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课程改革进程中,语文教学目标较以前愈来愈具体,不但有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要求,而且在德育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越显重要.教材中渗透了哪些德育因素,教师为什么要注重教材德育渗透,如何挖掘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如何让学生在教材中得到德育教育等等,都是现代语文教育者探究和思考的问题.本文着重分析学生德育必要性、语文教材中众多的德育元素,积极探究教材的德育内涵,正确引导学生等方面探讨了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相似文献   

2.
文章首先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内容,然后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包括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实施德育,使德育内容贴合学生生活;结合语文教材实施德育,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素材;结合教学内容实施德育,把德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等。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德育与智育并重,主张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努力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充分发挥教材的德育功能;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有机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4.
德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蕴含丰富的教育意义,为渗透德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实践,需要教师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积极开展师生互动,借助文本渗透真善美教育。  相似文献   

5.
胡凤荣 《科学教育》2006,12(4):40-41
1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教学是实施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通过教学对学生实施德育渗透也是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作为一名教师,我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注重对学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更注重对学生思想观念、道德品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要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就必须努力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教育性。如第九册《长城》、第八册《狼牙山五壮士》等的教学,通过教学可向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做好德能渗透,应深入钻研教材,挖掘课文中的德育因素;正确把握好教材,找准德育切入点;正确氢握好教材,找准德育切入点;正确处理好德育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抓住课文中关键的字、词、句,让学生感悟良好的道德情感;通过作文教学不断触发学生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7.
生物教师肩负“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从教师、教材、学生三个角度可证实 ,只有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只有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才能搞好德育 ,为培养“四有”新人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中等职业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蕴含人文德育因素的文章,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有效载体.语文教师应想方设法利用好语文课堂--德育的有效平台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教育.文章从充分利用、挖掘和让学生感受语文教材现有的德育元素,巧导入,多提炼,善发散,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等方法,初步探讨了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艺术.  相似文献   

9.
正在小学启蒙阶段,我们教师要非常重视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何况在科学教材中要求我们教师完成的三维目标,其中情感目标就是我们要完成的德育目标。科学教材中渗透着丰富的德育内容,要求我们教师根据学科的特点,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德育素材,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有计划、有目的地在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那么在科学教学中,我们如何渗透德育教学呢?一、以德育为导向,精心设计"三维"  相似文献   

10.
伍晗骏 《中学文科》2009,(18):112-114
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德育情景,对学生进行多元化德育教育:立足科学教材,提炼出教材德育知识的切入点;充分利用科学中的合作实践活动,关注活动的道德细节;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寻找德育和智育的连接点。  相似文献   

11.
王忠 《考试周刊》2014,(82):118-118
德育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要善于发挥自身的德育感染力,用言行举止引领学生,用教学技能感染学生,用崇高师德熏陶学生;要充分挖掘英语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合理运用教材中的德育资源;要优化教学方式渗透德育,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在英语实践中渗透德育,在英语评价中渗透德育等,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英语教学在进行素质教育中,在深入钻研充分领悟教材中的德育、美育因素,以此教育培养学生,要构建德育、美育实体,营造德育美育氛围,以此感染化育学生.  相似文献   

13.
德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更是一个具体组成部分.阅读教学中的德育,其凭借主要是语文教材.引导学生弄通教材,是语文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一、抓课文关键性词语进行德育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抓住课文中的关键性词语,有层次的剖析、点拨,是帮助学生掌握课文的一种方法,也是对学生进行语文德育的有效途径.因为关键性词语,尤其是“文眼”,思想深刻,语言凝炼,最能体现文章的思想.例如《纪念白求恩》的结尾句:  相似文献   

14.
生物教师肩负"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从教师、教材、学生三个角度可证实,只有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只有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才能搞好德育,为培养"四有"新人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挖掘德育因素,如教师本身的言传身教;学生间的互动以及教材中的德育因素等,使学生受到思想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挖掘德育因素,如教师本身的言传身教;学生间的互动以及教材中的德育因素等,使学生受到思想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7.
<正>数学课中的德育渗透不像语文、品德与社会,本身就有"文道结合"的教学要求,可以轻松地进行德育教育,那么数学课中如何架构德育渗透,又不喧宾夺主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现代数学课中的德育渗透切入要适时、适度、适量、适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需求,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一、德育渗透要依托好教材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依托教材、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  相似文献   

18.
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横县教研室黄宏明新大纲要求地理教学中应对学生进行德育。地理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依存于地理知识当中。教学中须充分挖掘教材,在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技能的过程中,自然渗透德育因素。我的做法是:一、引导学生认识自然,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讲地球的...  相似文献   

19.
<正>小学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对学生品格的培养、情感的陶冶、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有着独特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能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一、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无不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的深厚文化积淀,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极好素材。只要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和展示教材中的各种德育因素,倾心倾力,感同身受地教授,学生就会受到震撼、熏陶和  相似文献   

20.
王兴伦 《考试周刊》2013,(32):52-53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的过程,又是情感陶冶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创设情境渗透德育,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