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数学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很多是通过解题过程来体现的,许多同学的数学题做了很多,效果却不甚理想.那么如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觉得解题后的思考与探索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何为思考与探索?就是解完题后并非大功告成,应对一些具体实例进行归纳总结,思考探索,巩固和扩大成果,以达到做一道题也会做一类题和相关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学离不开解题,而数学题的隐含条件对解题影响很大,隐含条件不仅对解题有干扰作用,而且还有暗示作用。因此,一道数学题,尤其是结构灵活,抽象多变的题,是否解得正确、迅速、合理,关键就在于能否挖掘出并利用题里的隐含条件,那么究竟从哪些方面去挖掘数学题的隐含条件呢?  相似文献   

3.
在千变万化的数学题中,多数题都可以从不同角度思考,寻求解题方法.如果选择得当则解法简单,否则易进入思路“死角”.当解题进入思路“死角”时,我们就必须变换思考角度了.下面举例说明,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4.
解题是学习数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提高解题能力要选择好的数学题.什么是好的数学题?那就是题意简洁明了,内容新鲜活泼,融知识性、智趣性、应用性(实践性)于一体,含金量高,解题后又令人回味的问题.这样的好题值得我们研究和分析,现撷取智能竞赛试题中的两道好题以供赏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对数学解题划分为四个阶段: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回顾,这个过程就包括解题反思.那么什么是解题反思呢?解题反思是对整个解题活动深层次的思考,是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有不少同学做完一道题后不假思索,急于做其余的题目,以为这样能力就得到提高了.  相似文献   

6.
在研究各种中考复习资料和各地中考试题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难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做到“站得高一点,视野宽一点,研究深一点,准备足一点.”事实上,数学题的难易是相对的,当找不到解题思路,或者只按照常规思路来思考,可能会感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而一但找对了思路,或换一个视角来思考,就会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愉悦.下面以实例来说明怎样变换角度看问题的本质,使题顺利获解.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在初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解一定数量的题目,以此来提高解题能力,但是,解了题,甚至解了大量的数学题,解题能力是不是就一定能够提高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很多学生甚至老师把数学学习看成是解题活动,那就是做了一个题目,接下来再做另一个题目,以做代学成为了大多数同学数学学习过程中一道共同的风景。但是,我们也经常会听到他们的抱怨,我做了那么多的数学题,为什么我的数学成绩却没有大的起色,总是在原地徘徊?原因何在?由此  相似文献   

8.
联想是由此及彼的思考方法,对某些数学问题,联想一些形式相同的,思考方法、结构特征类似的熟悉问题或常规问题,通过迁移从而顿悟出解决问题的一种思路过程.而观察是联想的基础,在观察中认识数学题目的形式、结构、特征.每个数学题,无疑都要涉及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而要知道应当联系哪些知识来解题,则需要依据于题目的具体特征.数学解题经历着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只有通过对题的数、式、形作全面、深入、正确的观察,透过现象认识各种本质特征,才能联想有关知识,制定解题策略.所以,解题应从观察入手.  相似文献   

9.
通过典型题的解答回顾,总结出重要的解题思想和方法,是提高我们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这里我们来学习有关解整式问题的一些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一般的数学题的解法多种多样,思维方法当然也千变万化.在解题过程中,如果我们仅仅掌握常规的方法,即我们的思维仅局限于常规思维,那么解题过程常常十分繁琐;如果我们能够灵活地变换思维方式,常常能优化解题过程.本文旨在通过实例,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数学家G·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说过:数学解题是命题的连续变换.可见,解题过程是通过问题的转化才能完成的.转化是解数学题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思维方法.那么怎样转化呢?和谐化是一种常用及重要的转化策略.所谓和谐化,就是当我们面临每一道数学题时,  相似文献   

12.
数学题离不开题设条件,数学解题当然要重视对条件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解数学题应重视解题后的再思考,本文结合实例谈谈回顾反思解题过程的重要作用. 一、思发现问题纠正错误 解题后反思有无混淆概念、忽略隐含条件、非等价转化……等,可发现,纠正错误.  相似文献   

14.
我们知道,解题方向的选择与确定是解数学题的关键所在,解析几何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一门数学学科,其内容与代数、几何知识密切相关.相对于其它数学问题而言,解析几何题的最大特点是:“数”与“形”同时兼备,所以其求解方向往往比较宽广,我们不仅可以从解析几何自身所提供的知识和思想方法方面去进行思考,还可以从几何、方程、不等式、三角、函数等知识及其思想方法角度去展开探索.现举数例具体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5.
“数学题的解后反思”是指在解决了数学问题之后,不是解完了事,而是对题目条件的再思考、再分析,从中发现不足甚至错误,或归纳解题规律。数学家波利亚曾说过:“没有任何一道题是可以解决得十全十美的,总剩下些工作要做,经过充分地探讨,总会有点滴发现,总能改进这个解答,而且在任何情况下,我们总能提高自己对这个解答的理解水平”.这里所说的剩下些工作,就是解题后的反思.本文以三角函数题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如何进行解题后的反思.  相似文献   

16.
如何探求解题思路 ,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也是一个老课题 .以往人们大多根据已有的经验从思维的角度总结了不少真知灼见 .现在笔者想从数学哲学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试图得到另一种探求解题途径的思考方式 .1 探求解题思路的哲学内涵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任何事物内部和外部都存在着矛盾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探求解题思路作为一种特殊的事物也必然如此 .数学题中的条件与条件、条件与结论之间存在着差异 ,数学题与解题者的认知结构之间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就是矛盾 .“题设”与“题断”是探求解题思路过程中要解决的一对…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指出:"掌握数学就意味着善于解题,不仅善于解一些标准的题,而且善于解一些要求独立思考、思路合理、见解独到和有发明创造的题."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虽然做了许多数学题,但解题能力却提高不大,  相似文献   

18.
刘锦 《河北教育》2005,(20):27-30
在解决几何题时.有些题往往没有给出确切的图形,在解决这类题时.我们不能盲目下手.需要细致思考.利用图形的特点.进行分类讨论,这样才可能周到严密.下面结合具体例题来谈谈这类题的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中考中,为了切实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加强创新教育,出现了一批符合初中学生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设计优美、个性独特的开放题.众所周知,一道数学题的构成含有四个要素,即题目的条件、解题的依据、解题的方法、题目的结论.如果题中所含的四个要素都是解题者已经知  相似文献   

20.
数学题中的某些条件,不是直接在已知条件中明显给出.而是巧妙地隐藏在题设的背后.这种条件我们称为隐含条件。在解题过程中,它很容易被人们所忽视.隐含条件对解题的影响非常大,有些隐含条件.如果挖掘不出来.就会使题目的解答无法进行,有些隐含条件.它虽不影响解题的思路,但会使你得到错误的结论,发觉隐含条件实质是使题设条件清晰化、具体化.以便能寻找出正确的解题思路。因此,挖掘并利用好隐含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