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角色游戏是幼儿期典型的游戏形式.幼儿可以在游戏中通过角色扮演,去模仿和创造性地反映生活,把游戏的虚构性与现实的真实性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发挥其想象力与创造力.角色游戏对幼儿的情感、交往能力、想象力的发展,对其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教育者应为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提供良好的条件.引导幼儿正确地开展角色游戏,以促进其智力、情绪情感与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它对培养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著名教育家卡连柯也说过:培养未来活动家从游戏开始。而角色游戏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是幼儿期最典型的、最有特色的游戏。一、角色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游戏的内容和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幼儿在游戏中体验着各种情绪情感。尤其是角色游戏,为幼儿提供了表现自己情绪的机会。例如:幼儿的愤怒、厌烦、紧张等不愉快情绪,在游戏中能得以发泄、缓和,它是幼儿消除忧虑和紧张感,向自信和愉快情绪过渡的方法。在角色  相似文献   

3.
苗玲 《教育教学论坛》2012,(15):160-161
游戏是孩子们获得知识、能力的最佳途径,尤其是角色游戏。所谓角色游戏是指幼儿在做游戏过程中通过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创造性的反映幼儿生活。它体现了幼儿的主人翁精神。角色游戏有利于幼儿良好品质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幼儿自主意识,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总之,它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人们的情感可分为生理情感与社会情感。从小班开始,幼儿的情感发展表现为易感性极强,是情绪、情感萌发的重要时期,是进行积极情感教育的大好时机。我们应充分利用角色游戏活动,让幼儿全神贯注于角色扮演,从中获得最大的满足,体验到角色游戏带来的乐趣,使社会情感也在其中得到发  相似文献   

5.
角色游戏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游戏,对幼儿早期的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可以通过扮演角色,获得动作、语言、情感、认知等方面的发展,体验到游戏带来的快乐。  相似文献   

6.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在大班幼儿教育活动中,通过角色游戏引导幼儿表达意愿,宣泄情绪,展示能力,促进幼儿学习交往能力的发展,使他们在未来的生活和发展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7.
小班阶段正是角色游戏的发展高峰期,角色游戏对小班幼儿的身体、智力、语言、社会性和情绪情感等各方面发展具有积极而全面的促进作用。要充分发挥角色游戏对幼儿的良好作用,教师的指导必须从环境和条件的准备、现场的指导以及结束后的整理和评价等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刘勇 《林区教学》2009,(4):120-120
角色游戏是幼儿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的角色,创造性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人们的感情可以分为生理感情和社会感情。从学前开始幼儿的情感就从生理情感逐步分化,向社会情感发展。如,成功感、失败感、自卑感、信任、关心、同情等。随着年龄的增大,他们与周围客观环境的相互作用不断变化。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全神贯注于角色扮演,从而获得满足,体验到快乐。许多社会性情感也在其中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9.
谢容  郭芳  李丹卉 《四川教育》2023,(20):41-42
幼儿正处于生涯发展的启蒙阶段。教师在这一时期开展角色游戏,有利于幼儿体验不同的职业角色,获取多种职业知识,也能让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问题,进而发展积极的情感,形成良好的品质。本文从角色游戏主题、创设角色游戏氛围、引导角色游戏过程、拓展角色游戏空间四大路径入手,将生涯启蒙渗透在角色游戏之中。  相似文献   

10.
角色游戏又称为主题角色游戏,是幼儿园开展的所有游戏中与社会教育联系密切的一种,它有助于幼儿形成健康的情绪情感,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从而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9,(80):165-166
娃娃家游戏属角色游戏中最受幼儿欢迎的一种,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在语言、社会性、情绪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娃娃家游戏为幼儿提供一个现实生活的情境,让幼儿在其中通过使用语言和动作来自由地展现自己的模仿与想象能力、体验他人角色的不同责任感。在教师正确的指导下使幼儿在游戏外也能够多与人沟通,愿意替他人着想,并通过发现陌生的事物来丰富自己的认知范围,使幼儿的发展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2.
施茜 《山东教育》2012,(15):33-34
幼儿天生喜欢游戏,喜欢在游戏中模仿各种角色,想象开展各种社会活动,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的情感。游戏也是孩子们的一种学习,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对游戏失去兴趣或者游戏经验不足的时候,游戏进程就会受到阻碍,幼儿的情绪也会受到影响,游戏就会中断。因此,要让角色游戏真正成为幼儿的乐园,除了游戏时间、游戏场地之外,还必须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创设自主的游戏环境、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注重教师的  相似文献   

13.
何洁 《广西教育》2014,(41):125-126
正角色游戏是幼儿期典型的一种游戏类型,是幼儿自主自愿地在假想的情境中,通过扮演角色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的认识的一种游戏活动。笔者尝试从社会学微观层面的人际互动和宏观层面的社会结构的视角对幼儿在玩游戏时角色的获得、扮演、崩溃全过程进行解读,并在解读的基础上为教师组织幼儿开展角色游戏提供一些参考意见,从而促进角色游戏活动的开展。一、角色获得(一)角色获得的社会学解读角色获得是指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获  相似文献   

14.
游戏是幼儿时期的一种重要活动,是幼儿生活和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角色游戏是幼儿游戏中最常见的一种游戏,是幼儿对社会规则、社会情感、人际交往的初步感受和认识,也是培养幼儿分享、合作的有力工具。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角色的扮演,社会性各方面便在与同伴的沟通和交流中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5.
徐唯 《成才之路》2013,(8):60-61
角色游戏是学前幼儿最典型、最有特色的游戏形式。幼儿的情感、美感、道德感往往产生于角色游戏并在其中得到充分的发展。要提高幼儿角色游戏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在角色游戏中要注意自身"角色"在整个游戏的变化。开展角色游戏往往通过以下几个步骤。一、明确游戏主题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再现活动,没有现实生活就没有角色游戏  相似文献   

16.
开放式户外游戏活动对幼儿的身心、智力和情感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可以促进幼儿以意图动机和执行功能为基础的学习品质的获得。在开放式户外游戏活动中,游戏材料的适宜投放、游戏内容的恰当设定、游戏环境的合理创设是幼儿学习品质习得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强化自身的角色担当,通过开放式户外游戏活动有效培养幼儿的良好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17.
"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教师通过角色游戏来改变幼儿的状态,稳定小班幼儿的情绪,促进幼儿语言、自理能力等的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角色游戏的讲评是游戏组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讲评能对游戏的发展起导向作用。一次成功的讲评对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发展游戏的情节、巩固游戏中所获得的情绪体验等都有着直接的作用。对角色游戏的讲评,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抓“契机”,就游戏情节进行讲评。随着幼儿角色意识的逐渐增强,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往往会自然地丰富游戏情节。教师应在游戏过程中  相似文献   

19.
小班幼儿的角色游戏特点是随意性,以平行游戏和个别游戏为主,喜欢反复操纵、摆弄各种物品,而对自我角色意识不明,面对这些表现教师应该适时介入与指导,这对幼儿游戏水平的提升和良好情绪的体验都有利。通过对小班幼儿角色游戏进行观察,探究教师的介入时机与方法,让幼儿在游戏中自主学习,使之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20.
假装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要游戏形式,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假装游戏的概念,并总结回顾近年来假装游戏在幼儿情绪情感发展方面的影响,探析如何在教育实践中通过假装游戏促进幼儿情绪情感健康的发展,以期对幼儿教育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