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传统生物节律论(又称生物节律三周期说)近来引起了广大科学工作者、医生、教练员以及体育理论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它的出现不仅影响了现代医学和生物学的发展,而且尤其在体育领域引起了极大反响。在近50年的研究文献中,生物节律与运动能力的研究文章已超过3000多篇。特别对运动训练、比赛行为的时间安排及周期划分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成为一些教练员实施训练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生物节律(PSI)周期理论在运动训练、比赛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广泛收集了关于生物节律基本理论研究的材料以及生物节律理论在各学科中应用性研究的有关材料。通过对PSI周期理论资料的查阅分析,认为该理论将对运动训练及比赛产生重大影响,该理论将成为运动训练的基础理论并占重要地位。在训练实践中,教练员通过对运动员的生物节律的掌握,可以更好地安排、控制和调整训练计划,使训练更科学、有效,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3.
运动员生物节律状态与运动损伤的统计计算方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用生物节律分析运动员训练时发生损伤的计算问题,给出了分析方法,并对168例运动损伤按生物节律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探讨生物节律对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影响,以期找出其规律性,用于指导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并提高教学水平和训练效率。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世界田径运动日益发展,成绩提高很快,这与训练手段的不断更新,训练的科学性,实效性明显提高是分不开的。近年来,生物节律理论已应用到运动训练中来,使一些教练员和运动员受益匪浅。本文根据生物节律理论,对体力、情绪、智力节律与短跑训练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其目的在于提醒同行注意,应按照人体机能盛衰的规律,掌握运动员的生物节律,从而制定出符合个人实际的训练计划,并为确定比赛阵容提供参考依据。二、生物节律与体育运动的关系本世纪初,德国内科医生威尔赫姆·弗里斯和奥地利心理学家赫尔曼·斯瓦波达,发现人体的体力盛衰周期为23天,情  相似文献   

5.
运动生物节律的模式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在漫长的社会历史进程中,人类相继发现人体自身和周围世界存在着许许多多具有周期特性的运动节律。作为研究人体的体育科学工作者,有必要了解和掌握运动生物节律的科学知识。 运动生物节律的基本规律 运动生物节律(或称“运动生物节奏”、“运动生物钟”)是指人们在从事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生理方面的周期性运动。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已证明:人体的生物节律有  相似文献   

6.
<正> 运动性损伤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中常有发生,它直接影响人体机能的发挥和运动成绩提高。因此,研究运动性损伤发生的一般规律对我们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以及医疗保健中均有重要意义。运动损伤的发生极为复杂,目前,从运动损伤后对机能及组织改变的研究较多见。本文从人体生物节律变化来探讨运动性损伤,了解人体不同机能状态下与运动性损伤的关系。人体的生命节律是人体自身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是生物体不可分割的素质。据世界上有关专家的统计分析,认为人体的生物节律具有周期性,每个周期又可分为高潮期、低潮期和临界  相似文献   

7.
康杰  刘畅 《体育科研》2020,(2):1-17
人体内几乎所有的生理生化过程都遵循着生物节律。对于人类而言,视交叉上核根据日出日落调节睡眠-觉醒周期和其他日常生物节律。除其他因素外,这种昼夜变化已被证明对与运动表现有关的关键生理过程具有调节作用。最佳运动状态一般出现在傍晚,与核心体温的最佳状态相一致。核心体温的升高已被证明可以提高能量代谢,改善肌肉适应性,促进肌动蛋白-肌球蛋白的交叉桥接。研究还表明,如果在运动员表现最好的时间段安排训练,可以提升运动员的训练适应性。在研究生物节律对运动表现的影响时,除了考虑昼夜变化外,个人对运动时间(白天或夜间)的偏好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经常参加国际比赛的运动员会经历生物节律的改变,这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和运动表现不利。因此,那些更容易受到时差影响的运动员可以考虑使用适当的应对策略来更快地调整生物节律,确保最佳竞技状态。  相似文献   

