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电话采访,盯着荧屏写稿,未免有“不深入”之嫌,然而,新民晚报记者徐世平与女排名将郎平之间的一段“误会”恰恰表明,此类采访方式亦有可取之处,不能一概排斥。徐世平在《我多次采访郎平,郎平却不认得我》(本刊1991年第11期)一文中透露,郎平每次接受他采访都主动向他问起徐世平,但她总以为徐世平是位“名记者”,弄得“小记者”徐世平有口难辩。  相似文献   

2.
当今新闻业竞争日趋激烈之时,一个话题进入人们的视野:“构筑新闻人才高地”,尽快吸纳和培养“高地人才”。请莫小视这一话题,因为它已成为制约报业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那么,“人才高地”与“高地效应”两者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这里,笔者尝试着作些肤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新闻业竞争日趋激烈之时,一个话题进入人们的视野;“构筑新闻人才高地”,尽快吸纳和培养“高地人才”。请莫小视这一话题,因为它已成为制约报业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那么,“人才高地”与“高地效应”两者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求人才:如饥似渴你看,某家报社若有些领域领先于众报,报业有长足的发展,那它必定有领先于众报的高手,有领先于众报的各路精英(尤其是策划人才),有屯得住精兵强将的机制。一干人马在此“歇脚”,这个地方立马振兴起来,他们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谈出版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加入WTO的临近,作为朝阳产业的出版业,面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而出版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关键是人才。为此,坚持以人为本,将人才作为一种最重要的生产资源加以开发与管理,应成为出版业组织领导者的明智选择。 一、拓宽选才思路 选好人才是出版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第一步,这项工作做得好,使用人才也就得心应手,出版企业的工作也才能有成效。 出版企业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拓宽选才思路:一是鼓励荐才。用推荐方式选择人才,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人们常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同时,也应鼓励“毛遂自荐”。因为…  相似文献   

5.
视点丰富多彩多姿──读徐世平国际体育新闻作品有感汤世英徐世平同志长期在《新民晚报》从事体育新闻报道工作,是一位著名的体育记者。他曾多次出国采访重大国际体育比赛,如先后采访过两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两届奥运会,美国世界杯足球赛等世界大型体育赛事。徐世平在...  相似文献   

6.
这一期……     
单位搞招聘,正襟危坐的评委很喜欢问:你有什么特长?应聘者就将自己的特长(不是一般的优点)陈述一番。这个人可能就会因为有特长而胜出,获得就业和发展的机会。当然,他(她)的胜出至少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经过用心的培养,其特长确实相当“长”了;二是招聘活动一定是公平的、规范的,不能递条子搞内定。人事竞争与企业竞争同理,只是“特长”二字到了企业那里就有了一个很威严且略带神秘色彩的名目——核心竞争力。本刊与江西教育出版社联合举办的“井冈山论坛”,论的就是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会议代表认为,这个论题很具有“前瞻性”。这无非说明,其一,许多出版社还没有开始用心地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或者虽然已经培养了,但“力”还相对不足;其二,竞争环境和市场环  相似文献   

7.
珍惜神圣     
现在,我们需要面对“神圣”这两个字了。克朗凯特很了不起,是美国大牌电视节目主持人,他完全有资格在节目主持人的权限以外谋求更多的权力,他有这样巨大的公众威望和关系网。然而他没有那么做。他以良好的职业素质抵制了各种诱惑。由此他被美国公众称为“最受信任的人”、“最正直的人”。他因为“具有不利用自己权力的品质而被载入史册”。难怪基辛格说:“当我想表达—个观点时,我打电话通知的第一批人中就有克朗凯特”。  相似文献   

