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中小学教学中存在的非教育性现象,是不能不看到的客观事实。根据我们对教学教育性规律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对中小学教学实践的考察和分析,我们把中小学教学中的非教育性现象初步界定为:在中小学教学实践中客观存在的违反教学教育性的规律,割裂教书与育人内在联系,教学中缺乏思想性或思想性不强的现象。 一 当前中小学教学中的非教育性现象 对于中小学教学中的非教育性现象,我们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考察。 1.从教学活动的组织来看,尚未形成教学活动优化的德育条件。  相似文献   

2.
李伶俐 《考试周刊》2010,(24):113-115
综合考虑单词的来源、语音结构和语义结构.在归纳和总结英语单词的重音规律的基础上探求特例单词的重音规律即英语单词重音的非规律.以帮助读者在充分理解和熟悉英语单词重音规律的基础之上较好地理解并较快地记忆其非规律,有效地减少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会话、演讲、朗读和口译中普遍存在的英语重音错位现象。  相似文献   

3.
我们知道物理实验、化学实验是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产生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通过观察这些现象发现或验证规律,获得物理或化学知识.数学,除了推理和计算以外,同样可以做实验,可以通过观察现象发现和验证规律,获得数学知识.这些现象,可以是自然界中本来就有的,也可以是我们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产生出来的.要从现象中发现规律,当然还要与推理与计算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基于Chomsky约束理论框架之下的修正方案只能解释英汉语反身代词的一些长距离句法照应现象.只有从语义、语用和话语的角度才能全面揭示英汉语反身代词长距离非句法照应规律.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根据现象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并会用语言描述. 2.学生能根据规律,用除法算式对现象的后续发展进行预测,并会正确地根据余数作出判断,从而对规律的确定性有深刻的体会. 3.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相似文献   

6.
试析汉英中介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历史上看,中介语理论研究是从错误分析发展而来的,它不仅仅关注语言错误,而更关注学习者特有的语言系统,并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与学习者母语和目的语系统并列的系统来考察.文章依据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期末作文中的汉英中介语现象和规律,对其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汉英中介语现象与他们的英语学习策略的关联性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有时候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预料中的实验现象没有出现,或出现了一些意料外的实验现象.这些现象我们统称为"非预设性"实验现象.出现"非预设性"实验现象的原因有的是由于操作错误,有的是由于实验原理错误.  相似文献   

8.
音乐这门艺术,具有深厚的审美内涵和感人魅力.在音乐教学中,必须按照音乐的本体特征实施以审美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功能.但在我们的有些教学实践中;常常出现一些忽视音乐特点,违反审美教育规律的现象.尽管这些非音乐化的教学行为是局部的,不自觉的.但它阻碍了音乐美育功能的实现,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音乐教学的非音乐化倾向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语言的迁移现象,运用迁移规律指导高校外语教学.方法:在高校英语教学中,重视迁移规律的影响和作用,全面了解和准确把握迁移现象,科学运用迁移规律.结果:对促进学生语言学习中的认识和记忆,对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缋,将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结论:在教学中科学地运用迁移规律显得十分重要而且必要.教师教学实践中要有针对性地采用相应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非语文"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已经影响到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语文教学中的"非语文"现象主要有以下四种表现:一、多媒体使用过度,导致喧宾夺主,甚至本末倒置.二、影视剧作视频过度使用,学生表演泛滥.三、解读脱离文本及其产生的背景,观念落后,缺乏相关知识.四、热衷于抽象概括,热心于浅层提问.语文教学中"非语文"现象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苏教版数学教科书从四年级上册起,每册都编排一个“找规律”单元,有计划地选择一些学生在生活和数学学习中经常接触到的现象,让学生发现规律并利用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习时,已经结合有关学习内容,探索过一些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初步积累了一些探索简单规律的经验.四年级上册“找规律”这一单元,教师在教材与教法上主要应把握以下三点.一、把握知识的内在规律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任何事物都有它固有的规律,抓住了事物的规律才能科学地利用和改造事物,使它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本单元内容是让学生探索两种物体间隔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并进行简单应用.间隔现象在生活中普遍存在,几乎每一个学生都接触过间隔现象.间隔现象的要素不多,规律比较浅显,适宜四年级学生探究.学习这一内容,学生可以运用已有的数学学习方法和经验,发现数学规律,感受数学的探索性和数学的价值,并通过发现规律体验成功,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为了适应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凸显探索活动本身的价值,教材注意淡化规律的具体内容,不仅没有给出有关规律的数学模型,而且也没有给出结论性的语言叙述,这就给学生多样化表述规律留出了空间.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理解教材...  相似文献   

12.
"找规律"教学应以学生生活现实为依托,在学生熟知的生活现象中建构数学模型.生活背景下数学规律探究活动的扎实开展应以发现规律、验证规律、运用规律为主线,层层推进,达到对规律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13.
名词化现象是语言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名词化是"指从其他某个词类形成名词的过程或指从一个底层小句得出一个名词短语的派生过程".从语言分类学上说,动词和名词的区分是人类语言的非限制性共性,两者之间可能发生的转化也是一种普遍现象.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试图用兰盖克认知语法中最基本的概念理论来对动词的名词化过程中的几个相关问题进行定性的分析,以期探寻动词名词化过程内在的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14.
“规律”是哲学部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命题的关注点。要正确理解“规律”,需把握好以下六对关系。一、规律与现象的关系区别: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比现象深刻,而现象比规律丰富;现象是人的感觉器官可以感知的,而规律只有运用抽象思维才能把握。联系:规律是现象中稳定的、深刻的东西,它深藏在事物的内部;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规律要通过现象来表现,现象与规律统一于同类事物中。现象是人们认识规律的向导,人们只有认识了现象,借助抽象思维,完成感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的认识过程才能把握规律。二、规…  相似文献   

15.
人的精神存在两种不同形式,即理性与非理性.理性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指导着人们的实践活动.非理性是一种非逻辑思维的方法,是人的精神世界中混沌无序的精神现象,它主要包括预测、想象、灵感和直觉,以及欲望、情感、意志、信仰等.理性和非理性是认识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在实践中两者不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作者在<对衡山方言中使用变调手段区别人称代词所有格和非所有格现象的进一步认识>中对衡山方言的一种屈折变调现象进行了分析,而在本文中作者主要针对该方言中的非语法屈折变调现象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定性与定量研究在教育研究过程中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领域研究方法在研究范式的发展上表现为定性研究范式与定量研究范式的并存互补,定性、定量研究是研究者分别通过非数字和数字的信号来表征教育现象的方法.定性、定量研究是贯穿教育研究的两条主线,二者的整合,对于科学地揭示教育现象和规律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从定性与定量方法在教育研究中整合的必要性、整合的应用范围和整合的具体方面分别进行阐述,并针对整合后所带来的新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非单调推理在人类认知世界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语言作为认知的重要工具和方式,非单调性也是其重要的性质之一.本文结合限定推理和缺省理论这两种重要的非单调推理理论对语言中的非单调现象作了初步探讨,并据此对一些语言现象做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19.
凸透镜成像是初中光学中的重要内容,又是各地中考的必考内容.熟记并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是解答问题的关键.表1是从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收集到的现象.相信同学们都能熟记表格中的内容.然而,以往在学习中同学们只是对表格做诸如熟记之类的简单处理就结束了,没有对现象深入的分析和归纳.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掌握只停留在表面,而没有抓住关键和本质.所以就感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零碎难记,熟记的"规律"对有些题"不管用"等.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1.学生能根据现象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并会用语言描述。2.学生能根据规律,用除法算式对现象的后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