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河北大学图书馆藏《天春园方志目》四种稿本为研究对象,全面介绍了《天春园方志目》四种稿本的版本年代、版式、内容、校改方式、校改特点以及各种稿本之间的联系和变化,并将其与传世刻本进行对比,分析该稿本具有的文物价值、文献价值和版本价值。  相似文献   

2.
《江西图书馆学刊》2022,(1):122-128
《熊峰集》的祖本是石珤亲自审订的稿本。皇甫汸在石珤去世后不久对稿本重新加以选编并刊行,是为明刻四卷本《熊峰先生文集》。梁维枢完整过录明稿本,并从中挑选出若干符合其文学审美趣味的篇目,是为明见君子阁抄本《熊峰集》。康熙初年,孙光?汇集各版本《熊峰集》及石珤佚文,重新加以删订、刊刻,是为清刻本《熊峰集》。清刻本后被收入《四库全书》,成为迄今最通行的《熊峰集》版本。国家图书馆古籍部有清抄本《熊峰集》二卷,其内容系抄录自明刻四卷本《熊峰先生文集》,大约成书于嘉庆至光绪年间。  相似文献   

3.
许勇 《中国典籍与文化》2021,(1):141-149,F0003
焦循的《里堂家训》一书曾以稿本、手书卷子、刻本、影印本等多种形式流传于世,学界对于这些不同版本之间的异同尚无深入的研究与探讨。笔者因参与编辑出版《江苏文库·文献编》而寓目各个版本。本文从《里堂家训》稿本的两次"离而复合"的经历入手,厘清了各个版本之间的关系,并进而考察了参与到稿本复合这一工作中的晚清、民国两个时期的江南藏书家与出版人,充分肯定了他们"众擎易举,各出所藏"的努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上海图书馆藏叶昌炽的两种修改稿本《滂喜斋藏书记》的版本情况,对比了两者以及它们与刻本的异同,从而梳理出稿本甲经修改至稿本乙,稿本乙经修改至刻本的承接关系。文章还揭示了叶昌炽及助手编辑《滂喜斋藏书记》的成书过程。  相似文献   

5.
宋朱熹集传《诗经集传》,明嘉靖间刻本,有清代著名藏书家丁丙批点及藏印。宋王应麟撰集、(清)卢文弨增校《诗考》,清嘉庆间抄稿本,有清范家相、徐鲲、冯桂芬批校。  相似文献   

6.
张升 《图书情报工作》2008,52(11):143-146
《四库》底本,即《四库》馆臣据以校办并抄入《四库全书》的《四库》馆书。《四库》稿本,即从《四库》底本到定本这一编纂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修改本。二者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也有根本性的区别,如它们在范围、特点及来源等方面的区别。《四库》底本与稿本在《四库》馆闭馆后流散严重。不过,现幸存于世的《四库》底本、稿本仍有不少,是我们研究《四库全书》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7.
被誉为山东省“四库全书”的大型地方文献丛书《山东文献集成》,由山东省政府特批立项,山东大学具体负责编纂,以抢救保存山东文献为宗旨,以未刊稿本、抄本及流传不广而又价值较高的刻本为主,将山东两千多年来浩若烟海的历史文献作一汇总,精装影印,分4辑陆续出版,是山东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举措。这一典籍汇集历史,影响当代,惠泽后人,是山东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时任省长韩寓群任主编,山东籍著名学者季羡林、任继愈、孔德成等任学术顾问。至2009年12月,前3辑150册出版,好评如潮。  相似文献   

8.
上海图书馆藏俞樾《春在堂诗稿》五卷系其著作《春在堂诗编》前五卷上版付刻之底本,稿本中有二十一题25首诗为俞樾诗歌创作中从未刊布者。这些诗篇与刻本《诗编》、《佚诗》等所保存的作品结合起来看,能更加充分地反映俞樾的人生经历与交游情实,同时也为俞樾年谱的编定提供了一些新资料。  相似文献   

