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矛盾相对复杂,以汉化与胡化相互表征的民族问题尤为突出。出身北方少数民族的北周武帝作为中古时代一位杰出的帝王,在其统治北周时期,审时度势,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民族政策措施。一方面,充分吸收儒家文化,弥合胡汉矛盾,缩小北周王朝与北齐等文化较发达地区的差距,增强北周政权的内部凝聚力;另方面,通过多种策略,积极开展对周边民族的交往。北周武帝统一北方与这种民族交往政策是分不开的,这种政策对与增进民族融合,促进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作用显著,也为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莫高窟第290窟佛传画中的瑞应思想研究贺世哲敦煌莫高窟的佛传故事画,到北周时期(556—581年)达到了高峰,第290窟人字披所画佛传连环故事画堪称上乘。画面总长28米多,故事情节多达89个,这在公元6世纪的世界佛传造像中也居首位,算得上是稀世珍品。...  相似文献   

3.
生殖崇拜思想及其对中国古建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殖崇拜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历史中的世界性原始文化现象,它在我国古建筑文化中有着诸多的反映。从生殖崇拜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其内涵出发,并从鱼、葫芦、龙、鸟等一些具体的崇拜意象入手,分别从建筑规划选址、建筑造型、建筑构件与装饰图案方面,从宏观到微观,分析生殖崇拜思想在中国传统的古建筑形式与文化中的物化表现形式,并对其在传统建筑文化中的影响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建筑从总体上说,是以木结构为主,以砖、瓦、石等材料为辅发展起来的。其主体结构是在前后木柱之上架设多层木梁,沿着与梁垂直的方向再搭设木檩(或叫栋);房屋上部荷载即是由栋传到各层梁上,再通过柱子作用到地面。墙体则是不承重的,它只起围护或分隔空间的作用。可见,栋与梁这两种主要承重构件对于整个建筑相当重要,无怪乎汉语中以“栋梁之材”来比喻兴国安邦的中坚人物。从建筑外观上看,每个古建筑都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为屋顶,下为基座,中间是柱子、门窗和墙面。在柱子上部、屋橹之下还有一种由木块纵横穿插、层…  相似文献   

5.
斗拱是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它的发展演变可作为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演变的重要标志。文章就上党地区标志性古建筑在不同时期的斗拱特征和发展演变进行了探析,理清了斗拱从无到有,从简单到成熟的演变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评述了斗拱的发展规律、功能演变及其原因,以及对中国古建筑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斗拱是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它的发展演变可作为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演变的重要标志。文章就上党地区标志性古建筑在不同时期的斗拱特征和发展演变进行了探析,理清了斗拱从无到有,从简单到成熟的演变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评述了斗拱的发展规律、功能演变及其原因,以及对中国古建筑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闽浙木拱廊桥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一部分,其精致的装饰图案体现了中国装饰艺术的魅力,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研究价值。围绕闽浙木拱廊桥建筑装饰,运用图像学方法对其材质、工艺、构件、色彩、题材等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可知其装饰图像反映出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等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系统研究木拱廊桥的装饰特征,对深入探究闽浙地区人文、民俗、地域特色文化具有一定价值,也为研究传统古建筑装饰艺术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莫高窟第476窟考古清理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7月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组织专人对莫高窟第476窟进行了考古清理,发现了陶灯、文书残片、木构件、织物等遗物,本文是此次清理的考古报告.  相似文献   

