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技术是教学科学和教学艺术的中端或中介、桥梁。历经十年多项相关课题的研究.我们从中外古典和现当代经典教学理论以及前沿科学理论中发现了共同含有的“点一结构”特质,结合各级各类各科教学的实际教学行为,提炼出了具有普适通用性的“视点结构教学”理论.并对这一理论的教学行为亦即教学技术转化,以及“视点结构教学技术系统”的构成进而“审美化视点结构教学”等,进行了精心研究。对于各级各类各科教学设计和教学操作常态模式的建立.在追求教学基本效率之上实现教学创新,教师教学行为的系统诊断、评价、指导、培训等等方面.都具有切实可行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审美化地理教学是地理学科美育实验研究的拓展与升华 ,是地理素质教育发展之必然。以“点 -线 -面 -体”逻辑延伸为鲜明特色的审美化地理教学模式及其教学策略 ,为地理素质教育目标的达成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3.
视点结构教学技术系统是我们历时十余年、经多项有关课题的持续探索研究.建构的一整套具有普适性的科学有效的教学行为方式。作为通用教学技术.其相互联系的三个构成方面从不同侧面相互补充,在操作性的技术层面共同揭示了教学活动整体系统的各层面教学因素及其内在有机联系.从而成为教学常式。视点结构教学基本模式揭示了教学运行过程的基本逻辑环节及程序,视点结构教学要素结构揭示了教学基本因素及其内在相互关系.视点结构教学行为体系则呈现并揭示了教学科学基本原理决定的教学基本模式及教学要素结构落实到实际课堂上而形成的科学有效教学的行为规程及要领系统。  相似文献   

4.
视点结构教学技术是指确立一个清晰的点(知识点、技能点等),从此点沿着一定的逻辑联系轨道或结构展开知识和思维视野的适用于各级、各类教学的教学技术或教学技术性行为系统。“视点结构教学技术”被称为“通用教学技术”,当然也适合语文作文教学。尤其是在作文的专题讲解中,  相似文献   

5.
[设计思想]以审美化视点结构教学原理及模式为指导。在教学目标上,注重知、能、德、美诸育的协调统一;在活动方式上,注重以学生为体验、参与、探究、评价的主体;在教学形式上,注重科学与审美的统一;在课程文化上,注重生生、师生的共同参与、互动、交融与创造。[教学目标]1.知识  相似文献   

6.
[设计思想] 以审美化视点结构教学原理及模式为指导.在教学目标上,注重知、能、德、美诸育的协调统一;在活动方式上,注重以学生为体验、参与、探究、评价的主体;在教学形式上,注重科学与审美的统一;在课程文化上,注重生生、师生的共同参与、互动、交融与创造.  相似文献   

7.
正地理教学绝不缺少美,而是作为地理教师的我们往往发现的不够,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的不够。只要地理教师善于发现美,善于表现美和善于创造美,并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进行审美化的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就能使地理学科的美育价值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得到应有的体现,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一、发现地理学科中的美首先,什么是地理美呢?地理学是研究地表物质空间变化规律的科学。地理美即是蕴藏于它所特有的概念理论、结构系统、环境景观、思维方式等之中的直观、生动、奇异、  相似文献   

8.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地理学科文理兼备,蕴含丰富美育素材,忽视美育势必削弱地理学科教育价值。中学地理教师应提高自身美育素养,在教学中进行地理自然美、有序美、科学美等美育渗透,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创设审美化地理课堂,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以提高中学地理学科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比利时物理学家普里高津创立的耗散结构理论认为:在远离平衡区的非平衡状态下,系统可以通过对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不断地吸收和耗散)而形成新的、稳定的有序结构。这种耗散结构理论,不仅适用于自然科学,同样也适用于教育科学。运用耗散结构理论组织地理课堂网络合作教学就是从地理素质教育的实际出发,借助网络环境中丰富的地理教育资源,在教学动态因素的非平衡状态下,通过对班级教学、分组教学、个别教学等教学形式的吸收与耗散而形成的一种凸显独立性、自觉能动性、积极创造性且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一、地理网络合作教学…  相似文献   

