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南开大学图书馆珍藏的古籍中很多来源于历代著名藏书家,在这些古籍的书页上钤盖了丰富的藏书印。古代藏书印的内容类型可分为私人藏书印和机构藏书印两大类,其中私人藏书印又可分为记人、记事、记言等三种类型,每类以若干小类分别阐述,在此基础上总结古籍藏书印在版本鉴定和考察古籍递藏源流等方面的功能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藏书印在藏书和藏书史上有重要的价值,一方镑刻精致的藏书印可以将汉字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简直可以称的上是一件艺术品。在版本学方面,藏书印是鉴定版本的必要依据之一;在藏书史方面。借助藏书印。我们可以了解一部书的收藏流传过程。本文浅述了苏州藏书家藏书印的种类及印文内容,从而有益于苏州藏书文化的研究和古籍爱好者对藏书的鉴赏。  相似文献   

3.
藏书印的内容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代藏书家纷纷用藏书印钤下心声,而现今藏书印则是图书馆和所有者财产的标志,也是读者用以分辨图书收藏个人和单位,便于准确及时归还的提示,是藏书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无论私人或单位,在古籍和一般书籍上钤盖藏书印时,应选择适当位置,力求印迹清楚,美观大方。  相似文献   

4.
古代藏书印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宁  耿波  秦玉蓉 《图书馆杂志》2007,26(11):77-78
对<山东大学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所收录的藏书印进行分类,进而探讨了古代藏书家对藏书印赋予的多种精神内涵,分析了对今人的启示,提示要学习古人的读书、爱书和求知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私家藏书源远流长,具有五大基本文化特质:独特的文化景观;由藏书体现文化品位;由藏书体现“仁人爱物”精神;作为藏书家个人性情与志趣表征的“藏书精神”;与公家藏书互为补充的多元文化价值。基于此,论述历代藏书家的发展过程、地域性藏书文化的流变、古代藏书家的人文精神,以及古代私家藏书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私人藏书家极其重视藏书印,在中国印学史上,藏书印占有独特的地位,藏书印随着藏书建设事业和篆刻艺术的发展而日益丰富多彩,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江西图书馆学刊》2020,(4):115-121
本文从古籍编目人员的实际工作需求出发,搜集了国内外现有藏书印资源,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工具书和数据库进行了分析,为古籍工作中藏书印资源的选取提供参考。总结现有藏书印资源存在的问题,并建议参考全国古籍普查登记模式,由全国各级藏书机构共同建设一个收录广泛、内容全面的中国古籍藏书印数据库,该数据库的建设,对古籍工作、学术研究以及社会宣传都将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甘鹏云是中国近代著名藏书家,其藏书理念至今仍深刻影响着图书馆的古籍收藏,对于今天图书馆古籍访求、利用与保护、促进古籍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传承传统文化有着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9.
藏书章     
图书收藏者用以标明图书所有权和表达其个性爱好的一种印迹。又称藏书印。中国西汉时期就已出现藏书章。古代藏书家为辨明图书的归属,征信于人,常在自己的藏书上盖上印章。章上通常刻有姓名、字、号、乡里、祖籍、藏书处所、官职、鉴别、授受、告诫、记事、言志等内容。对于后人了解文献的收藏和流传以及鉴别古籍版本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小议藏书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历史上的藏书家作为中国文化史中的一颗瑰宝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继承、发扬光大发挥了十分特殊的贡献。他们节衣缩食,典衣当物,为求一典籍甘愿竞折腰,他们所痴迷的却是那一册册散发着墨香的图书,他们的职业道德可歌可泣。本文所要探讨的是历代藏书家流传下来的那些独具特色的藏书印。藏书印又称藏书章,是藏书主人在自己购置的  相似文献   

11.
藏书印蕴藏于浩如烟海的传世藏书当中,是未经发掘的宝贵学术资源,具有版本目录、历史文献、语言文字、篆刻图画等学科价值.广东藏书印是研究广东历史文化的重要信息资源,可以从古籍、古籍图录、古籍影印本、印谱及网络资源对广东藏书印进行搜集.藏书印的整理包括印文释读、材料筛选、数字处理、编写传略、分类编目5个环节.编辑《广东藏书印谱》、出版《广东藏书印书影》和建设广东藏书印数据库是利用广东藏书印的3大举措.  相似文献   

