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1年是武术的"标准化"年,文章从"标准化"视角探讨了当前竞技武术服饰产业化发展所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设想,最后得出对竞技武术服饰的发展思辨:竞技武术服饰的产业化发展并非武术服饰发展的全部,保持"真我"才是武术服饰产业化发展的灵魂。  相似文献   

2.
武展 《搏击·武术科学》2010,7(12):17-18,2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理论分析法等,对武术服装在国内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武术服装发展推广策略,以期为研究武术服装的同仁提供参考,更好地促进武术服装的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运用交叉学科研究思路,引入标准化学科理论,考察武术标准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厘定武术标准、武术标准化、武术标准化水平等核心概念,提出武术标准化的研究和实践方法,构建武术标准化研究的体系框架,包括武术术语、技术、器械、服装、礼仪、场地、管理、段位、翻译标准化。  相似文献   

4.
随着武术运动的飞速发展,武术的习练人群不断增多,人们对习武服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文章阐明了武术服装的现状,分析了影响武术服装的因素,并探讨了中国武术服装产业的发展对策,为武术服装及其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目前武术标准化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大力推进和实施武术标准化的必要性。认为目前推行武术标准化战略可加快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也是武术自身顺应时代的需求。武术标准化要以科学发展为前提,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武术标准化发展策略将有助于调整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繁荣文化产业市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助于促进我国"文化强国"和"体育强国"目标的双实现。  相似文献   

6.
风雨无阻——中国武术散打市场化历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武术》2002,(8):44-46
毫无疑问.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武术.是中国的国宝.其价值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越是民族的.越具有世界性。当1936年中华武术出现在柏林奥运会上时.西方人便被这独具特色的东方文化艺术所陶醉。到了现代社会.特别是改革开故以后.中国社会进入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时代。在市场化、产业化上.武术是一块待雕琢的璞玉.许多人都看好它的市场前景.从武术馆校的风起云涌.武术服装、器材市场的此起彼伏.到各地举办的武术节的潮起潮落.中国武术开始了它的艰难而又坚定的产业化历程。  相似文献   

7.
2011年是中国武术的"标准化年",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提出"标准化是解决现存问题、促进武术发展的突破口,是形势的需要,任务的需要,同时也是科学发展的需要"的新口号。武术信息标准化是整个国家武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将来实现全国范围内武术信息资源交流与共享的必要条件,也是我国武术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武术信息标准化的概念进行了厘定,引进与嫁接以往其他学科研究成果作为参考、借鉴,提倡上海体育学院作为武术信息标准研究的主力军及其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8.
随着武术竞赛活动日趋增多,为了在世界范围内更快更好地推动武术运动的发展,不仅需要提高武术裁判员的业务水平和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还要注重武术比赛服装的选择。文章分析了现代武术竞赛中比赛服装的流行趋势,研究了武术竞赛中对服装的要求以及比赛服装在武术竞赛中的作用,旨在更好地促进武术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服装,作为中华民族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明标志。更承载着一种历史文化、礼仪、民族自尊和自豪,体现出了一种风采。随着历史的变换,时代的更新,服装作为传承和发展,推动着中国武术服装的内容不断变化丰富与创新发展。武术服装所给人的神秘、悬垂、内敛、典雅、飘逸等美感也不容忽视。武术服装的美起着画龙点睛的效果,同时也具备了美学的价值。武术服装所传达的人文精神,使武术文化增添了特色化和内涵化的品质。为更好地继承和弘扬武术文化,武术服装的改革历程很值得关注、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0.
":大武术观"和"武术标准化"的提出为我们重新审视中国武术提供了一个多维度和多视角的窗口。文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法等方法对当代武术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文化的武术与体育的武术;武术国际化与本土化这三大问题予以客观的思辨。认为: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是相辅相成的辨证关系,要注重两者的共同发展;武术属于体育,却又高于体育,在发展过程中既要注重武术的体育属性,更要强调武术的文化属性;武术的国际化是武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武术的本土化则是武术发展的核心。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武术史》是我国第一本断代体例的武术史著作。该书按照"宏观把握国家形势"、"中观借鉴体育分期""、微观依据自身发展"的原则,借鉴学术界已有理论成果,将新中国六十年的武术发展分为"新中国武术事业的初创和发展"、"武术在探索、创新中前进"、"挫折中求生存的‘文革’武术"、"历史转变时期的武术发展"、"大幕徐启的武术改革"、"蓬勃发展的中国武术"六个阶段,每个阶段独立成章,逻辑清晰、内容详实,是一本值得精读的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12.
分析当前武术段位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标准化的视角下提出了:鼓励和吸收各界武术人士参与标准化工作;成立武术服饰、器材行 业标准协会,加强武术段位制服装和器材的认证;武术管理部门制定和颁布更为详细精确的实践标准等若干相应的对策,旨在推进中国武术段位制 逐步规范化、标准化,进而推动武术运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武林风》这一娱乐节目的成功运作及其较高的观赏价值为借鉴,从技战术打法、规则的改变、比赛的媒体宣传、服装护具的改变及擂台的改革等方面谈论如何提高现代武术散打的观赏性,文章认为武术散打提高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观赏性的提高。比赛观赏性的不断增强才能使武术散打比赛吸引更多观众及媒体注意,从而使现代武术散打向着良性循环的轨道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武善锋 《精武》2014,(36):210-211
近年来,在国家体育总局、教科司和教育部体卫艺司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武术工作已"大武术观"思想作为指导,依托全国青少年与学校武术指导委员会,积极开展工作,学校武术的标准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文章从大武术观的内涵出发,运用文献资料发和逻辑分析法等分析了当前学校武术教学工作中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师资、教学环境等方面突出的问题,并提出改革建议。旨在能对武术这一传统体育在学校中更好更全面的开展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为实现学生"体质强做栋梁"的目标提供全面的服务。  相似文献   

