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在历史教学中引进历史资料,反映了历史学科的学科特色。史料教学能够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增强历史感。教材中的文字史料是教材史料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对之加以充分、合理的利用,可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形成“论丛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2.
杨存堂教授     
杨存堂教授,笔名柳植。1934年出生于陕西凤翔县。1958年毕业于西安师范学院(今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留校后曾跟胡锡年教授专修世界现代史。60年代初开始从事世界史的教学工作,先后为本科生和硕士生讲授“世界现代史”、“苏联史”、“当代社会主义”、“列宁斯大林思想研究”等课程。在教学中素以思路清新、分析透彻、史料翔实、富于启发性而受到学生的称  相似文献   

3.
历史照片、历史漫画、历史地图、历史绘画是高中历史教学中使用比较普遍的图像史料。不同形式的图片史料,其运用策略有所不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对不同的图片史料往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图片史料的能力,发挥图片史料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历史教学要做到言之有据,就必须从史料出发。现行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引用的史料有几百处之多,其中包括文字史料、数字史料、图像史料、混合史料等。这些史料既拓展了教材的深度,增添了教材的难度和生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同时给历史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笔者以教学中的多种实例入手,与本校实际相结合,对提高中学生阅读分析史料能力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了多角度的综述。  相似文献   

5.
出版于1909-1910年的上海《图画日报》系首次采用每日新闻画的独特报导方式,然该画报却出现多幅称呼“女界”(应即华人妇女等)的女子运动图像出现。笔者欲透过此图像去探讨,频现于华人新闻画事件与公共空间里的上海女界多样化活动,进而理解画中的“过去、现在、未来”式女性活动寓意图像等,更形成本研究目的与旨趣。《图画日报》与当时上海颇多洋报或华报最大不同,在于呈现诸多以上海女界为主题式报导,另一面却揭示了上海华人妇女参与近现代运动的发展进程。其以图配文的方式让读者浅显易懂,且呈现时事新闻多样化,易贴近社会与时代。笔者企图透过该画报图像的人物、技法、文字之意等,配合时代背景、文化与社会等,让女界运动图像脱离历史研究的左证角色,成证史之要,亦成主角。研究结果显示:(1)该画报里的寓意画呈现对传统女性形象的反动与内敛建言方式;欲塑女界实应行中、西合体之奥义。(2)画报中的女界运动图像常以团体出现,呈现组织后的内涵。(3)1909-1910年上海女界图像史料,展现经过教育下的形像,呈现女界风尚之变迁。(4)《图画日报》透过图像欲传达对上海妇女的“女界”认同应具备:解缠足、受教育、接触运动的妇女、透过运动而体会户外活动优点等。  相似文献   

6.
中国环境史作为新兴的历史学分支学科,其发展和研究离不开历史文献的支撑,但由于环境史在历史学科中的特殊性,一些文献中不常被人关注的内容恰恰是环境史研究的重要史料.据史料中所见环境史信息的分布状况,按史料的来源、史料记述的内容、历史时间的纵向排列等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不同类型的环境史史料进行整合和分类.在具体的分类过程中,对口述史料、田野考察资料、考古史料和其他非文字史料等特殊史料和文献的处理也值得注意.环境史文献的分类进行梳理及研究,对推进环境史文献学的建构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7.
口述史既是概念也是方法,它在妇女研究中的重要意义首先在于发现了被政治家、历史学家认为“非官方非正式”因而无关紧要的社会经历。它的另一个功绩在于发现了历史主体的主体意识。口述资料主要区别于传统史料的方面不在形式,而在于它能直接用于对历史编纂学史料的评价,历史学家和采访者自己就是这种史料的作者之一。这对于采访本身及以后对采访的评论都有重要意义。作为史学家,不应只滞于对采访录本身进行阐释,还必须把访谈录放到历史的大环境去。一份口述史料的可靠性并不在于它的客观真实性,而在于它的主观真实程度  相似文献   

8.
运河行旅诗产生于文人沿大运河行旅的途中,是诗人就地取材、随见随写、即兴而成的作品。这些诗歌与生俱来地有着“实录”“纪实”的鲜明特征,具有较高的史料、文献价值,为后世了解诗人生平经历、大运河生态以及运河沿岸的民风民情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明末清初是历史上一段天崩地坼、风云激荡的特殊时期,产生于此际的运河行旅诗真实地记录了动荡时局中文人的行旅踪迹、沿途所见所闻以及当时大运河实际的运行状况,是研究文学史、大运河史、大运河文化史不可或缺的文献资料,有着“以诗证史”“补史之阙”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史料是高中历史教学的支撑,史料实证是高中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直接决定其历史学科的学习能力。为此,历史教师从基础教学年段开始就要对史料教学不断地进行研究、实践、总结、反思。史料教学的有效实践,能够不断地提高历史教师的教学与教研水平。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史料解析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史料教学是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认识史料教学的作用,掌握史料教学的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现行初中历史教材选用了大量的历史图像,为我们培养学生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感提供了重要的教育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必须积极有效地开发利用历史图像教育资源:以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爱国志士仁人美德,陶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以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惨痛历史,激发学生的奋发图强精神;以党领导人民英勇抗战的光辉历史,激发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热爱;以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辉煌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光明前途的信心;以世界其他国家的历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学习其他民族的爱国主义,从而培养学生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感。  相似文献   

