三阶段差异分析了数字出版3.0的理论语境支持,并提出当前数字出版发展的内在逻辑,是从“媒介关系”到“符号关系”再到“人与人联结关系”的重心转移,应以“数字出版3.0”为新的起点展开出版学科基础理论探索,推进出版学科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9.
在人类时间观念从自然时间、钟表时间到媒介时间的发展过程中,时间观念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媒介。但是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兴媒介的发展,这种观念将出现重大变化:时间观念将向人格化回归,时间将再次与人紧密相联。对时间观念变化的关注与研究,有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媒体与社会文化转变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革命促使当代社会呈现一幅“微时代”的“微文化”景观,在此语境下,媒介叙事从以大众媒体为代表的现代宏大叙事,转向新媒体为代表的后现代“微叙事”范式。从移动传播这一媒介环境学的理论视野看,这源于新媒体在当代社会实践中已超越了工具论而上升至媒介化层面,作为一种制度化要素,新媒体的技术偏向是时间上的非连续性和空间上的断裂性,这决定了新媒体叙事隐喻了一种即时性、碎片化的微叙事范式。该范式转型从认识论的高度蕴含着重新衡量和表达事物的思维方式:“当下主义”,它在叙事中试图把大量时间压缩在一个时空瞬间,在聚焦当下的同时忽略过去与未来的向度,其本质上是区别于传统农业和现代工业社会的后现代社会的数字时间观。  相似文献   

11.
城市广播从一开始就是一场深刻的空间生产活动,它不仅圈定了以城市为名的媒介空间,同时还创造和维系着空间内的社会生产。数字媒介对城市广播的改造亦是从空间维度开始的,即从彻底结构“地方”之地缘基础为起点。这在“空间本身的生产”上表现为数字媒介解除了城市广播空间与城市地理空间的同构关系,使其成为泛在与流动的共在空间,而在“空间中物的生产”上则表现为数字媒介改写了城市广播的地方知识生产体系。城市广播的数字化转型须以新的空间事实为依据来制定适宜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微信作为数字时代重要的传播媒介和社交工具重构了中国传统家族关系。微信家族群是典型的媒介化集体和数字时代的新互型。微信家族群建构了线上聚合的、具有日常性与仪式化、互动性和互训性的数字化家族空间;呈现了兼具仪式性和日常性的家族数字生活时间节奏,形成了具有实时性和瞬间性的家族数字生活时间体验以及日志型的家族数字生活时间景观;也从代际权力和城乡空间权力等维度重构了传统家族关系。家族的数字化生存对传统优秀家族文化的传承带来了挑战。  相似文献   

13.
牛耀红 《新闻大学》2023,(3):61-75+121-122
本文对乡村社区利用数字媒介开展“脐橙营销”的案例进行了过程性分析,讨论了数字媒介赋权社区的过程和机制。研究将促进社区变革进行的集体媒介实践归属为“媒介行动主义”范畴,本文称之为“媒介整合行动”。本案例中“草根”民众利用数字媒介进行“结网”,从而形成了一种“内部强关系连结”叠加“外部弱关系连结”的社会关系网络,使得散乱个体在公共空间中形成了强大的展演合力,赋予权力关系处于不利地位的社区以力量。这类行动在扶贫、环保、公益等众多依靠个体力量无法完成的事务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许同文 《编辑之友》2023,(10):51-58
定位媒介是具有定位功能的数字移动媒介。作为一种普适化媒体,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定位媒介促生了丰富的移动实践。当手机具备定位功能、当移动被定位化之后,城市的移动性以及移动中的人、技术、空间关系呈现出何种新的变化?文章从交互界面的视角出发,认为赛博城市中移动的定位化生成于人与定位媒介、数字空间与物理空间的交互之中。在定位化移动中,人与定位媒介交互成为赛博人。经由这种赛博人,数字空间与物理空间融合形成一种定位化复合空间。因此,定位化移动是赛博人在定位化复合空间的移动,也是一种复合移动性,这也成为赛博城市新的移动景观。定位化移动实践中,物理与数字等二元对立的交互体现了定位媒介之于移动传播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吕晓峰 《青年记者》2016,(35):125-126
媒介城市的内涵:作为媒介的城市 媒介城市的形成基于两个前提.一方面,媒介化社会为媒介城市的形成打通了技术和信息通道.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媒介化时代.媒介化社会是高度依赖技术和技术逻辑的社会形态,技术逻辑的丰富让社会的重要呈现形式——城市,更多地呈现为数据化的实体.另一方面,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空间”贯通了城市、媒介与人的互动关系.新的时代背景,从技术上看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应用,从政治上看是全球化浪潮下中国经济发展和快速城镇化的社会场景,从学理上看是在城镇化大潮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复杂关系与矛盾冲突.城市、媒介、人都是特定的时空场域,从时间上看,联通过去、现在和未来,从空间上看,既是自然地理空间,也是个体精神空间和社会意义空间.从“空间”角度出发,探索城市与媒介的辩证统一关系,将城市作为媒介纳入媒介学研究视野进行分析研究,是媒介城市研究的突破与创新.  相似文献   