12.
《沽上琅嬛:天津藏书楼与藏书家》是一部集藏书文化与城市文化于一体的专著,也是一部兼具学术性与通俗性的佳作。该书梳理了24个藏书家(家族)的藏书活动,通过缕述藏书家与天津的渊源揭示“天津藏书家”的内涵,以藏书楼的古今对比反映天津建筑文化的变迁,又通过藏书事迹表现了藏书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以及化私为公的理念,以藏书家在经济、教育、慈善等领域的活动展现了近现代天津开风气之先的一面,既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又有助于促进藏书文化与天津城市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杨璐嘉  徐雁 《图书馆》2023,(2):84-91
随着近代社会制度的变迁,一批工商实业家成为新兴藏书家群体,儒商藏书家严遨、严谷声父子便是其中的突出代表,二者的藏书实践与藏书思想不仅是近代私家藏书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近代社会之流变的映照。文章通过钩沉索隐、考史辨事,梳理了严氏父子的藏书源流,勾勒出近代私家古籍聚散流转的轨迹,并揭示出古籍递藏背后所反映的近代私家藏书群体的转变特征。文章通过探究严氏父子藏以致用、嘉惠学林的藏书实践,体现出二人“整理古籍、刊刻流布、公开家藏”的先进、开明的藏书思想,展现出在近代社会剧烈变化的背景下,严氏父子为保护文献典籍、传播中华文化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宋刻本《古今合璧事类备要》钤有丰富的藏书印,是考察该书递藏源流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南宋以来藏书文化的展现。经对全书藏印进行识别,分类统计藏印共22方,钤印431次,可考证的藏主有四人,分别为曹淇、郑原、汪綖、张元济。从“正统丁巳印”发现汪綖其人及递藏信息,并对曹淇生平进行考证,进而厘清该书的递藏轨迹。通过曹淇与清末藏书家杨继振藏书印的对比,可以彰显曹淇更为开明的藏书理念,在藏书史上理应拥有一席之地位。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私人藏书家极其重视藏书印,因而,在中国印学史上,它占有独特的地位。本文结合藏书印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充分概述了古代苏州藏书家的藏书印,对于我们了解吴文化,了解文献的收藏和流传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文收集自宋至清七对较知名的夫妇藏书家的资料,从藏书活动、藏书特色、藏书理论、藏书印等方面勾勒他们别具韵味的藏书人生。  相似文献   

17.
藏书印是篆刻艺术与古籍鉴定收藏流传相结合的产物,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对藏书印资源的发掘、整理和开发,有助于弘扬我国的藏书文化和汉字文化。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毛扆校跋本《盐铁论》,是现存各《盐铁论》版本中最善者。该书所钤藏书印都来自藏书大家,如冯知十冯武父子、毛扆、袁又恺等,既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又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对藏书印主的考证还有助于理顺递藏源流,丰富藏书史料,增加图书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广东为例讨论本地藏书史料的整理、内容及其价值,为其他区域乃至全国藏书史料研究提供借鉴。通过文献调研整理出广东历史藏书家(截止至1949年) 203位,继而通过梳理书刊文献搜集到广东藏书史料633种。广东藏书史料大致包括以藏书目录、藏书题跋、藏书记、藏书史论著等为核心的基础史料,藏书家相关的日记、尺牍、年谱、家谱等一手史料,以及其他载有藏书史实的诗文序跋、碑记铭文、传状记述等相关史料,主要内容涉及广东藏书家、广东文献、广东书院藏书、官府藏书、寺观藏书、近代图书馆等方面。广东藏书史料的搜集与整理在助力藏书史及相关课题研究、推动藏书史料的汇编与整理以及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传承等方面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自主开发的古籍藏书印展示平台,对馆藏古籍整理研究成果进行了全方位展示。该平台使用古籍实物照片,实现了古籍——藏书印——藏书者的关联检索,并将古籍普查及古籍研究成果的数字转化与古籍知识的宣传展示相结合,向读者普及推广了藏书印知识、馆藏古籍源流及有关校史的知识,是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探索古籍研究成果长期保存、传承弘扬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20.
透过海源阁阅尽沧桑的藏书印,溯宗考源,折射海源阁历史悠久的藏书文化,探究藏书印在古籍版本鉴定中的史料价值及其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