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教学主张1.1个人的教学主张(理念或特色)笔者作为江苏省首批"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2010年起),在导师的指导下,一直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我的教学特色是什么?或我的教学思想是什么?对于数学教育教学,笔者认为"教要熏、听、扶(熏陶、倾听、帮扶),学要做、说、用".教学中教师要用数学知识、数学文化、人格魅力、高尚的师德、精湛的业务等来影响、熏陶、感染学生,不要或不能总是把教变成"煎炒烹炸".要倾听学生哪些需要老师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问题是学生探索的起点,也是激发和维持学生探索的动力。俗话说得好:“学问、学问,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值得深思的是我们的学生为什么不善提问?不敢反问?我们的数学教学为什么只教“学答”,而不教“学问”?为什么是“你听懂了吗”,而不是“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我们的教学为什么吝啬给学生自由提问的空间或时间?  相似文献   

3.
解题教学是重要的数学教学活动.要提高解题教学的认知价值,教师应该深入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这三个问题.解题教学是为了发展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了发展数学认知和元认知水平.数学解题要教寻找解题思路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要教反思总结和提升,教解题中的数学认知活动.数学解题的合理教法是:(1)选择和开发适当的样例和练习;(2)设计适当的数学认知和元认知活动;(3)有针对性地启发学生思考.  相似文献   

4.
解题是数学学习的核心,解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解题教学要有效,就必须深入思考下面三个问题:(1)为什么要进行解题教学?(2)解题教学应该教什么?(3)解题教学应该怎样教?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 数学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数学教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①教什么?——教学内容问题;②怎样教?——教学方法问题.但方法与内容又是紧密联系的.肯定了“教什么”,才能研究“怎样教”.尽管数学课程专家在课程标准(内容标准)中规定了“教什么”的基本内容,但内容标准呈现的大多是显性的“结果形态”的知识,没有显化(也很难显化)隐性的“过程形态”和“关系形态”的知识.怎样根据内容的数学本质、价值及学生的现实(生活现实、数学现实和其他学科的现实)选择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是数学教师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教学流程】 一、揭题激趣 1.分步板书课题: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教师板书“狼”字)看到这个字你又想到了哪些词语?(教师板书“鹿”字)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狼和鹿”的故事,齐读课题。此时,面对这个课题,你产生了哪些问题?(学生自由地围绕题目质疑,教师针对学生质疑的难易程度,做适时点评。)  相似文献   

7.
李维鼎 《湖南教育》2002,(16):36-37
多年前,一位教师为了引出“蓝天”,曾这样启发学生:同学们,你的头上是什么?(头发)头发上面呢?(帽子)帽子上面呢?(天花板)天花板上面呢?(……)教师穷追不舍,直问到蓝天为止。这一个近似笑话的教例,简直可以成为相声素材。但它代表着一种阅读教学理念,即教师在教学时以“提问—求答”的方式将学生纳入“范式”,很有些“引君入瓮”的味道,但出发点据说绝对纯正。在我的认识范围里,钱梦龙先生教《愚公移山》时的问题设计是最成功的,远非“头顶蓝天”的提问所能望其项背。钱先生一问参加移山的都有哪些人,再问移山难不难…  相似文献   

8.
案例一: (片断一)老师引入教学:“上节课认识了塑料的哪些知识?哪些地方用到了塑料用品?”学生踊跃举手回答。接着老师又问:“为什么下雨天要穿塑料胶鞋?为什么洗碗时要戴上塑料手套呢?”(师边问边展示她手中的橡胶手套)学生七嘴八舌地回答道:“我妈妈就是用它来搞卫生的。”“我家里也有这种手套。”“可以防水啊。”一个小男孩边叫边晃悠着他手中的橡胶手套。老师一听,对小男孩说:“你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做实验来研究一下塑料还有什么特点。”师转身在黑板上板书课题。  相似文献   

9.
欢乐碰碰车     
一、考眼力左图中哪两个星完全相同。二、拼图请你将右图这5块黑纸片的圆弧连成一个圆周,看看中间会出现什么图形?(要二海)三、同病相连刘长海四、幽默二则每日一件好事老师问两位同学:“你们今天做没做好事?”学生:“做了!”老师:“做了什么好事?”学生:“我们扶一位老太太过马路。”老师:“很好!一位老太太为什么两个人扶?”学生:“因为老太太本来不想过马路。”最长和最短一位老师问学生:“你认为什么最长,什么最短?”一位学生回答:“一节课最后几分钟最长,考试时最后几分钟最短。”欢乐碰碰车@要二海 @刘长海 …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神话有所谓“千里眼”、“顺风耳”的神人神技。“顺风耳”即听力之最。教师要一双“顺风耳”做什么?去“倾听”学生的课堂反应啊。要获得反馈信息(以便及时做出教学上的相应调整).教师就得放下身段,细心“倾听”,虚心整改,让教学形成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1.
王琴 《四川教育》2008,(2):95-95
【教例】《长城》教学片段 师:(声情并茂地朗读第三自然段,即“站在长城上作者的联想”一段)请同学们闭眼倾听,边听边想象: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12.
王文忠 《江苏教育》2008,(12):31-31
星期一下午放学后,我到各班了解班级管理情况。在一(2)班,看到教语文的李老师,还在为七八个孩子进行辅导。我凑过去一看,发现李老师在对学生讲“早晨起来,面对太阳,你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的问题。我愣了一下,问道:“李老师,你在帮谁教数学?”“教数学?我什么时候教过数学呀?”李老师被我问得莫名其妙。看着李老师惊讶的样子。  相似文献   