9.
李贤传略     
北魏的分裂,北周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宇文泰曾在这一历史发展过程中左右过中国历史的发展和进程,成为这个过程中的重要决策者。本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较为详细地论述了李贤在宇文泰经营关陇集团势力、建立北周的过程中,据守原州、迎魏帝入都长安、出镇边地等所作出的重要贡献,以及与宇文氏家族的特殊关系。同时,也涉及他与丝绸之路和中西文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为北周王朝铸造不标明重量的货币是因为北周后期北方货币混乱,民间私铸钱币现象严重,货币质量很差,而且北周地区铸造货币的原材料铜的产量也不能满足铸币的需要,特别是在政治上即将统一全国的同时必然要推行使用统一货币等诸方面原因造成的,而且在整个南北朝时期是北周武帝开始铸造不标明重量货币的,同时也说明当时正当处于金属货币由标明重量的货币到不标明重量的货币这个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1.
特定的历史环境与特殊的自然环境孕育泉州古建筑的审美取向,同时也促进了其石构件的艺术发展,从而形成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泉州建筑中的石文化。通过展现泉州古建筑精致美观的石雕装饰、巧妙构思的石构件细部处理等艺术魅力,增强人们的古城文化保护意识,为现代建筑中石雕艺术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很多的古建筑正面临着生存的危机。从城市建设中古建筑存在的一些问题着手,探讨当前城市建设中古建筑保护影响因素。同时,研究了中国城市发展中古建筑保护和利用,期望城市发展与古建筑保护能够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3.
狼窟     
因好友扎木苏荣的两句话,日益年迈的巴拉登一连几夜都未合眼.那天有学识、当过巴拉登领导的扎木苏荣骑马到巴拉登他们家说了两句话:巴拉登,你还没老到那种程度,应该骑马在附近走一走,透透风;你这样,只会毁了你儿子的前程.第一句话当然是为他好,这句话他感激不尽.第二句话听着却不怎么顺耳.什么叫毁了儿子的前程?哪个父亲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比他人更出色呢?  相似文献   

14.
须弥山石窟现存唐龛150个,分别为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各代开凿。其中属于唐代开凿的窟龛多达95个,几乎占全部窟龛的三分之二。无论就其窟龛数目,还是造像形式的多样和造型技巧的精美,都冠于其他各代之上。不仅在须弥山石窟的各代造像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就是在全国主要石窟的唐代造像中也是独树一帜的。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发展过程中,斗拱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斗拱形制的演变,是传统木结构建筑形制演变的重要标志,是鉴别中国古建筑年代的重要依据之一。斗拱,也叫"斗栱""枓栱",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支承构件,位于立柱和横梁之间,既起到承重的作用,又是檐柱之间的装饰,使得屋檐可以较大程度地向外延伸,  相似文献   

16.
千百年来,中国人以其智慧不断地影响着周边的国家,这段历史可以看做是一部东学西渐史。进入近代之后,欧洲人的积极开拓精神与中国封建统治者的固步自封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历史也为之倒向,开始进入西学东渐的时期。本文希望以一木而见森林,从印刷术的中西双向传播中得到一些关于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国赋税制度发展一个环节的北魂、北齐、北周赋役制度,曾因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生产状况而发挥过重要作用,并对隋唐时期的租庸调法有过深远影响。本文以较详实的史料论述了北魏、北齐、北周赋役制度的发展沿革,并对各自的优点与不足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8.
刘韬 《家教指南》2016,(6):93-101
关于库木吐喇石窟唐与回鹘时期壁画的年代问题,长期以来模糊不清,尤其是对回鹘时期洞窟壁画的分期与断代,目前条件尚不具备。本文尝试以样式论与风格学等方法,综合石窟形制、图像内容与题记等因素,试对库木吐喇唐风洞窟第15至17窟、回鹘风洞窟第12窟壁画的绝对年代进行探索,并以此为标型窟探索唐与回鹘时期库木吐喇部分洞窟壁画的相对年代。  相似文献   

19.
学界对于长安模式的内涵历来有着不同解读。文章主张,佛教造像的长安模式确立于北周时期,虽然长安地区北周佛教造像的特征吸收了其他地区,特别是成都地区南朝造像的因素,但其基本形体特征来源于北周时期长安本地的自我创造,即比拟了鲜卑显贵乃至皇帝的形体特征塑造而成。这与北魏政权崩溃后东西方同时出现的鲜卑化运动直接相关。隋唐时期长安地区佛像亦可称之为长安模式,但与北周长安模式有着阶段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狼窟     
因好友扎木苏荣的两句话,日益年迈的巴拉登一连几夜都未合眼。那天有学识、当过巴拉登领导的扎木苏荣骑马到巴拉登他们家说了两句话:巴拉登,你还没老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