8.
人体生物节律与运动训练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合理利用人体生物节律规律对运动训练的质量和运动成绩的提高都很有益处的。文章阐述了生物节律的研究进展以及生物节律与运动的重要关系,提出了重视运动与生物节律关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前言 目前,关于人体生物节律的研究和应用比较广泛,而且已应用到各行各业领域中。 为了搞好的训练和教学工作,我对部分运动员及学生进行了实验性的训练和测试。试图探索怎样掌握生物节律,科学的安排训练,教学,提高运动成绩和体育教学成绩,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应用调查和统计学等研究方法,对运动员损伤与生物节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人体生物三节律与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时间和种类具有一定的联系,并分析处在不同生物节律的不同周期的运动损伤的发生率和特点,对防止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的损伤、提高训练成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利用生物节律来安排周期性原则以指导运动训练,避免损伤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根据生物节律(P.S.I)理论,采用文献资料和体育统计方法,对奥运明星和我国优秀运动员的生物节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体的体力、情绪和智力的周期性变化对运动能力产生影响,且对不同运动项目的影响程度具有专门性,证明P.S.I理论与运动训练和比赛成绩有密切关系,在体育运动实践中P.S.I.理论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发展,P.S.I.理论尚需进一步修正,完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2.
近几十年来,生物钟方面的理论与应用已深入运动训练领域。当前,人体多日性生物节律的研究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理论——“固定周期论”和“非固定周期论”。“固定周期论”把人的体力、情绪和智力三种循环的固定周期的始点定为出生日。因此,又把它称做“出生日生物节奏”理论。这种理论在世界风行了几十年而不衰。十年前传入我国。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部门占领了一定的市场。特别是在体育运动队影响更大,用来指导运动训练和安排比赛。许多科技杂志,一方面刊登支持和介绍这种理论的文章,同时也不断有否定这一理论的文章出现。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运动心理学的角度初步分析了生物节律对普通高校篮球技术训练及效果的影响。探讨了人体生物节律变化对投篮成功率的影响。讨论了产生生物节律的高潮期与临界期的技术失误率的原因。提出生物节律对普通高校篮球技术训练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对生物节律的研究由来己久,但在训练中的应用研究却刚刚起步。本文分别对生物节律的概念,生物节律在体育中应用的可行性验证,临界期预报工作以及生物节律三条曲线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我院学报89年第2期《生物节律与短跑训练》一文的基本观点提出质疑,认为人体生物三节律,对竞技体育运动成绩不起影响作用,不会制约运动员的竞技状态,不能作为划分运动训练节奏周期的依据,不能用来指导运动训练。是一篇质疑性文章,为使本学报活跃学术空气,择选该文特开辟学术争鸣专栏供大家进行学术讨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人体生物节律周期性,对泰安师专体育系12名女生进行了一次情绪周期与七项心理指标关系的研究,探讨其在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中的作用。以期为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及体育教学研究提供一点资料。  相似文献   

17.
节律性是人类生命特征之一。现代时间生物节律医学已证明,人的生物节律对工作、学习、生活有很大的影响。若能与之保持同步性,将有利于我们的工作、学习效率。在运动训练中,人体生物节律的作用,影响怎样?我们该如何与之相适应以提高训练效果?本文拟就该问题作初步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在体育活动中受伤的316名体育专业学生和非体育专业人的生物节律与运动损伤的关系进行了调查与统计分析。研究表明:运动损伤的发生与人体生物节律关系密切:生物节律与运动损伤发生的类型、表现形式各有不同。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的预防运动损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生物节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尝试,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就迫使人们不得不认真地研究它。正象提高运动成绩不能再无视放松活动的存在一样,运动训练也无法继续对生物节律采取不承认主义。不少生物学家和医学专家及其他学者对人体生物机能方面作过不少实验和研究。大量事实证明,体温、心率、血压、基础代谢、脑电图、血液成份、尿成份、激素分泌的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这就为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普通高校男子篮球运动员在其生物节律不同时期中专项身体素质指标、专项基本技术指标及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揭示普通高校男子篮球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与其生物节律的关系,及运动能力在生物节律周期峰值、谷值上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