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987年7月7日骄阳似火 还在襁褓里嗷嗷待哺的我,被母亲放到了一个陌生的大门口.虽然母亲的眼里充满了无奈,但她仍是弃我而去.此时,我并不懂得别离意味着什么,今后的生活会是怎样,但我知道我生下来后熟悉的第一个人、最亲的人走了,让我还没来得及把她的模样深深地刻在脑海里便走了,消失在茫茫人海……  相似文献   

2.
1987年7月7日骄阳似火还在襁褓里嗷嗷待哺的我,被母亲放到了一个陌生的大门口。虽然母亲的眼里充满了无奈,但她仍是弃我而去。此时,我并不懂得别离意味着什么,今后的生活会是怎样,但我知道我生下来后熟悉的第一个人、最亲的人走了,让我还没来得及把她的模样深深地刻在脑海里便走了,消失在茫茫人海……1992年7月7日阴转小雨雨在淅淅沥沥地下着,就像我的心情一样没个依靠。但它比我幸运,它可以在生命终结时投入大地的怀抱,吸吮大地温暖的乳汁。可我呢?虽然说在星星福利院里生活得无忧无虑,有阿姨的关怀,有伙伴的友谊,但我仍想和正常的孩子一样…  相似文献   

3.
1987年7月7日骄阳似火还在襁褓里嗷嗷待哺的我,被母亲放到了一个陌生的大门口。虽然母亲的眼里充满了无奈,但她仍是弃我而去。此时的我并不懂得别离意味着什么,今后的生活会是怎样,但我知道我生下来后第一个熟悉的人、最亲的人走了,让我还没来得及把她的模样深深地记住便走了,消失在茫茫人海……1992年7月7日阴转小雨雨在淅淅沥沥地下着,就像我的心情一样没个依靠。但小雨比我幸运,它可以在生命终结时投入大地的怀抱,吮吸大地温暖的乳汁。可我呢?虽说在星星福利院里我生活得无忧无虑,有阿姨的关怀,有伙伴的友谊,但我仍想和正常的孩子一样生…  相似文献   

4.
街灯下     
街灯亮了,马路上静寂地流淌着人和车辆.人群里走着一个年轻的母亲,抱着她的孩子.孩子看上去挺沉,她的肩上还背一个上班用的大包.看来她是刚下了班,又去幼儿园接来孩子.孩子伏在她的肩上,沉静地嗍着手指头.走到一家大超市面前,母亲可能走累了,需要歇一歇,也可能这是一个既定的节目.  相似文献   

5.
母亲的目光     
我是告别故乡,辞别母亲时,才发现母亲的目光竟然是如此的厚重. 那时候我正年轻,一心想要离开故乡,去大城市里闯荡一番事业.我不顾母亲的苦苦劝阻,执意要走.看到我去意已决,母亲不再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帮我收拾着行囊.偶然间,我从忙碌中抬起头来,母亲正在默默地注视着我,见我看向她,她的目光连忙转向了别处.可就在这一瞬间,我看到了母亲眼中的不舍与伤感.  相似文献   

6.
母亲     
苦了一生,受了一辈子累,该享享清福了,她却悄悄地走了。她的走和她一辈子待人做事的品格一样,善良,无私,没有留给儿女一丁点儿拖累就走了。这就是我的母亲。母亲是旧中国千千万万中的一位普通农村妇女,她是从旧社会里走出来的小脚母亲。母亲走时恰是73岁,当年,母亲像有预感似的  相似文献   

7.
第一关:基础过关(22分)   后来发生了( )__母亲要走大路__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__小路有意思__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选自课文<散步>)……  相似文献   

8.
她的刘海     
母亲是父亲的第二任妻子,我也是父亲的第二个孩子,我是父亲和母亲的孩子,而那个女孩,她不是,我管她叫姐姐。后来我和母亲搬出了那个家,那个时候我还只和母亲的梳妆台一样高。离开父亲的时候我抱着自己的玩具被母亲抱出了家门,头靠在母亲的肩窝里,没有哭。从此,我们走出了那座房子。父亲说:“我送你。”母亲微笑着点头:“我该走了。”父亲为母亲打着伞,雨水滴湿了母亲的左肩,我看见了。自我满月就一直和姥姥、姥爷住在一起。母亲不在,她为了那个姐姐把我放在这儿,她说太忙。打小我的印象中只有两位老人的存在,而忽略了母亲,那个太忙的母亲。…  相似文献   

9.
母亲的眼神     
那年我8岁,母亲36岁。刚过完年,母亲就走了。她要去一个离家乡很远的地方。自从母亲28岁生我起。我便从未离开过她。母亲去哪,我也从来都是跟着的。可如今,母亲却要丢下我一个人走,我又怎能不伤心呢?  相似文献   

10.
母亲     
昨夜我梦见自己依旧是我母亲去世之前的那个孩子。她坐在恒河岸上花园住宅的一个房间里。我漫不经心地走过去了,并没有注意母亲;走了过去,我心里却突然闪过一种说不出的渴望,  相似文献   

