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放焰火”     
目的:发展幼儿向上抛物的能力,培养幼儿想象力。准备:和参加游戏人数相等的“焰火”。玩法:每个幼儿手持“焰火”一只,全体幼儿围着老师四散地站在场地上,教师发出信号,全体幼儿一起讲“放焰火喽!”讲到“喽”字时,将“焰火”用力往上抛。也可按老师说“焰火”的名称进行,以增加情趣。如老师说××小朋友“一花独放”,该幼儿即将  相似文献   

2.
陈腊珍 《早期教育》2003,(12):27-27
案例1:某幼儿园中班。游戏收拾完毕,小朋友与老师各就各位。老师说:“我来请小朋友说一说今天你玩了什么?”A幼儿说:“今天我去了娃娃家。”B幼儿说:“今天我在图书角。”C幼儿说:“今天我在表演区。”……老师:“你们怎么玩的?玩得怎样?”D幼儿说:“我们大家一起搭了个大桥,玩得很开心。”E幼儿说:“我和××、××一起跳舞,玩得很高兴。”教师略总结:“今天大家玩得都很开心,但如果×××、××能遵守规则就更好了。” 案例2:某幼儿园小班。游戏结束,老师说:“今天我们都玩了哪些游戏……”“哦,娃娃家的妈妈应该……爸爸应该……下次记好了,爸爸妈妈的工作是要分工的……”  相似文献   

3.
通常,教师在交待故事(或诗歌、歌曲)的名称时总是这样说:“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讲个故事,故事的名称叫××××。”让小朋友跟着念几遍,要求他们记住。经常运用这种交待“名称”的形式激不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中注意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设计既能吸引幼儿,又易让他们记忆的新形式,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给幼儿讲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我指着装有小蝌蚪的玻璃瓶问小朋友:“小  相似文献   

4.
本班幼儿年龄小,幼儿之间打打闹闹的事情时有发生。为了安全起见,我经常教育他们,有事告诉老师,老师会帮你们解决的。于是,幼儿成天“老师,老师,××怎样怎样啦?”等等喊个不停。芝麻绿豆小  相似文献   

5.
当前,从教育界到整个社会,为教育经费的匮乏和中小学教师收入的低下而大声疾呼,这当然是个大好事。钱的问题一时成为中小学管理者们最热门的话题,但也听得有入讲:“我如果有一个××万利润的工厂,我就能管好学校”;有人讲:“我只要每月给老师××元,准能调动起积极性来”;又有人讲:“我只要有钱解决了住房,我校教师队伍就稳定了”等  相似文献   

6.
“×”叹     
我的作业本里,有太多太多的“×”。这些“×”呀,在老师的眼前飘舞,变成了朵朵“雪花”,飞到老师的头顶,染白了老师的头发。我的作业本里,有好多好多的“×”。这些“×”呀,一个连着一个,织成一个大大的网。这个网呀,网走了我“不努力”的童年,只给我留下“悲伤”的泪滴。“×”叹@路仁~~  相似文献   

7.
神奇的木棒     
老师用手帕蒙住眼睛,坐在椅子上,手里拿着一根小木棒。幼儿依次排队,站到她面前,她用木棒在各个幼儿身上摩擦几下,对木棒说:“小木棒,小木棒,他是谁?你快讲。”接着把木棒放到耳边听了一会,说道:“小木棒,谢谢你,我知道了。”教师高兴地对面前的小朋友说:“小木棒已告诉我,你是×××!”果然,老师猜中了。  相似文献   

8.
不同教师对学生作业批改的符号运用不尽相同,发现学生作业中的错误,有的教师在学生作业本上打“×”,而有的打“\”。乍一看,似乎打“×”比较规范、传统。细思量,我认为打“\”更近人意。我观察了两个班级学生对这两种批改符号的不同反应。甲班学生的作业错后,教师使用“\”,乙班学生的作业错后,教师使用了“×”。结果,我发现甲班的学生看到错题后,会立  相似文献   

9.
在新教学理念的倡导下,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已渐渐走出“独白式”,向着“互动式”转变。其中一个较为明显的特点是课堂提问得到了加强,只是这当中还有一些不成熟的成分影响着这一教学方式的实效。借此笔者提出一些粗浅建议供同行在实践中参考和完善。一、教师的提问要“新”起来1.提问形式的改变首先是教师提问的口气要亲切,多用“请”“试一试”“想一想”等引导语,让学生乐于跟“我”交流意见,摒弃“审问式”提问,把问题用谈话的方式提出来。比如说:“××问题你是怎样理解的?介绍给大家听听”,“假如你是老师,在传授××概念时会让你的学…  相似文献   

10.
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有句名言,音乐就是“乐”。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打破旧的“师示徒效”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多种手段来创造良好的音乐课堂气氛,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我的作法是:其一,运用“体态语”。课始,老师两手轻轻一抬,学生回应出齐刷刷的节奏声“×××|×××|××××|×○‖”,代替了呆板的起立、坐下;老师再两指一伸,“123—”声四起,顿时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其二,引入竞赛。如视唱练耳,学生感到最难,精神负担较重,可采用一人一小节,几人一小组“接龙”比赛,互帮互学。学生便能在不知不觉中将乐…  相似文献   

11.
为配合我园幼儿园一日活动改革,我们设制了“幼儿发展水平评估系统”,以对幼儿的学习活动进行检测和评估。它包括“幼儿××能力发展水平评估标准” (以下简称“评估标准” )和“幼儿××能力发展水平观察记录表” (以下简称“观察记录表” )。“评估标准”是根据《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总目标、“活动区学习活动”的目标及各学科目标制定的,它包括“评估项目”和“评估等级”;“观察记录表”则根据“评估标准”制订,是教师用来在观察幼儿每次活动中的发展状况后,对幼儿的每一个发展项目进行客观、真实的评价、记录。   一、统一制定…  相似文献   

