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始皇兼并群雄,统一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但观其文献,仍未摆脱三代严格图案式的周之系统。刘汉王朝灭秦之后,遂使重飘逸之美的南方文化中心北移,这种与周文化迥然异趣的楚风,同此前统一的北方文化相融合,并为之注入了生动的气韵,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统的审美观。兼融黄老之学和儒学的西汉文化,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楚人建立在北方的新型文化。因此,刘汉王朝的大一统,就美学思潮而论,不仅取之于南方的飘逸,而且也融入北方的崇高,形成后世盛赞不已的“汉家威仪”。“汉家威仪”作为一代新的美学思潮,在更高层上弘大了以崇高、厚重为美的北方文化,是起于南方的刘汉王朝在审美追求上勇于吸收北方审美意识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棉花、小麦、畜牧产品等农产品作为农业经济的代表对美国内战的起因、走向、结果发挥了重要影响。南方"棉花王国"对棉花的地位、作用、重要性的错误判断是南方挑起内战的直接原因;西部"畜牧王国"在农产品消费市场的推动下逐步靠近北方直接影响了战争的走向;北方"小麦王国"提高了北方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的地位,增强了北方的经济实力,为北方军队和人民提供了坚实的粮食保障,从物质上保证了北方的胜利。  相似文献   

3.
魂"与"魄"都可以表达灵魂之义。"魄"字出现得比较早,但却表示月亮出生和月落时的微光,与"霸"通用,后来才在北方文化系统中表示灵魂的意思。而"魂"字表达灵魂,则多见于南方文化系统中。  相似文献   

4.
北方多平原旷野,故利于车马;南方多江河湖泊,故利于舟楫。  相似文献   

5.
汉语是个微妙的东西,只有仔细品味,才能发现其中的乐趣。最近,一位北方朋友要我把“我”和“咱”、“我们”和“咱们”区分清楚,说他在和南方朋友交往中由于南方朋友不熟悉这两对词组的用法,有时会造成歧义甚至误解。的确,在使用第一人称时,  相似文献   

6.
《历史学习》2007,(3):39-39
何谓“南面之术”?这一说法来源于我国古代房屋建筑的特点。古人所建房屋,按地势、风向,多是坐北朝南.以保持冬暖夏凉。由于房屋大都南向,家庭聚会时,按传统家庭尊长多坐在正中,面向南方,卑幼的晚、后辈一般或东西向或面向北方围坐在尊长的周围。  相似文献   

7.
<正>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至情至性的文人,面临分别时,离愁别绪满怀,不吐不快。那么,古人用什么寄托离别之情呢?南浦泣别与北方诗人多用"长亭"一词相对,南方诗人多用"南浦"渲染送别的气氛。在以长江流域为主的南方地区,平原广阔,江河湖泊纵横交错,交通主要靠水路,乘船极为方便。"南浦"实指某一地区中位于  相似文献   

8.
<正>清末民初,北方的京剧曾同山西梆子、直隶梆子(今河北梆子)同台演出,而剧目、表演等又仍保持原状不相混合,人们称之"两下锅"。南方的滇剧,其腔调包括襄阳、胡琴、丝弦等三种,原来唱一种腔调,后来逐渐变成三种腔调混合演,俗称"三下锅"。  相似文献   

9.
《愚公移山》中有“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之句。“箕畚”,教材注释为:“簸箕,一种用竹蔑或柳条编成的器具,这里是用箕畚装土石的意思。”注释不够准确,容易产生歧义。“簸箕”在现代汉语中有两个义项:①用来盛东西和簸粮食的器具;②用来簸粮食的器具。第一个义项通行于北方,第二个义项通行于南方。“簸箕”在北方兼有盛和簸的功能,用途较广;南方却只能簸或晒粮食,至于盛东西,则有专门的器具———撮箕。可见,“簸箕”在不同地区所指对象不同,词义有别。这就是南方同学不理解教材注释的原因。《列子》成书于战国时代。先秦时期,古汉语除少数双…  相似文献   

