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袁宏道以不恃情量来解《庄子》的"逍遥",以"无常"和"物本自齐"来阐释庄子的《齐物论》,以生之如戏、形去神在与即生无生来论述他的生命观,以无我除执论述《人间世》,以"觉明真常"释《庄子·德充符》中的"德",最后论述了"天道自然"的治世论。  相似文献   

2.
一 元代与关汉卿齐名的戏曲作家王实甫所写的《西厢记杂剧》,是一部以男女爱情为题材的杰作,是我国古典现实主义的巨著之一,金圣叹以之与《楚辞》、 《庄子》、《史记》等名著并驾齐驱,号称“十才子书”。全剧共五本二十折。有的版本把第二本开头的《楔子》也作为一折,那末总共二十一折,是元杂剧中的大型剧本,突破了元杂剧通常由四折组成一个剧本的体制。它以唐代元稹《会真记》(又名《莺莺传》)的崔莺莺与张珙(君瑞)的恋  相似文献   

3.
唐雪薇 《学子》2004,(9):60-60
率真纯情的小狐仙,善善恶恶的神妖灵怪,痴情男女的浪漫离奇事,市井官场中的惊心古怪案……出自山东人蒲松龄之手的《聊斋志异》,其中不少传奇故事被改编成川剧后,形成了极富巴蜀特色的川剧聊斋戏。由四川文艺出版社新出版的《〈聊斋志异〉与川剧聊斋戏》一书中,对川剧聊斋戏与《聊斋》故事百余年来的相互渗透过程,进行了全方位、多侧面的动态研究。  相似文献   

4.
《逍遥游》中尧与许由形象出现了多次,庄子对尧与许由形象其实寄寓着特殊的内涵。联系整部《庄子》,可以看出在书中尧并不是作为仁德之君来刻画,许由的形象也不仅是"圣人无名"的注解。尧与许由形象,是《庄子》中艺术化的形象,他们与《逍遥游》的主题有密切的关系,庄子的本意是用他们来说明"小大之辨"与"有待与无待"之关系。  相似文献   

5.
《观音传》是上杭木偶戏中最重要的神戏之一。通过对《观音传》剧本的分析,可以发现其在角色妆扮、舞台提示、报台程式、曲词宾白等方面都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是一种特殊的民间戏剧文学作品,故有必要对此剧本予以探析。  相似文献   

6.
《庄子》分内、外、杂三篇,学术界相对统一的观点是内篇系庄子所作,当然也就最能体现庄子思想的精髓。《逍遥游》系《庄子》内篇的开山之作,在《庄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中无疑具有提纲挈领的功效。准确把握《逍遥游》中词语的意义对《庄子》思想的理解举足轻重,在《逍遥游》中,"逍遥""三飡""晦朔"是多解并存的三个词语,历来颇受关注。从词语考释与题旨定位两个纬度进行阐发,"逍遥"当解为"无待";"三湌"当解为"吃少量的饭";"晦朔"当解为"一月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日本新感觉派代表人物横光利一初期作品皆体现了其家庭因素的重要影响,尤其是"病妻三部曲"(《春天乘着马车来》、《蛾无处不在》、《花园的思想》)。后两部小说中男女主人公"他"和"妻子",可联想到作者与其首任妻子小岛君子;丈夫照顾病妻及病妻去世的故事情节也与当时他俩真实的家庭生活相符。横光的"病妻三部曲"中结合了自然流露的真挚感情、传统的审美意识与新感觉派的表现,从而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和较高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高文秀的《须贾大夫谇范叔》中的风雪场景在元代杂剧中独具特色,风雪场景在结构的安排、主题的烘托,以及舞台艺术效果上的作用都是至关重要的。高文秀时人称为"小汉卿",历来论者多称道其水浒戏,对它的历史剧也多将视线投在《渑池会》上,对这部《谇范叔》认识不够充分。经过分析可以看到,该剧借助风雪这一天然的道具来深化主题,并以天才的手法来组织结构,极大地发挥剧本的舞台艺术效果,是高文秀赢得美誉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石君宝的《秋胡戏妻》①是一部流传非常广的杂剧,其主要表现了在封建传统礼教的束缚之下,女性思想中根深蒂固的"妻纲"对她们的压迫,以及她们反抗这种压迫而不得的社会现实,其中还反映了当时普遍的社会矛盾。京剧《桑园会》②则是在《秋胡戏妻》的基础上改编而成,前者既有对后者的继承,同时也有很多创新的地方,使得两者之间既有各自的特色,又有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爱情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倩女离魂》与《桃源三访》分属于元明时期两部爱情名剧。试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剧本的主题和内容所呈现的爱情观及张倩女与王文举、叶蓁儿与崔护体现的爱情理想作以分析。以便我们深刻理解作品的审美价值以及作家的审美理想,进一步阐释女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1.
改版启事     
《比较教育研究》2002,23(9):63-63
  相似文献   

12.
浅谈非线性编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数字视频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非线性编辑正逐渐取代线性编辑,提高了节目质量与实效性,使实现无磁带数字化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3.
《金瓶梅》“词话本”、“说散本”的每一回都有入话,皆用一诗、或一词、或一曲入话(第一回除外)。“词话本”文本是有说有唱、韵散杂糅的,其立意是以说教、有趣味、有吸引力为主的,总体风格是俗中带雅。“说散本”是较文人化的本子,其文本中韵语减少了,说教的东西减少了,总体风格相对趋于雅化,其只有9回的入话与“词话本”相同,等于“说散本”把入话又重新写了一遍。“词话本”入话有鲜明的说教色彩,从而突出了小说的说教主题;“说散本”入话说教色彩的淡化,说教主题边缘化;从思想内容、风格情调等方面看,“词话本”中的入话也有与正文相脱节的,但并不多,只有几回而已,而“说散本”的入话多半是与正文不合的。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编辑活动中一些有违《著作权法》的错误认识和不恰当行为,指出了在具体编辑活动中,著作者和出版者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  相似文献   

15.
本着重从指导思想、史料的运用及体例等方面论述了班固《汉书》的编撰理论对后世正史编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元人张国宾所作《公孙汗衫记》与臧懋循收入《元曲选》的《合汗衫》在情节内容上大体一致,但在科白的有无及详略上却截然不同。差异的产生,与元人重曲轻白,以曲为剧,而明人曲白兼取,重案头之剧的戏剧观念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修辞学对编辑语言学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提供原则、方法和材料。编辑语言学是以修辞学为基础建立的,在理论建设、个例分析和具体问题上都离不开修辞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作为较高水平的编辑,必须具备三种境界:慧眼识珠,要能从大量的来稿中,发现最有价值的稿件,发现稿件中的闪光点,而不会轻易放过,将之埋凤;点铁成金,要能挖掘出稿件深处的内涵,挖掘出稿件的社会价值,尤其对于重大新闻线索,新闻事件要能发现其中的价值;锦上添花,对于已经很不错的稿件,如何让它更上一层,更臻完善,也是衡量编辑活动优劣的重要尺度,而要想达到这三种境界,必须加强学习,提高修养,提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玉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楷书为主体的古代字典.通过时原本<玉篇>残卷重文与宋本<玉篇>的字形比较,可以分析总结两种版本之间重文的异同及类别,探究两种版本在重文数量、形式、注释方面的区别及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与2011年版的比较发现,2011年版有了全面的提升。具体表现为布局谋篇更加合理、文字表述更加准确、逻辑层次更加严密、论证说明更加充分、内涵把握更加适切、解释说明更加具有针对性、内容可读性和可操作性大有提升。2011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对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