13.
熊振鸿 《师道》2013,(3):60-61
幸福的女孩 (写给扶丽娟) 你姓什么 我姓“扶” 我问你姓什么 我姓“扶”呀 我不是问你幸不幸福 我姓“扶”,“扶持”的“扶姓“扶”,  相似文献   

14.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目标包括两个方面.即教师教的目标和学生学的目标。但久而久之,不少教师把教学目标窄化成了教的目标。进教室之前想得比较多的是“我今天要教什么?我今天要完成什么任务?”殊不知.教学质量的最终检验结果是要靠学生体现的。因此笔者认为从学习目标入手或许能成为确定合宜教学内容的一种新尝试。 一、什么是学习目标 从理论上讲.同一本语文教科书、执行同一个教学计划、面对学情类似的学生.不同的教师执教同一篇课文,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应该一致或至少大致趋同。但事实并非如此。“我能教什么就教什么.我愿教什么就教什么.我想教什么就教什么”(王荣生语)的情形并非鲜见。在一次市级教学能力比武中,参赛教师就《兰亭集序》进行了教学设计和现场说课。其中三位教师所撰写的目标分别是: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那么数学教学首要的问题是什么呢?是“教学生学什么”和“教学生怎么学”.拜读了文[1]后,感触颇深:作为课堂数学教学的主要传播媒介——数学教学语言,是让课堂焕发生命力的动脉,对辅导学生学习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言:“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本文就新型课堂语言设计作了一次尝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王秀荣 《考试周刊》2011,(73):57-57
时下,每当上新课程教学公开课,总有一部分同仁在课堂上教学不敢教,一味让学生漫无边际地去自主、合作、探究;每当学生就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阐述时。老师总是一股脑儿地评价“很好”、“正确”……不敢做任何评判,生怕被别人扣上“传统教学”的帽子。结果学生的自主读成了自由读:学生的合作、探究实质上还是教师问、学生答,但学生却又不知答案对否。也许有人要问:阅读教学课堂要不要教学生?我想,问起这个问题,连问者也觉得有点失言,答案是肯定的。那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呢?我结合教学尝试,谈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阅读教学应该教给学生哪些东西。  相似文献   

17.
姚克军 《考试周刊》2012,(75):60-60
一、新课引入生活化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工具。数学教学应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问题和已有知识。”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引入部分,我总是做到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使他们感到数学不枯燥、不抽象,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如,我在教学“认识一位数小数”这一节课时,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多媒体出示:从超市外景到内景,再到文具柜,并对若干文具及其标价加以特写。接着提问:这些商品价签上写的是什么数呢?(板书:小数)指名试读价签上的数。接着追问:知道0.1元表示多少钱吗?(板书:0.1元=1角)让学生试读,说出0.1元表示多少钱.从生活中引入新知识,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兴趣盎然。再如,教学三步解答应用题时,我告诉学生:在春天这个美好的季节里,你们最想参加什么活动?(春游)老师想请同学们组织春游活动,事先你们会考虑到哪些相关的问题?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出的点子合情合理,不仅将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蕴涵其中,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体验了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师只要本着“数学生活化”的思想,就可以创设出许多有价值的情境。  相似文献   

18.
<正>我是苏中扬州地区江苏省高邮中学的一位高中数学教师,很高兴把我对于高中数学教学的草根式的学习、实践、反思、感悟等向各位做个简单的汇报.我认为数学教育教学要呼唤所有学生共享数学思考的乐趣!为此我慎教善导,激趣启智.在教与学中突出教要"熏、听、扶"(熏陶、倾听、帮扶),学要"做、说、用".为学而教,少教多学.1思想凝练的理论基础(PCK)PCK这一概念是美国教授舒尔曼(Shulman)1986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课堂上.特别是精读课文的第二课时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请同学们默渎(或自由读)全文,边读边想:课文中哪些句子触动了你的心弦(或课文中哪些句子最让你感动等等)?把这些句子划出来,存句子旁写出自己的感受.接着.每个学生都把全文默读一遍或自由读一遍。五分钟过后.如果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为“好、较好、一般”三种情况的话,  相似文献   

20.
职业中专数学教学的关键还是“怎样认识数学”的问题,数学教育家弗莱登塔尔说:“希望数学教学能够把数学教科书上冰冷的美丽恢复为火热的思考.”1职业中专的数学该教什么?面对职专学生学数学,我们教师首先要问“教什么”,亦即“教学生学什么”和“教学生怎么学”.目前职业中专数学课的教学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