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结合义务教育数学教材的试教,谈谈培养低年级学生思维能力的几点做法: 一、通过操作,培养初步的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要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经历比较、分析、综合这样一个思维过程。例如第四册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例1和例2时,我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复习题:“商店里有24个皮球,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学生已有解答一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根据数量关系,很快用减法计算出结果,24-20=4(个)。接着出示例1:“商店里有6个白皮球和18个花皮球。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首先要求学生拿出学具按题里的条件和问题进行操作。结果与复习题一样。我引导学生比较例1和复习题的异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45页例1.一、复习准备:1、一步应用题的解析过程(分析、抽象、综合).2、练习准备题:1商店里有6个白皮球,18个花皮球,一共有多少个皮球?2商店里有24个皮球,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口述解析过程)二、导入新课:同学们看上面两题能不能合成一个题?让学生自己合并,然后读题,老师把其板书出来.  相似文献   

3.
一、旧知识的提前铺垫   教师在教新知识前,应及时了解、摸清后进生接受新知识的思维障碍及知识缺陷,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上下功夫,设计铺垫题。这样,在复习有关旧知识的同时,设置学习新知识的台阶,降低学习难度,增强后进生学习信心,培养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之前,可设计如下的铺垫复习题:   商店里有 24个皮球,卖出 20个,还剩多少个 ?  这是一道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后进生通过做这道题,既复习了旧知,又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了基础。然后再把题中的第一个条件变成两个条件,成为教材中的例题:   …  相似文献   

4.
一、例题临摹法教文字应用题时,教师注意让学生朗读例题,口述题意,指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领会题型结构和叙述方法。坚持训陈一段时间后,教师再让学生或仿其格,或仿其法,结合知识层次、生活感受,学习编应用题。例如,教学"商店里有6个白皮球和18个花皮球,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这一例题后,教师可让学生按照例题算式"6+18-20"编题;也可择其材料变换条件与问题编题:(1)小明原有6本图书,又买来18本,送给希望小学20本,还剩多少本?(2)商店里有6个白皮球和18个花皮球,卖出一些后,还剩下4个,商店卖出皮球多少个?......…  相似文献   

5.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创新型人才,小学数学课堂呼唤开放性教学,反对“一言堂”“齐步走”的封闭式教学。一、理念开放,发展个性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倡导教学民主,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形成互尊、互补、互利的平等观念,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动机,使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例如,一年级学生在认识长方形时,教师让学生用小棒摆出长方形,比一比,哪个小组摆放的方法最多。在教师的激励下,学生的积极性十分高涨。一部分学生用6根小棒摆出最基本的长方形图案,也有的学生把其中一根小棒平均分后摆出长方形,喜欢思考的学生发现只要把正方形其中的一根小棒往里移,会变成大小不一的长方形。又如,有一道涉及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商店里有6个白皮球和18个花皮球,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原教材要求先求出商店里共有多少个皮球,再求剩下多少个皮球。这样的要求带有指令性,答案具有唯一性,学生的思维易受局限。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你是售货员,该怎样计算还剩多少个球?”然后要求学生用学具操作来解决这个问题,结果得到了以下不同的解法:①6+18=24(个),24-20=4(个);②20-18=2(个),6-2=4(个);③2O-6=14(个),18-14=4(个);④6-5=1(个),18-15=3(个),1+3=4(个);⑤6-4=2(个),18-16=2(个),2+2=4(个)……学生通过主动探索,能够依据自己的操作说出解题思路。对于这些不同的答案,教师应一一给予肯定,以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主动地投入到再学习中去。  相似文献   

6.
41.填条件教完二年级的乘、除法应用题,我选了一个先填条件,再解答的题:学校买来皮球8个,买来乒乓球多少个?学生议论了一会儿,填出了:“买乒乓球的个数是皮球的3(5、6……)倍”的条件,并列式8×3=24(个)。接着,我填了“皮球个数是乒乓球的3倍”的条件,学生有些在算,有些在小声议论,但表情都带有疑色。突然,有个学生鼓足勇气说:“皮球的个数是乒乓球的2信就好算了。”顿时,课堂活跃了:皮球个数是乒乓球的4倍也可以算,就是3信不好算。我抓住这一契机提出:“皮球个数是乒乓球的2倍、4倍好算,为什么偏偏3倍不好算?”…  相似文献   

7.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越小,压强越大;体积越大,压强越小.把空气压进容器里,就成了压缩空气.压缩空气是个“大力士”, 它有许多应用.皮球里、轮胎里充的就是压缩空气,充进的气体越多,皮球就越硬,轮胎就越鼓.当然空气也不能充得太多,不然“大力士”就要冲破“牢笼”.  相似文献   

8.
黑白电视机检查一年级女儿的作业,上有一道算术题:商店里有7台彩色电视机,黑白电视机和彩色电视机一样多,问商店一共有多少台电视机?女儿在答案中写道:“一共有21台电视机。”为启发小女的思维,母亲问道:冰箱里有7个红苹果,青苹果和红苹果一样多,那么冰箱里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女儿歪着头思索一会回答:“14个。”“那么再算算有多少台电视机。”女儿低头计算了一会,交来的答案仍然是21  相似文献   

9.
具体形象的思维是一年级小学生思维的主要形式。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形象思维是向概念思维过渡的必不可少的阶段”。因此,教他们学习数学必须从这个特点出发,加强直观教学,用具体化,形象化的内容,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宋进行教学。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容易为学生接受。如教得数是11的进位加法时,我把它分为四步进行: 第一步:用磁性制的皮球图形进行演示。盒子里有9个皮球,盒外面有2个皮球,问一共有多少个皮球?学生看出9个皮球加上1个皮球是10个皮球,就到2个皮球里拿1个皮球同9个皮球凑满10,再加上剩下的1个就是11个。共有11个皮球。 第二步:接着离开实物图看算式9+2,它是这样计算的:大数9揍满十缺1,把小数2分成1和1,因为9+1等于10,10加上1等于11,所以9+2=11。 第三步:在此基础上,继续让学生试算9+3=129+4=1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算式中第二加数  相似文献   