10.
《大连大学学报》2020,(5):15-22
汉代文化存在着"北方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南方成为被编选、组织、建构、创制的"虚幻空间"。在汉代的史料编纂、《楚辞》研究、文本改编等文学书写中,南方空间充斥着意识形态、政治想象、文化秩序等权力因素的运作,"南土"书写暗喻着北方文化中心观主导下的政治建构与身份认同。然而事实中的南方,不仅是一个抽象的物质空间,更是一个包含文化意义与生命价值的人文空间。因而探讨大一统时代的"南土"问题,不但有利于发现被轻视、埋没的"南方",而且有利于对秦汉文学做一个总体的把握。  相似文献   

11.
靖康之变后,大量北方居民开始迁至南方各地,他们不但补充了南方的劳动力,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增加了南方的军事力量,对南宋社会各个方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言语、动作令人发笑叫“滑稽”,南方还有一种叫滑稽戏的曲艺形式。同北方的相声相近。  相似文献   

13.
“妈”是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对母亲的称呼。但北方方言区多呼母为“娘”,有人认为:“妈”、“妈妈”来源于南方方言:(1)《喻世明言&;#183;穷马周遭际锤媪》:“北方的‘媪’字,即如南方的‘妈’字一般。”(2)明&;#183;方以智《通雅》:“江南又称母亲为‘阿妈’。”  相似文献   

14.
《母婴世界》2013,(6):28-39
难得这专属童真快乐的一天,大家准备到什么地方庆祝呢?不如,我们到南方,北方,港澳台游个遍,和宝宝一起童趣一把!  相似文献   

15.
水果是人们喜爱的食品。可是,过去,南方的很多水果在北方都是相当难吃到的。一方面是因为交通运输条件的不便利,更主要的是因为一些水果成熟  相似文献   

16.
宋季元初,南方和北方诗人对宋诗积弊进行了深刻反思。元中叶以前,南方与北方诗人在创作上不约而同地宣告与宋诗决裂。延祐以后,“排宋崇唐”风气大盛。元人崇唐排宋的原因是受诗评家影响、不满宋诗积弊和元人自身学养不足。有元一代的“排宋崇唐”风气引发后世宗唐、宗宋的门户之争。  相似文献   

17.
<正>万峰翠色宿雨,沁润岁月年轮,十年“一带一路”栉风沐雨,千年丝绸之路春华秋实。青瓷釉彩,汇成一片青蓝,自东国流淌到西岸,延绵不绝;“一带一路”筑起一架高桥,从南方跨越至北方,飞渡山海。我踏上征途,怀揣赤忱之心,见证文化之交融,一览陶器之风韵。漂洋过海,穿度惊涛拍岸,明清时期的景德镇瓷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辗转于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18.
把自己完完全全塞进被窝里,最好只露出来两个鼻孔呼吸。一旦进了被窝,身体不知不觉就变成蜷缩状。稍微动一下,就感觉背后在刮五级大风。如果说北方的冬天属于物理伤害,那么南方的冬天就是魔法攻击。在南方的卧室里,一旦躺下,十头牛也别想把人拉出来。  相似文献   

19.
南方的小朋友一定对洁白无瑕的雪花充满了憧憬;北方的小朋友也一定期待着漫天飞舞的白雪的降临。让我们在冷并快乐着的十二月,开个超棒的快乐雪Party,和天降的精灵——小雪花交个朋友吧!  相似文献   

20.
扬州的夏日     
朱自清 《新读写》2011,(7):51-53
北方和南方一个大不同,在我看,就’是北方无水而南方有。诚然,北方今年大雨,永定河、大清河甚至决了堤防,但这并不能算是有水;北平的三海和颐和园虽然有点儿水,但太平衍了,一览而尽,船又那么笨头笨脑的。有水的仍然是南方。扬州的夏日,好处大丰便在水上——有人称为“瘦西湖”,这个名字真是太“瘦”了,假西湖之名以行,“雅得这样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