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水 《高中生》2011,(15):51
有专家指出,经常失眠的人,如果长期靠安眠药来维持睡眠,不仅对身体有害,而且会产生依赖性。美国的一位医学博士认为,若在睡前吃一点催眠食物,则更容易入睡。现推荐几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山水 《高中生》2011,(5):51-51
有专家指出,经常失眠的人.如果长期靠安眠药来维持睡眠,不仅对身体有害,而且会产生依赖性。美国的一位医学博士认为,若在睡前吃一点催眠食物,则更容易入睡。现推荐几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安眠药的危害@@王品译,喻京校有些人不遵医嘱,随意减少服用医生所开处方上的安眠药的药量,或是一感到症状减轻便马上停药;可有些人却随意增加服药量,最后导致服药成瘾;更有甚者把安眠药作为自杀的工具,使人们对安眠药产生一种恐惧感。据日本社会事业大学的柄泽昭...  相似文献   

4.
噪音的危害     
<正>从医学角度分析,噪音往往能引发身体的疲劳和不适,对人的心理也会造成一定的伤害。60分贝以下的噪音一般不会引起人的厌烦。假如在超过70分贝噪音的环境中,想要更好地休息就得服用镇静剂或安眠药。当然,75分贝的噪音算中等级别,它能影响人的思维和情绪。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常有一些尖利的噪音,  相似文献   

5.
催眠铃     
失眠是一件很痛苦的事。许多失眠的人,为了晚上能睡上一会儿,只能靠安眠药来让自己进入梦乡。但是,安眠药不是万能药,而且有很大的副作用。所以,我想发明一种催眠铃,当你不能入睡时,只要轻轻摇一下这铃,它就能唱出优美的催眠曲,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让你很快能舒服地进入梦乡。指导老师孙幼娟催眠铃$浙江省绍兴县钱清镇南钱清分校@童飞  相似文献   

6.
噪音的危害     
①从医学角度分析,噪音往往能引发身体的疲劳和不适,对人的心理也造成一定的伤害。②60分贝以下的噪音一般不会引起人的厌烦。假如在超过70分贝噪音的环境中,想要更好地休息就得服用镇静剂或安眠药。当然,75分贝的噪音算中等级别,它能影响人的思维和情绪。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常有一些尖利的噪音,它们虽然比较短暂,但其激烈程度可以严重干扰人们的生活。例如,摩托车在行驶中的噪音可以达到100~110分贝,其强度超过电锯锯木发出的声音;摇滚乐队的某些演奏可能产生140分贝的噪音,它大大超过喷气式飞机降落到距地面100米时产生的轰响。科学实验…  相似文献   

7.
睡眠(shui mian)是人类谁都不能缺少的“宝贝”,经常失眠、夜不能寐(mei)的人常常会心烦意乱。吃安眠药虽能使人早些入睡,但药物有许多副作用。于是,科学家开始琢磨(zhuo mo)催(cui)人入睡的新招儿。  相似文献   

8.
催眠鱼全身金黄,透明的鱼尾,十分美丽。一双大眼炯炯有神,人们看了它的眼睛就想睡觉,所以未来爱失眠的人再也不用吃安眠药,只要看看催眠鱼的眼睛就行了。  相似文献   

9.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妇失眠,吞下一粒安眠药才能入睡。有一天晚上,老妇跑来敲邻居吉姆的门说:“吉姆,很抱歉打扰你,我睡不着,而且安眠药刚吃光了,不知你身边是否还有安眠药?”吉姆很快回答:“太太,我有安眠药,放在楼下。我这就下楼去找一粒给您。”然后,吉姆很快地冲到楼下,跑到食品室去取了一粒大青豆。他知道这位太太视力不佳,无法辨别青豆与安眠药。他回到楼上,说:“这是一颗特大号的安眠药,很管用。服下很快就会入睡了。”这位老妇人当真服下了这颗“药丸”,而且睡了她这一生中最好的一觉。 这就说明一种思想进入心中,它会盘踞成长。作为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应该像吉姆那样,让积极的种子进入学生的心中,使他们早日树立信心,获得进步,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教育》2008,(8):37-37
案例:一日,成都市华区某学校初二(3)班十多名男女学生集体服用安眠药,以抗议老师的不良做法。一位同学称,他们全班很多同学认为班主任老师对同学经常呵斥挖苦,态度粗暴。服用安眠药的前几天,又有同学受到老师训斥,觉得“很没意思”。随后,有问学买了好几瓶安眠药,当时,班上有十多名男女同学陆续开始服用。  相似文献   