10.
新授课开始的时候,老师拿着皮球边演示边问:左手拿几只皮球?右手拿几只皮球?两只手中的皮球放在一起共多少只?谁能回答出来,皮球就全给谁。幼儿听了老师这话,都想争皮球,大多数孩子很完整地回答了老师的问话。可是这位老师把手中的皮球轻轻放进包里去了。下课了,有个幼儿说:“老师是个骗子,还骗我们。”  相似文献   

11.
一、培养学生自学数学课本的能力。教给学生自学数学书的方法和培养学生看数学书的良好习惯,是落实“双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从一年级就抓起,对低年级儿童我们采用扶着走的办法,使学生明确看哪些内容,怎样看。低年级教材中的插图很多,都是用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计算法则的,因此我们指导学生把形象的插图和抽象的数学概念、法则联系起来看书,并从中受到一定的思维训练。如9 2,算式上面是图,盒子里有9个皮球,外面有2个皮球,在教师指导下,使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40页第11题是:“体育用品商店原有150个篮球,昨天运来16箱,每箱5个,今天运来60个。这个商店这两天一共运来多少个篮球?”题中“150个篮球”显然是不必要的条件。原十年制教材中没有此类题目,修改后的教材安排这类题的意图是什么?怎样教学这类题?  相似文献   

13.
葫芦     
“葫芦娃,葫芦娃……”相信广大读者看过这部动画片吧?作者将片中的葫芦赋予了神奇般的魔力,又将它分为七种。其实在现实中,葫芦根本就没有魔力。如果大家想对葫芦有所了解,那就请听我为大家介绍吧。葫芦大多长在夏天,多在谷雨前后种植,它是一种绿色植物,大约在6月里结果,9月即可成熟。熟葫芦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上小下大的双瓢葫芦,就像是一个小皮球放在一个大皮球上。它们中间有孔相连。“小皮球”的中央向上凸起,这就是葫芦的芦柄。两个“皮球”就是葫芦的芦身。葫芦籽大多装在这个“大皮球”内,而“小皮球”内有时也会有一小部分。…  相似文献   

14.
小猫咪咪伸了个懒腰,在空荡荡的小屋里转了一圈又一圈:“小主人淘淘上幼儿园去了,我跟谁玩呢?”咪咪爬上了沙发,那儿有一只花皮球。可是,天天玩皮球,多没劲! 嘿嘿,那是谁——咪咪看见大衣橱的镜子里,也有一只小猫,在瞧着咪咪呢。咪咪笑了,小猫也笑了。咪咪把皮球抛过去,小猫也将皮球抛过来。咪咪高兴极了,抱起皮球就往前跳。她还以为那是扇大窗子呢!  相似文献   

15.
最近,我们在两个农村小学里看了两节体育课。一节是三年级的体育,教材“是二列横队变四列横队”。上课后,先走了几个圈子,又做了几节少年广播操。接着就教学生练习二列横队变四列横队,教师说明变队形的方法用去了五六分钟时间,学生不断反复练习共花去了三十多分钟时间。到最后二、三分锺时,教师把皮球发给学生,让他们自由拍皮球,但是,皮球发完的时候,下课钟也响了。  相似文献   

16.
一天,户外活动时,我正组织孩子们玩滚皮球的游戏。雅怡小朋友抱着一个大皮球,忽闪着两只大眼睛,神秘地对我说:“老师,皮球还能拍呢。你知道皮球为什么能拍吗?”我笑了,反问她:“你说为什么呀?”她一本正经地说:“因为它里面有弹簧。”边说边用两手按了按球。我说:“不对,皮球里是气,不是弹簧。”她马上反驳说:“不对,就是弹簧。”看到她那坚定的表情,我问她:“你怎么知道有弹簧呀?”她认真地说:“我们家气筒上面有一个小弹簧,妈妈把小弹簧一打,就打进去了。皮球就能弹起来了。”原来,在气筒上有一小节弹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第一册看图学文“皮球浮上来了”一课配有两幅插图。这两幅插图恰到好处地再现了课文内容,学生能一目了然看出图意,读懂课文。教学中,我在引导学生看图回答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回答两个问题。即:皮球掉进树洞里了,小朋友怎么知道往树洞里灌水皮球会浮上来的?皮球浮上来了。还有什么事要做?问题一提出,学生的积极性可高呢。这个说:“上一次小刚帮皮球洗澡,发现  相似文献   

18.
请帮小熊在长方形的集合里找出3个比1号皮球大的皮球,从正方形的集合里找出4个比1号皮球小的皮球,从三角形的集合里找出2个  相似文献   

19.
程利青 《学周刊C版》2011,(5):157-158
教材分析 教材创设了“精打细算”,比较哪个商店牛奶便宜的情境,自然引入小数除法。结合教材我们可以看出教材体现的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20.
“造皮球”     
孙海霆 《早期教育》2006,(11):40-40
我正和小朋友玩“造皮球”游戏,游戏规则是师生手拉手围成一个圈。一边转圈一边念童谣:“大皮球,小皮球,圆圆的皮球哪里来?工人叔叔造出来,我们也来造皮球。”童谣念完后,我说出一个数字,如6,就要有6个小朋友紧紧抱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