11.
解放前,母亲一共生了我们9个孩子;到生下五哥的时候,我家早已揭不开锅了。为了保住我们这后三个孩子的生命,母亲不得不忍痛让人家在寒风里把我们一一抱走! 1950年,我已经是一个17岁的男子汉了,可是我的生身母亲是谁,她的为人如何,我还不知道呢!这年暑假,我第一次看到的母亲,竟是这个样子:还不到花甲之年,头上已经布满了白发:那眯缝着的混浊的双眸里,只能透出一丝  相似文献   

12.
我的母亲     
物转星移 ,岁月流年 ,母亲离开人世也快有七年了。虽然过去了这么长的时间 ,但是我始终忘不了母亲 ,忘不了母亲为我付出的一切 ,母亲的身影早已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我的母亲是个粗人 ,没有多少文化 ,印象里她长得黄胖而矮。我知道在别人的眼里 ,她是丑了些 ,但是我并不在乎 ,不在乎她是个粗人不识多少文化 ,更不在乎她长得黄胖而矮。在我的心里 ,母亲永远是位孝敬父母、关心孩子的伟大母亲 ,她是任何人都无法代替的。记得我年少时 ,外婆经常有病在身 ,家里的农活又多 ,外公一人又忙不过来 ,加之舅舅他们又还小 ,还在读书 ,所以母亲常常到…  相似文献   

13.
这个刽子手和捕快们闯进小屋里.母亲没做任何的抵抗,只是向女儿爬过去,奋不顾身扑上去.埃及少女看见兵卒走进来,死亡的恐惧使她振作起来,高喊:"妈妈!我的妈啊!他们来了!快保护我呀!"其声调的悲怆难以言表."来了!我的心肝宝贝!妈来保护你!"母亲应道,声微气弱,一把将她紧紧搂住,拼命吻她,将她全身吻遍.母女俩就这样躺在地上,母亲伏在女儿的身上,此情此景,实在催人泪下.  相似文献   

14.
母亲的村庄     
<正>父亲走后,母亲一个人孤守在村子东头那座老房子里,那座房子是她和父亲亲手建的,时间有些久远。偌大的屋子,现今,只有母亲一个人住着,显得形单影只。我们都不放心,劝她和我们一起住,但是,任凭他人如何劝说,母亲总是不离不弃。母亲说,这是她的村庄,她在这个村庄生活了快50年了,怎么可能说走就走,说离开就离开呢?至少目前,她还没有做好离开村庄的准备。母亲来到这个村庄的时候,刚满20岁。当时的母亲对这  相似文献   

15.
街灯下     
一街灯亮了,马路上静寂地流淌着人和车辆。人群里走着一个年轻的母亲,抱着她的孩子。孩子看上去挺沉,她的肩上还背一个上班用的大包。看来她是刚下了班,又去幼儿园接  相似文献   

16.
我走了那么久,才从背阴处看到那一片温情的阳光。我一直都不喜欢母亲,总觉得她是世界上最忙碌的人。我记得年少的时候,小城里放电影或者有戏班子来,她从来都不会有时间陪我去。她总是把我送到电影院门口,为我买好票,而后便逆着来陪孩子一起看电影的家长,往外走。偶尔回头,看到我  相似文献   

17.
在人们的印象中,盛可以是一位小说家,然而,她突然开始画上了画,在微博上,她一张一张地画,终于就有了《春天怎么还不来》,53篇散文,每一篇都配有她的彩色水墨画,她说:我画的是另一个我,孤独的童年,母亲的爱,内心的柔软,有爱的瞬间.我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我没有任何人指点,就是画下我的童年和童年的记忆,忽然觉得在回头的时候,发现自己没有长大,还是穿红衣服、绿裤子的小孩,还在田野里,还在那个乡村,我觉得她一定很孤独,我要走回去,去陪伴她.  相似文献   

18.
澄明的心     
母亲刚过了50岁,眼睛便慢慢地看不清楚,偶尔两个人拌嘴,我一生气走出去了,她还一个人坐在床边,边摸索着手绢擦眼泪,边絮絮叨叨地数落我的百般恶行。  相似文献   

19.
迎接母爱     
幼小时在母亲怀里,长大了在母亲心里,离家后在母亲梦里,游子走到天涯海角也走不出慈母那关切的视线。四十年前,我到矿山报到,并在那里成家立业。母亲常来看望。每次来都捎来她亲手为我做的布鞋。我的一双脚不知踩碎了她多少不眠之夜。1961年春节过后,天气依然苦寒,母亲请人写信寄我,说她在乡下高价买到十斤羊肉,决定亲自送来,要我3月7日接站。这本是一件平常事,那时却  相似文献   

20.
淡淡的深惰     
母亲只有我一个儿子。恢复高考的第二年,我考上了大学,在我那个偏僻的小村子里是第一个。嗜酒如命的父亲,天天与乡亲喝到一醉方休。酒后吐真言:“没事了。往后这是没事了!”自豪里带着炫耀。只有母亲总是淡淡的,不见她多么喜。她戴了老花镜,在暖暖的秋阳里给我缝新被子。我走过去,她听见了我的脚步声,目光从老花镜上方探出来,淡淡地一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