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基于美国近期解密的尼克松总统档案,从美方为基辛格访华所做的准备,周恩来与基辛格谈判的话语特点,中方外事接待工作的特点等诸多方面,细致剖析基辛格秘密访华取得成功的深层原因,从而深度透视尼克松政府在对华政策中的关键问题——台湾问题、越南战争问题、与中国关系正常化等问题上所持的态度和立场。  相似文献   

2.
基辛格是冷战时期重要的国际关系学者和战略谋划大师,亦是尼克松政府外交决策机制中的核心成员之一.由他和尼克松总统搭档的“二人团队”垄断性地掌控美国外交战略,在世界舞台上掀起层层波澜,推动大国关系和国际格局的纵深发展.以中美关系“解冻”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作为分析案例可见,伴随尼克松时代美国外交决策机制的调整,基辛格作为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在美国外交权力谱系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卓著地位得以确立和不断强化,并通过个人色彩浓厚、目的明确的秘密外交重构国际格局.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解密的41份美国政府绝密文件,和长达500小时的尼克松总统在白宫办公室里的谈话录音,披露了一系列令人震惊的内幕:基辛格坚决反对美国支持台湾独立;尼克松试图在越南动用原子弹.美国政府16次考虑动用核武器——  相似文献   

4.
尼克松总统非常重视对华政策,上任伊始便指示相关部门研究美国的中国政策(NSSM14报告),并多次组织跨部门会议对NSSM14报告进行讨论,最终确定了“接触加缓和”策略。之所以做出这一策略,中苏关系变化与台湾问题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中苏关系变化在中美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中苏两国的分裂和对抗日益公开化,美国决定抓住这一难得机会,虽然力求在中苏之间采取中立态度,但是略倾斜于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美国不能完全接受中国关于“美国从台湾海峡和台湾撤军以及美国接受台湾是中国内政”的要求,但是为了推动中美关系的正常化,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做出让步与调整,极力限制台湾的军事力量以及向中国大陆挑衅。为了缓和中美关系,美国通过各种渠道表达改善中美关系的愿望,主动采取缓和中美关系的措施、放宽经济和旅行管制。对于美国的不断示好,中国给予了积极回应。经过不断地试探与磨合,中美之间的“小步舞”终于合上拍。1970年1月20日,第135次中美华沙会谈举行,掀开了中美关系解冻的序幕。  相似文献   

5.
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后,面临着自珍珠港事件以来历届总统都未曾遇到的最为糟糕的国际形势和国内麻烦,迫使他不得不对美国的内外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1969年出台的尼克松主义就是这种调整的直接产物。在美国战略调整方针的指导下,越南战争得以结束,美苏关系得以缓和,中美关系得以正常化,同时美国还调整了与西欧、日本等盟国关系。  相似文献   

6.
我国领导人在谈到中美关系时,一再强调只有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确立的原则,双方关系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那么,中美两国之间发表过哪三个联合公报呢?一、中美上海二·二八公报。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与中国领导人  相似文献   

7.
为推进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的理查德·尼克松访问中国。在尼克松访华之旅前后,美国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艾伦·惠廷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包括在访华前提议召开对华政策听证会并提供作证人名单;出席各种学术会议并发表文章论证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必要性;在访华进行及结束后发表评论影响美国的公众舆论。  相似文献   

8.
聆听     
<正>我认为中国正在变得更民主,人们有更多的自由,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可是一些美国人并不了解。三十多年前,我意识到美国未来很大程度将与中国密切相关。现在我们双方都知道良好的中美关系对世界意味着什么。我希望现任美国总统会同我以及前任总统布什那样清楚中美关系的重要性。我希望双方以开放的姿态相互接受对方。——美国前总统老布什接受中国媒体专访时,针对中美关系发表看法。  相似文献   

9.
战后中美关系长期对立,尼克松担任总统期间,由于形势的变化,积极主动地改变对华政策,缓和矛盾,接近中国,打破了中美关系的僵局,实现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尼克松时期的对华政策,是中美关系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我们应该加以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10.
聆听     
我认为中国正在变得更民主,人们有更多的自由,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可是一些美国人并不了解。三十多年前,我意识到美国未来很大程度将与中国密切相关。现在我们双方都知道良好的中美关系对世界意味着什么。我希望现任美国总统会同我以及前任总统布什那样清楚中美关系的重要性。我希望双方以开放的姿态相互接受对方。——美国前总统老布什接受中国媒体专访时,针对中美关系发表看法。  相似文献   