8.
出版业的竞争,本质上就是对各种资源的竞争,谁拥有了资源,并能有效地整合资源,谁就占了先机。在各种资源中,人才资源是主体性资源,是第一资源,是出版社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社如何开发、整合好这一资源,涉及相当广泛的内容,本文仅就其中的几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一、出版社应该有自己的人才战略出版社中最高级别的人才问题是人才战略问题。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个“预”就是战略谋划、布局。出版社领导对出版业的发展演进态势、竞争状况要有深邃的洞察和预见,同时也要对自身企业在业内所处地位、核心竞争力状况特别是人才资源…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入世”步伐迈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长期躺在传统计划经济的“安乐窝”里的新闻媒体机构,越恶霸虎感受到生存的压力和发展的紧迫性,推动新闻媒体发展的“采编”和“经营”两个轮子,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新闻媒体的“经营”这个轮子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制约了新闻媒体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发展。市场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发展新闻媒体“经营”这一轮子,取决于经营管理人才。因此,科学、合理地配置经营管理人才,就成了新闻媒体机构的最重要、最紧迫的工作之一,配置经营管理人才,具体地说,就是经营管理人才的选拔和使用。  相似文献   

10.
贾雪萍 《兰台世界》2004,(12):39-40
当今世界,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高校之间综合实力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拥有了人才还必须留住人才,现在人才流动是大趋势。高校如何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我们认为建设高校人物档案是实现这一目标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这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高校档案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1.
2016年11月5日,东方网总裁徐世平一篇公开信,公然喊话腾讯公司控股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他认为腾讯的举报机制不权威,反对腾讯四处掠夺公共数据资源.事件发生后,引发议论纷纷.本文以互联网环境为背景,从新闻职业道德的角度对徐世平公开指责腾讯这一事件进行分析,探究新闻工作者如何增强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2.
“竞争”求生存,“竞争”求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鲜明特征。人们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就是财富.人才就是竞争力.有了雄厚的人才优势,就有了事业的兴旺发达。为此,一些有远见卓识的领导者,无不把人才培养、队伍建设.作为长远大计、头等大事来抓。毫无例外.新闻事业的发展.更需要培养人才.造就一支政治上强、业务上精、作风上硬的新闻宣传队伍。我省的新闻宣传队伍.从整体上看素质是好的,有战斗力的。但从当前新闻宣  相似文献   

13.
一个记者的观察能力如何?是明察秋毫、还是见怪不怪,是眼观六路,还是目光短浅,直接关系到他能否写出有力度、有深度,既生动又形象的好新闻来。因此,观察必须讲究方法。一般地,从观察的角度来说,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眼。一、观察人物,视其表情动作心理学认为,表情是人的情绪的外部反映,与情绪和情感相联系的身体各部分的动作变化变为表情动作。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心理状态,是辅助言语交际的工具。记者在采访中必须密切注视采访对象的一举手一投足,一蹙眉一开颜,这些表情动作往往比言语更丰富,更能反映问题。《新民晚报》青年记者徐世平在汉城奥运会期间,之所以成为国内最早、最详尽报道“约翰逊事件”的记者,靠的就是他那敏锐的观察力。说来令人难以相信,他竟是从体育场的电视屏幕上发现新闻线索的。徐世平说:“由于离得很远,我看不清他们(指本·约翰逊和卡尔·刘易斯——笔者注)各自的表情,……体育场一侧巨大的电视屏幕细致入微地将他们再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
在兰州军区某红军团,提起政委阎伯科,官兵们都亲切地称他“百科政委”。最佩服的是他常挂嘴边的“人才经”。用他的话说,军营这座大学校,是最能培养人、造就人的好课堂。作为基层一线指挥部的政工领导,既要像慈母严父,又要像伯乐园丁,细心识才,精心育才,真心爱才,公心用才,只要念好了这本“人才经”,就没有带不好的部队,带不好的兵。任现职6年来,阎政委发现、培养、关心帮助了多少人才,连他自己也说不太清了。唯一记得的是仅向上级机关输送的各类军政干部人才就有近百名。他任政委期间,所在团先后5次被上级评为“先进团党…  相似文献   