10.
高师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高师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背景1.人才培养要求提高新时期要求地理人才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地理科学发展过程、发展动态和发展趋势。掌握地理科学的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具有从事素质教育的能力,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人格素养及宽厚的文化素养,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与创新意识。熟练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实验技术,初步具有地理考察能力和地理科学研究能力,这些要求的提出需要建立新的课程体系与之相适应。  相似文献   

11.
正加涅在《教学设计原理》中提出:"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地规划教学的过程。"地理教学设计是把"教"与"学"的原理用于策划地理教学资源和地理教学活动的系统过程,是教学理论、学习理论、设计思想和技术应用相结合的综合系统。笔者多年来,紧扣新课标,立足新课改,运用新技术,结合主持的江苏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初中地理"问题+活动"课堂教学模  相似文献   

12.
正为适应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引入了诱思探究教学模式,以适应新课程需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注意思想品德教育,同时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人生观,为科学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指导。现将高中语文诱思探究教学原理及实践经验陈述如下。一、概述高中语文诱思探究教学理论(一)诱思探究教学概念及特点诱思探究教学理论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学  相似文献   

13.
随着课程改革的蓬勃发展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入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新时期。如何将传统教学中大量散乱、低效的经验性教学行为转变为有序、高效的理性化、审美化的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1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是学生在地理教师引导下自己主动建构地理认知的过程。真正的地理学习应该包括学生原有地理知识、生活经验的激活,引发新的地理情境下的认知冲突,新的地理信息的收集、选择与加工,地理认知结构的同化、整合和创新、提升。本文从地理情境的有效创设、地理认知的同化顺应、地理实质的重点把握与思维导图的科学运用四个方面,探究在地理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如何运用建构主义理论,从而实现有效的意义建构。  相似文献   

15.
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学通识课的审美化教学应成为大学通识课教育的一个有机构成。本文以《边城》审美化教学的课堂设计为例,从巧妙导课美、精彩授课美、教学高潮美、结课艺术美四个文学传输美的环节来揭示高校文学审美化教学的美感及其课堂操作的可行性与实践性。  相似文献   

16.
审美化视点结构教学有诸多变式,而"三引美智"课堂便是其变式之一。课例《只有一个地球》展现了教师是如何通过引趣、引智、引美,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和审美能力的。  相似文献   

17.
逆向思维,是指和正向思维方向相反而又相互联系的思维过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倒着想”或“反过来想一想”。逆向思维属于发散性思维的范畴,是一种创造性的求异思维。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培养良好的创新能力。使之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呢?我在教学中作了以下一些尝试: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1.执果索因,讲解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在地理教学中,我们既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正向思维去获得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  相似文献   

18.
中学地理教学的若干基本理念和课堂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地理教学要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地理科学的发展,切实发挥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就必须重新审视传统的地理课程与教材、教学过程和评价方法,建立起一套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以培养学生科学的地理观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新的中学地理课程体系,设计和实施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过程,形成激励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评价机制.可以预见,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中学地理教学改革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9.
在对“教学模式”各种界定进行分析以及对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引导出视点结构教学模式这一教学常式。视点结构教学模式的构建正是吸取各种模式的方法理论以及在实践经验基础上加以提炼、概括而形成,具有各级各类各科教学的通用性。视点结构教学模式称为常式,其他更多的教学模式因为应该总是含有视点结构的逻辑内涵,同时又有自己的特点,从而称为变式,“审美化视点结构教学模式”则是更高层面上的变式。视点结构教学模式正在通过各级各类各科教学实践进行验证,不断地趋于完善和系统化。  相似文献   

20.
加涅在《教学设计原理》中提出:“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地规划教学的过程。”地理教学设计是把“教”与“学”的原理用于策划地理教学资源和地理教学活动的系统过程,是教学理论、学习理论、设计思想和技术应用相结合的综合系统。笔者多年来,紧扣新课标,立足新课改,运用新技术,结合主持的江苏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初中地理“问题+活动”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积极摸索和实践初中地理“四化”教学设计,力求做到“教材处理生活化”、“教学内容问题化”、“教学环节活动化”、“教学手段信息化”。并于今年上半年应邀在江苏省2011版初中地理新课标培训班上,成功展示了一节“四化”教学设计的课堂教学,赢得全省专家及同行们的高度评价和赞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