11.
开心巧克力     
吃鱼和吃鸡孩子:“爸爸,小华的爸爸游泳游得可好了,你怎么不会呢?”爸爸:“小华的爸爸总是吃鱼,所以就会游泳。爸爸我不常吃鱼,怎么会游泳呢?”孩子:“可是,爸爸你总吃鸡,你会下蛋吗?”安眠药小明的爸爸经常失眠,需要吃安眠药才能入睡。一日,小明的爸爸十分疲倦,没有吃安眠药就  相似文献   

12.
安眠药中毒是田于误用过量或因自杀吞服过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在临床上使用一般治疗方法,显效慢。近年来我们采用胞二磷胆碱静滴、静注抢救安眠药中毒20例,收到良好效果。在抢救过程中,对本病的观察及护理很重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生命美学是以个体(生命)为起点和目的的,以生命为中心落到实处就是以个体为中心。人是实践的主体,人首先是作为身体而存在的,人是身体,因而身体是实践者,实践总是身体的实践,而身体是个体。回到身体就是回到个体(人),回到个体就是回到身体,回到身体便是回到实践。身体美学是生命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教育》2008,(22)
■案例一日,成都市华区某学校初二(3)班十多名男女学生集体服用安眠药,以抗议老师的不良做法。一位同学称,他们全班很多同学认为班主任老师对同学经常呵斥挖苦,态度粗暴。服用安眠药的前几天,又有同学受到老师训斥,觉得  相似文献   

15.
我院从1991—1993年共抢救安眠药中毒的患者58例,其中女性38例,男性20例,年龄最大的56岁,最小的15岁。根据病人对安眠药毒性反应的临床表现,病人喝药时间的长短,以及喝药剂量的大小,进行了严密的观察与护理,分出了不同类型的三种病人,摸索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在护理工作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有针对性的将安眠药中毒的患者具体分为三型,即为:轻型,中型,重型。  相似文献   

16.
一个孤身老人死在密林深处的一幢别墅里。一天后才被发现,死因是过量服用了安眠药。因为死者留下了一份字迹潦草的遗书,所以警方初步认定是自杀。发现尸体的人是死者亲戚,一个多年未曾来看望老人的男子。  相似文献   

17.
安眠药     
鲍勃晚上失眠。 他去看医生,医生给他开了一些强力安眠药。  相似文献   

18.
人的尊严既包含着人的人格尊严,也包含着人的身体尊严。但长久以来,人们总是强调理性精神上的人格尊严,而忽视了人的身体尊严。女性身体所拥有的固有尊严和价值总是被人们刻意地压制、贬低甚至诋毁。人的主体性决定了女性身体的非客体性及其尊严的独立存在,女性只有获得身体尊严才能真正实现其人格尊严。切实维护女性的身体尊严不仅是一种道德理念,更应是具体的法律实践。在法律上,衡量女性身体尊严受到侵害的实质标准是其身体沦为客体物。  相似文献   

19.
安眠药     
鲍勃晚上失眠。他去看医生,医生给他开了一些强力安眠药。  相似文献   

20.
2014年11月30日,四川泸州19岁少年曾某因跟一女子网恋一星期,女子觉得两人不合适要分手,他挽留不得,便买了一盆炭和安眠药在微博直播烧炭自杀,并在4小时内连发38条微博直播其自杀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