12.
有相当一部分小学生觉得数学难学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 ,因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中我们人为地制造了许多难点 ,恐怕也是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有这样一道题目 :3个人每人分2个苹果 ,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一定要学生写“2×3=6” ,如果写成“3×2=6” ,老师就扣分。我一直很困惑 :辛辛苦苦教学生2×3不能写成3×2(交换律 ) ,这不是人为地增加难点 ,又是什么 ?在不制造人为困难的同时 ,我认为 ,教师还必须千方百计搞点人为的“容易”。什么是“容易” ?我想 ,对学生来说 ,“容易”就是具体、熟悉 ,而不是抽象、陌生。下…  相似文献   

13.
以往,我给学生的作文评分是:好的八十五分,顶天啦;中等的七十分上下;一般的六十分左右;差的五十分以下。学生对于这样的评分,常常询问:“老师,为什么我的作文只能得八十五分?要怎样才能突破你这道防线呢?”“老师,我的六十二分,××的六十五,他这三分是从那里长出来的?”“老师,我的五十八分,××的六十分,还差点什么才能及格?”初听,我不是充耳不闻就是训斥几  相似文献   

14.
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家长担心他被人欺负,于是有些家长就教给孩子“小朋友欺负你,就告诉老师”之类的话。也有的孩子不用家长教,遇到一点儿小事就去告诉老师。孩子爱告状,那他通常会向老师说什么呢?1“.老师,××打我了。”2“.老师,××不和我玩。”3“.老师,××说话了。”老师,××不听话。”4“.老师,××打小朋友了。”我们可以从孩子说的话看出,发生的都是些小事,不是什么大事。就是这些小事,孩子也需要处理,也需要应付。如果一个人在孩提时代处理这些小事得当的话,可以为其长大后处理大事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家长别小看了孩子处理…  相似文献   

15.
在参观××学校的时候,看到一些令人惊异的现象。一个学生,检起一块砖头,在老师背后瞄准,并且狠狠地说:“我要把你的脑袋砸碎。”学校里的墙壁上,也有学生用粉笔写着:“打倒×××老师!”我有些不理解,学生何以这样仇视自已的老师呢?于是,我特别  相似文献   

16.
随着离婚率逐年上升 ,许多完整的家庭解体 ,许多幼儿要面对父母的选择 ,要失去一方的关爱。我园中班有一名幼儿叫席×× ,其父母离婚后 ,他判给父亲 ,他的父亲不准他跟母亲来往 ,有一个星期五的下午被母亲悄悄地接走 ,第二个星期一下午到幼儿园接幼儿时 ,父母都没有来接 ,本班老师打电话通知他父亲 ,他的父亲来接孩子时 ,得知孩子感冒了 ,非常生气 ,对老师 :“我不接他 ,你们老师叫他妈妈来接。”甩手就准备离开 ,席××看见父亲来接时 ,边哭边喊 :“不跟他走 ,我要妈妈。”最后 ,在老师的劝说下 ,这名幼儿哭着被他父亲抱走了。看到这一幕 ,…  相似文献   

17.
孩子们排队,男、女生自然地保持了距离,我装作没看见;孩子们悄悄议论:××喜欢××,我装作没听见。终于有一天,一个女孩儿满脸委屈地把一张写有“××爱××”的字条递给了我。我还能保持沉默吗?要知道我是多么不想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呀!我是多么渴望他们能永远保持那份童真呀!一节班会课上,我给孩子们带来了阿尔卑斯奶糖,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惊喜。望着那一张张兴奋得涨红了的小脸儿,我不由得深深感动了:他们是如此容易满足!我是那么深地爱着他们———55位孩子啊!“王老师为什么要给你们发糖果?”“因为我们这次考得好!”“因为我们这…  相似文献   

18.
我班幼儿值日生工作做得不错,他们不仅能自己打扫卫生,而且饭后端菜盘、碗筷,扫地,擦桌子,连玩具橱也整理得干干净净,我呢,往往在一边“指手划脚”地指挥,先干这个,再干那个,干完了,就来一通表扬:×××小朋友真勤劳,真爱劳动,真像值日生。今天和平时一样,我坐在椅子上指点幼儿劳动,突然周敏捷小朋友冒出这么一句话:“老师,你不是说劳动最光荣吗?那你为什么不来劳动呢?”我一时无言以对,只好说,“对对,现在就和你们一起干。”今天的值日工作做得更欢了。  相似文献   

19.
一天上午,我正在办公室批作业。王老师班的两名班干部急匆匆地到办公室来向她报告,说××同学没完成作业,数学老师让他补上并加做两道题,他不同意,在教室里同老师顶起来了,吵得很凶。王老师听完以后,只轻轻说了一声:“我知道了,你们回去上课吧。”仍然在备她的课。这使我很纳闷:她的班是优秀班级,她又是优秀班主任,班里发生了这样的事,她怎么像没事似的?第二天我背地里问她班的小班长:“××顶数学老师,挨批评了吧?”“没有,王老师根本没提这个茬儿。”事隔一周,我实在憋不住了,便找了个机会去向王老师请教。“王老师,…  相似文献   

20.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老师习惯在批改学生作业时用“×”来表示学生做的题目有错。“×”号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查阅有关资料,据称“×”号是“此路不通”之意。学生作业中出现“×”,通常不外乎如下几种原因:或确实不会做;或粗心大意造成的;或不解题意所致;还有的就是老师不负责任信手打错的。老师批改作业完毕,学生拿到作业本时,看到“”号感觉还不错,看到“×”号就直撅嘴;极少数学困生作业中布满了“×”号,处处是“此路不通”的标记,其学习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我觉得在批改学生作业时可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