16.
李珊 《东南传播》2022,(2):26-29
青年群体异质性的媒介实践受到现代社会时间感知的影响,“现时化”的时间感知外化为消极的媒介依赖,“当代性”的时间感知外化为积极的媒介创作。不同的时间感知则受到媒介技术的影响,叙事建构是中介或者连接两者的方式,但是周围世界经过二进制媒介的储存和传输却造成了记忆的“不遗忘”和经验的“不持续”,使得叙事不能得以建构,继而影响了青年群体对时间的不同感知,产生了不同的媒介实践。海德格尔认为,存在通过存在者显现,存在者则通过时间性存在。对于时间的感知实际上是一种自我存在问题。因此,我们要以“凝思生命”的姿态去保存时间,通过“时机的复活”与未来对话,这也是本文从物质性视角观照媒介实践的意图,揭示人与媒介、非物质与物质的共存和对话。  相似文献   

17.
视障者作为数字弱势群体虽受益于数字媒介,却也面临了多重复杂的不平等。本文主要关注视障群体在数字媒介使用及融入过程中,其数字媒介可及性、感知媒介歧视与数字媒介使用态度之间的关系,以刺激—机体—反应(SOR)理论为框架,构建三者之间的理论模型。研究发现,视障者数字媒介可及性较高,但服务可及性及技术可及性仍需加强。媒介可及性正向促进视障者数字媒介使用态度,自尊与主观社会支持在其中起中介作用。本文认为技术不能孤立地发挥作用,媒介、个体、社会三者密不可分,因此真正的“可及”是在视障者主动选择、市场快速响应、国家创造机遇基础上的“可获取”。视障者媒介使用研究也应当弱化其生物性,突出社会性,以更好地“呈现”而非“代理”这一群体。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个体成为“技术具身”的赛博人,场景、身体、在场的概念发生了变迁。异地恋群体通过专注、便利、亲密的在线互动,以及双方的联合活动与共享任务,重新实现了“数字亲密”式的交流与传播。在这一过程中,个体与媒介技术进行了“双向驯化”:媒介技术推动异地恋个体重塑自我边界,转变媒介使用惯习;异地恋个体则使技术“为我所用”,体现了物理身体的不可替代,确认了“数字亲密”的真实性。随着个体回归“在场”,异地恋群体克服了由“脱域交往”引发的信任危机,从而重新搭建起安全感与亲密感,建构起以认知型信任为主、情感型信任为辅的人际信任,以及以媒介技术和网络虚拟世界的运作规则为基础的制度信任。  相似文献   

19.
媒介化社会改变了传统的社会关系和权力分配格局,数字技术成为话语中心,邀约社会关系参与传播过程。浙江省正迈向“两个先行”新征程,“数字浙江”邀约政府和公众两大舆论行为主体,形成以“智慧大脑”、理论传播平台和“浙江青年说”为媒介中心的网络舆情治理新样态,反映了媒介技术邀约下“政府-公众”关系的意义共建。在此,作为中介的数字媒介技术,组织起“两个先行”议题的叙事方式,将政府和主流媒体升级为社会关系组织者,将传统媒介再媒介化,使政府与公众保持良性互动,从而构建起共富创建与治理现代化的新语态。  相似文献   

20.
“现实附近”正日益深度地向“数字附近”发生转换,这种转换以数字地图为技术支撑。本文从福柯的“异托邦”视角出发,针对百度地图、高德地图、腾讯地图三款地图应用中的“附近”功能,主要运用走查法和黑盒测试法,系统勾勒其建构的异托邦式数字附近面貌。藉由特定的技术架构、数据格式、界面系统、平台规则,乃至平台间互操作等技艺,数字制图技术将“附近”由区分远近的抽象分类话语建构为一个可视化与信息化的复合空间。这种新型附近呈现出在地与流动并存、暂时与永恒交织的独特时空秩序。作为异托邦的数字附近不仅成为“地点”争夺其可见性资源的重要场域,而且也利用其类别化、脱域化、集体化的媒介逻辑补偿乃至重构着人与现实附近的互动过程及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