11.
尼克松上台后,主动寻求改善与新中国的关系。经过中美双方的不懈努力,尼克松于1972年成功访华,并与中国政府签订了名载史册的《中美联合公报》。尼克松积极谋求中美关系的改善,对中美关系、亚太局势和世界战略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中美关系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笔者认为,正确理解这一重大事件,必须将其置于具体的历史环境下。尼克松上台之际,美国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国际上,苏联实力迅速增加,并且公开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西欧诸国和日本经济发展迅猛,重新崛起为经济大国,独立性日益增强。在外交政策、关税、贸易限额方面,西欧和日本…  相似文献   

12.
布什访华     
【背景材料】2 0 0 2年 2月 2 1日 ,是前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3 0周年纪念日 ,布什选择这一天对中国进行工作访问是有远大战略意义和深刻的历史意义的。 3 0年来 ,中美关系走过了曲折的道路 ,但总的发展趋势是积极的、向前的。 1 972年尼克松访华两国发表了上海公报 ,揭开了两国关系史上的新篇章 ,1 978年 1 2月两国又发表了建交公报 ,确定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1 981年美国向台湾出售先进武器而使两国关系变得紧张起来 ,双方经过艰苦谈判 ,终于在 1 982年 8月 1 7日发表了八一七公报 ,中美关系进入平稳发展时期。 2 0世纪 80年代末 90年…  相似文献   

13.
9月13日下午,刚刚抵达纽约出席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的国家主席胡锦涛同美国总统布什举行会晤,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看法。这是中美关系处于关键时期的一次重要会晤。“9·11”事件后,中美关系经历了一段稳定发展的时期,为此,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在2003年年底曾说,“中美关系是自1972年尼克松访华以来最好的时期”。然而,最近一段时间,两国关系出现了值得关注的动向。首先,美国国内反华情绪上升并出现朝野相互呼应的趋势。在行政当局内部,国防部、中央情报局把中国视为潜在敌手,通过发表《中国军力报告》等…  相似文献   

14.
1972年2月22日,尼克松在人民大会堂告诉周恩来:他认识到想独立的台湾是恢复中美关系的障碍。据美国国家安全档案馆公布的一份会晤记录显示,尼克松当时表示:“原则一,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尼克松说:“不会再发表大意是台湾地位未定的声明了———如果我能够控制政府机构的话。”“原则二,我们过去没支持、将来也不支持台湾的任何独立运动。”他说他们不得不提防反对者,要让他们“(没有)机会结成一伙,说什么美国总统去北京,出卖了台湾”。两天后,在周恩来与尼克松举行的另一次会晤中,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再次就台湾问题做了全面…  相似文献   

15.
尼克松时期中美关系的突破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但事实证明,美国在这一时期实行的是双轨制外交,对华缓和的政策与美国对台继续支持的政策是并行不悖的。本文以美国新解密外交档案为依据,专门探讨尼克松时期的对台政策,认为这一时期美国的对台政策是其传统"两个中国"政策的变相,其实质是服务于中美缓和的形势要求,最大化地维护美国的全球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16.
尼克松总统上台后提出了美国全球外交战略新的指导思想——尼克松主义。提出这一指导思想的动因之一,就是侵越战争对美国社会产生的诸多方面的消极影响。侵越战争对美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经济、社会、对外政策与对外战略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1972年2月21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会见了美国总统尼克松,双方就改善中美关系以及对世界形势的看法交换了意见。随后发表了中美上海公报。这标志着中美两国20年的对抗结束,走上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的道路。中美关系的转折是本世纪国际事务中重大事件,它不仅符合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而且对亚太地区的稳定和世界和平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从敌对状态走向正常化的历史的回顾,探索和吸取一些有益的启示和经验,这对保持和发展中美关系正常化不无益处。新中国成立以后,由干美国奉行亲蒋仇华的政策,中美两国处于长达20年的对抗…  相似文献   

18.
60年代末,尼克松入主白宫后,中美关系开始解冻,处在一个微妙阶段。周恩来密切注视形势的发展。美国的著名评论家哈希发表题为《毛泽东在白宫屏风后面指挥尼克松的行动》(大意),内部刊物转载此文,被周恩来读到。周总理十分重视这篇文章,但一下子还弄不明白“屏风后面”的真正含义。诚然,要读懂这篇文章,搞清楚美国的真正意图,必须首先“解题”,其关键就是“屏风”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19.
"获悉"二字化尴尬1971年7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周恩来总理与基辛格进行了多次会谈。双方就此次基辛格秘密访华的联合公告问题进行了商谈。对联合公告如何措词,双方出现了争议,其中一处是说明接下来的尼克松来华访问是谁主动提出来的。中方在起草公告时,说明是  相似文献   

20.
美国总统布什2001-2005年第一任期期间的中美关系既体现了形式上的周期性发展及结构性矛盾的特点,又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征.展望未来四年,由上述特点及国际因素、中美双方的国内因素所决定,中美关系还会出现新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