9.
尤侗编纂的《艺文志》五卷是康熙18年以来的首部《明史艺文志》稿本。此书不易得见,以致有学者认为它已经亡佚,实则上海图书馆藏有此书的清刻本。依据这一新见版本,订正《四库全书总目》著录的两处错误,并从序文、分类、断代等方面的对比论证尤侗《艺文志》对殿本《明史艺文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宝刻类编》作者不明,成书于南宋末,是一本以人系碑的石刻目录书籍。其书虽有明代抄本存世,却久不见著录,几近于亡佚。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将其辑出后,其书经过私人录副与民间传抄,直至刘喜海将其付梓。本文著录经眼的《宝刻类编》诸抄本与刻本,并就其版本间关系进行初步梳理。其抄本綦多,关系模糊,以知不足斋批抄本与重抄李文藻本最为重要。其刻本则一脉相承,自刘喜海刻本始,经《粤雅堂丛书》而至《丛书集成新编》本。在著录并梳理版本的基础上,本文对《宝刻类编》整理工作的底本、参校本选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嵩洛访碑日记》的版本较为复杂,流传情况至今还不清楚。《嵩洛访碑日记》有稿本、抄本、刻本、排印本、影印本和点校本六种版本,每种版本各有特色,相互补充,它们实际上是分两个版本系统传播。  相似文献   

12.
陈志平 《图书馆杂志》2011,(4):89-91,94
《金楼子》版本可分为一卷本和六卷本两个系统。一卷本实源于宋《绀珠集》,而六卷本中的最早刻本"元至正三年本"源起于四库馆臣的误会,其实是不存在的。鲍廷博、吴骞对《金楼子》做了大量校勘整理工作,留下两部校勘稿本,藏于国家图书馆,应该引起学者重视。  相似文献   

13.
《知不足斋丛书》是清代私家丛书中收书种类多、底本选择精、校勘质量高的丛书之一.其底本选择的标准主要有:流传既久的钞本;时贤稿本;旧板散亡的刻本;名家校本.  相似文献   

14.
《山东文献集成》所收书多为流传较少的稿本、抄本以及重要的精刻本,具有代表性强、选本精、学术价值高、影印效果好等特点。为古籍的保护和流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也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15.
崔欣 《图书馆杂志》2006,25(11):71-73
本文以清代嘉道年间上海藏书家李筠嘉的藏书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上海图书馆所藏《慈云楼藏书志》稿本与南京图书馆所藏《古香阁藏书志》稿本进行比较考察,揭示二者之传承关系,兼对《慈云楼藏书》的成书年代等问题略加考辨。  相似文献   

16.
上海中医学院图书馆所收藏的中医药善本书,主要包括明代的刻本、抄本、稿本、校本;清乾隆以前较好的刻本、抄本以及乾隆后流传较少的刻本、抄本等;还收录一部分在国内流传较少的日本刻本、抄本。1977年起,我馆参加编制《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工作,根据全国善本书收录范围,向上海市善本书目编辑组提交了中医药图书共计540种。  相似文献   

17.
《江西图书馆学刊》2018,(2):123-128
耿文光《目录学》一书有九卷本和二十卷本两种,前者为刻本,后者为稿本,二者在内容上都与《万卷精华楼藏书记》有着密切关系。其中,九卷本《目录学》与它在整体上体现为相互补充、彼此呼应的关系,所以读一书需要两本书互相参照方可见得全貌。而二十卷本与它则体现为互相融合的关系,即前者已经将内容基本融入了后者,所以观一书只要看后者便可。  相似文献   

18.
明代嘉靖间刊行的《雍熙乐府》是今存最早选入《西厢记》曲文的曲集,且选入《西厢记》全部21套曲文。其所选《西厢记》曲文与今存《西厢记》最早的完整刻本弘治岳刻本基本可说是一脉相承,因而对探寻《西厢记》的本来面目有一定作用。它对明刊《西厢记》的后出刊本也有着重大影响,部分曲文还成了后出刊本的源头。  相似文献   

19.
康熙年间,高安朱轼所刊《大戴礼记》是清代《大戴礼记》的最早刻本,也是被研治者长期忽略的本子。该本是依据南宋韩元吉刻本《大戴礼记》校刊而成,后人谓其出自明代袁氏本抑或程氏本,都无显据,只是推测而已。高安本《大戴礼记》经朱轼校勘并施以句读,因而自成一系,被后世研究《大戴礼记》者,如戴震、孔广森等人所广泛参考,具有重要的版本与校勘价值,实开清代校勘《大戴礼记》之先河。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为目前中国最具权威之古籍善本书目,对于了解现今所存善本古籍概貌及鉴别、整理善本古籍皆有极高之参考价值。惟因其书所著录之善本古籍数量繁多,编纂者得以实地复核原书者,仅占少数,故难免有疏误之处。本文就《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经部》所著录"《毛诗名物图说》九卷,稿本""《周礼注疏》十八卷,明末张采刻本""《阎红螺说礼》三十三卷,明崇祯九年阎氏二分明月菴刻本"等三书中之问题提出讨论,勘订其误,或有助于其书之更臻完善。三处之误,盖皆由于未细审原书内容所致,由此益显示细审原书内容对书目编纂之重要性,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