12.
诗词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用诗词描述历史事件和史实,使历史课堂生动感人,充满情趣;用诗词概括历史事件的意义与价值,加深学生对历史经验教训的印象;用诗词创造情感氛围,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等,论述了历史教学引入诗词,可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课堂充满文学情趣等。历史教师应利用诗词反映历史的特点,以诗文证史,借文释史、开辟历史教育教学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档案是治史的基础,是一切历史著作和历史研究取材的重要源泉。古今中外的名家史著和研究的实践说明,利用档案进行历史著作和历史研究,已成为一个相当普遍的事实,而且成果极为丰富,成绩十分辉煌。任何离开必要的档案史料而企望实现卓有成效的历史著作和历史研究的想成都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此理通及古今,概莫能外。  相似文献   

14.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乡土史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土史教学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编历史教材的必要补充,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有力武器,尤其在贵州这样落后的地区,对学生进行适当的乡土史教育更为重要。在乡土史教学中要把握它与统编教材的主观原则,还要注意传说与信史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郑天挺治史上承乾嘉考据传统,下受近代史学方法影响,中年以后服膺马克思主义史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治学特点。郑天挺研究中国史最鲜明的特色主要有:以精研和比证传统文献史料为根基;注重阐明历史发展的整体脉络;善于从宏观角度把握关键性历史问题。  相似文献   

16.
汉代壁画中的车马图像是秦汉壁画历史的结晶,是墓主生活经历的再现,更是汉代历史状况的真实反映。它们既能折射出秦汉时期车马壁画的考古学意义及特有的美学价值,又能反映当时的文化生活和社会风俗,是研究汉代文化的依托和线索。作为重要文化遗产,汉代车马图像的考古发掘、研究,对研究汉代艺术、秦汉历史者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维克多·斯托伊奇塔对“拟像”进行了艺术人类学的全面考释,他认为“拟像”是西方模仿史之外的一种边缘现象,即图像被感知为某种“实存”而非模拟物,它既没有被柏拉图的哲学驱逐,也非鲍德里亚所揭示的现代性的巨大骗局,“拟像”的发展史是围绕起源神话——皮格马利翁神话建构起来的。通过文本以及视觉材料研究的人类学路径,结合哲学层面对德勒兹差异原则的吸收,斯托伊奇塔破除了长久以来关于图像的“生/死、真实/虚假、原型/摹本(替身)”二元对立,强调了“图像”自身的能动性与异质性,以及图像与根植语境共同形成的变动能量网络,从而贡献了一种模仿史之外的关于“生机—联动图体”的图像认知转向。  相似文献   

18.
史料是构建历史学的原始素材 ,也是人们认识和评价历史的源泉和依据。就历史学科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而言 ,历史教师必须切实重视史料教学。现行中学历史教材用相当大的篇幅编排了各类史料 ,实际是对历史教学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然而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制约下 ,史料教学的作用并未引起人们高度重视。本文拟就史料在教学中的作用、分类和要求略作探讨 ,意在引起同行的关注 ,并推动这一问题的研究。一史料在历史教学中有哪些作用 ?多年来 ,国内外史学界对此曾作过探讨 ,提出过很多有益的见解 ,今天看来 ,应该将那些合理的意见从意义和价值上…  相似文献   

19.
世界史是高校历史专业本科生的主干课程之一,在世界史已成为一级学科的形势下,如何进行世界史研究型教学,需要世界史学术界共同探讨。目前,世界史的研究型教学只能说有一定的尝试性成就,大部分高校的世界史课程还处在接受型教学阶段,还存在一些急需改进的问题。传统型教学方法的改革虽然有一定的艰难性,但不改革难以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也不利于世界史学科的发展。因此,应深入思考世界史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积极开展研究型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20.
将第一手史料应用于历史核心素养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更能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变.在课前关注学术前沿提升专业素养,拓展史料来源并合理布置课前任务,培养史料运用能力;在课中明确教学目标,转变教学思路,构建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探究模式;在课后注意史料的鉴别与采用,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是合理利用第一手史料提升高中生历史核心素养的三条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