15.
《出版史料》2003,(4):73-73
胡道静有两个室名,一个名叫“朝宗”,出典于《禹贡》的“江汉朝宗于海”句,这是因为他居在长江人海之滨的上海;还因为他有一部十分珍爱的明弘治本《百川学海》,另一个则叫“海隅文库”。两个室名都说明他是一位书林隐士,终身与书籍为伴。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入世”在即,根据世贸组织多边贸易体制“四大协定(议)”形成的“四大原则”(亦有“八大原则”之分),即非歧视原则、市场开放(准入)原则、公平贸易原则、权利与义务平衡原则,中国出版业面对的是世界大市场背景下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概言之,“入世”后的竞争集中体现在资本和人才的竞争!其他种种方面的竞争最后落实在这两个方面。正如石宗源署长指出的,“入世之后,国外资本将利用其强大的资金优势,与我们展开激烈的甚至是残酷的人才竞争”。欲求生存和发展,我们的战略方针无疑应当是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意义上的新型的出…  相似文献   

17.
首个城管MPA(公共管理硕士)课程班,不久前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开班。按照目标,2008年将为城管培养50名高级管理人才,城管MPA课程的开办就是他们培养人才的手段之一。据了解,为城管执法系统开设专门的公共管理硕士课程班在国内还是第一次。在笔者看来,这不仅是国内首次,搞不好还是世界的首次。曾经有翻译琢磨了半天不知道“城管”如何翻译,因为英语环境中根本就没有对应的职业。最后,把“城管”翻成“INSPECTOR”,成了检查员、视察员,对象所指不明,怎么看怎么像“监视者”。“城管”是“中国特色”,他不是警察,却戴着大盖帽,管得比…  相似文献   

18.
人才辈出、星光灿烂的“发光体”每天都被竞争激烈的新闻媒体所关注,近日有颗“神童星”和“影视星”就俨然成了记者“抢新闻”的追逐目标。所谓的“神童星”是只受过一个月的正规教育、14岁就考上北大研究生的王大可;“影视星”则是身患晚期肝癌刚刚做完了肝移植手术的著名演员傅彪。如果说新闻人物是拿来被“炒”的话,二位就分明是被“炒”得煳锅的“猎物”。据9月7日《城市快报》报道,当记者向刚刚结束体检的王大可表明身份、希望能跟他聊几句时,没有任何先兆,大可竟然撒腿就跑。记者穷追不舍经过多时守候,傍晚终于在大可的寝室见到了王大可和他的父亲。警惕性极高的大可一见有陌生人进来,就立刻躲进寝室内的卫生间。直到采访结束,大可始终不肯出来,并在洗手间里大声喊道:“我每天要学11个小时,很辛苦,你们不要再来找我了!”情绪很激动,其父也表示:“这是最后一次接受采访。”而此前的另一家媒体报道,也有这样一个细节描写:当记者敲他的宿舍门时,他问:“谁呀?”然后打开一条门缝,经过交涉得到他的允许才能进入他的宿舍。王大可并非“呆子”还是个孩子,他有资本和能力“撒腿就跑”,但与其相比,病情暴发得异常突然的傅彪就“跑”不动了。据报道他的父母因年老体弱早于他...  相似文献   

19.
当全球性的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的时候,在中国,在开放的人才市场上,外资企业作为最阔绰的买主,与我们展开了同样激烈的人才大争夺。 我们无法回避这一现实。我们也必须直面这场竞争。 本土化:外企争夺人才的“锦囊计” 市场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竞争,对这一点,外企似乎比我们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他们看好的不仅是中国广阔的市场,还有中国优秀的人才。 “摩托罗拉最宝贵的资源是人才,摩托罗拉在竞争中争取优势最重要的因素也是人才”,这就是摩托罗拉在人才竞争方面准确无误地给  相似文献   

20.
一个人就是一个悬浮在无尽未知中的圆点。他拥有的知识越多,这个属于自我的圆点就越大,他所接触到的未知也越多。一个读书人又怎能不心怀敬畏和虔诚,为那四合于他广大知识面之外的广袤无限的未知?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同仁就是怀揣这样一种心情的人。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出版界的竞争日趋激烈。而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诚如张伯海先生所言:“赢者智胜”。积极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逐步改变人才队伍的结构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