15.
本论文通过文献资料及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高校高水平武术项目寻求体育赞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调查及有针对性的归纳总结。对于高校武术高水平项目如何寻求体育赞助,提出了"积极促进武术的产业化发展"、"和赞助企业建立合作型的伙伴关系"、"通过体育经纪人寻求体育赞助"、"寻找与赞助企业利益的同质性"及"制订保障赞助商权益的政策与制度"等具体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6.
竞技武术是一项区别于传统武术,又扎根于传统武术的现代竞技体育项目,竞技武术套路是依据武术发展的历史,立足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视角,对中国武术进行的"新的诠释"。文章通过对竞技武术国际、国内现状的调查分析,得出影响竞技武术的内、外部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竞技武术套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竞技武术套路今后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体育产业化的兴起,武术散打职业化已是大势所趋,文章对实施武术散打职业化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武术散打职业化改革的对策及建议,以促进我国武术散打尽快走向职业化商业化,有效推动武术散打项目自身的发展与武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视频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及专家访谈等方法对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武术节目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评述。回顾历年"春晚",优秀的武术作品通过春晚的舞台走进千家万户;当今电视传媒产业化的发展,对中华武术的宣传和推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武术的历史追溯、传统的"十二型"、现代竞技武术三方面研究武术的艺术体现。研究认为艺术性渗入了武术这一意识形态的方方面面。"十二型"以颇具民族特色的比拟方式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武术的传统艺术特色,并指导着武术的发展。竞技武术是传统武术艺术精神的扩大版,更是对武术在奥运背景下的全新阐释。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从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中理清武术功能演化的脉络。得出结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三大因素决定着武术功能的演变,也决定着武术的发展方向 武术功能的多元化决定着武术发展的多样化 武术"技击"功能的弱化导致了传统武术的失落和社会武术的萎缩。提出:武术本质功能的"技击"必须得以更好的承继,才能促使社会武术与竞技武术的契合,改革学校武术教育的竞技武术模式,使学校武术教育成为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桥梁和纽带,从而恢复武术原貌,夯实竞技武术根基,以期实现社会武术与竞技武术并蒂开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