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8 毫秒
1.
"留守儿童"是现代化的代偿物,为文学提供新素材、新人物形象和新的心灵图景,与乡土中国的现代化构成"互文"。新世纪文学以儿童经验叙事和代言"非虚构写作",抒写留守儿童之于现代性追赶的物质、精神、心理和文化等方面的断零、怨羡及创伤体验,在成人理性与儿童懵懂的罅隙和两极间,揭示留守儿童不能承受的"轻"与"重"。"现代化"对特殊群体的"压抑",亟需反思和改变。  相似文献   

2.
本文写作的目的是了解农村初一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对105名农村初一学生进行测试。结果:(1)初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在情绪、强迫、人际、焦虑方面存在轻度心理问题。(2)留守儿童在情绪、强迫、抑郁、焦虑方面均存在轻度心理问题,其中男生仅在人际方面优于女生。(3)留守儿童还在抑郁、焦虑方面存在轻度心理问题。建议:受试者的心理健康总均分在2以上,应找心理医生咨询。  相似文献   

3.
课外补习对义务教育留守儿童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2013年全国六省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后活动基线调查数据,比较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参与课外补习活动上的差异,探讨了课外补习对留守儿童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更加积极地参加课外补习;课外补习有助于学校质量较高、成绩较好的留守儿童缩小其与非留守儿童的成绩差距,但对学校质量和成绩较差的留守儿童缩小其与非留守儿童的成绩差距帮助不大。因此,学校和家长需要重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差距,为不同类型留守儿童提供不同方式的学习援助,帮助他们缩小与非留守儿童学业成绩的差距。  相似文献   

4.
留守儿童的数学学习能力相对薄弱.直面留守儿童的数学学习,教学中教师要激发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培植留守儿童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通过情感疏导帮助留守儿童克服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为留守儿童的数学学习助力,能够让留守儿童的数学学习不"留守".  相似文献   

5.
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社会适应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自尊、生活满意度、孤独感、抑郁、社交焦虑和问题行为问卷对五省2134名农村籍流动儿童、双留守儿童、单留守儿童、曾留守儿童、一般儿童进行调查,以考察留守与流动对农村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总的社会适应方面,一般儿童最好,明显优于三类留守儿童;流动儿童较好,明显优于双留守儿童;(2)在社会适应各指标上,与一般儿童相比,三类留守儿童的自尊低、孤独感强,双留守、曾留守儿童的抑郁高,单留守儿童的生活满意度高,流动儿童的孤独感强、生活满意度高;与双留守儿童相比,流动儿童的自尊高、抑郁低;(3)上述差异在女生和/或小学生中表现明显。这表明,与一般儿童相比,留守对儿童社会适应有不利影响,流动对儿童社会适应无明显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学生学校适应教师评定量表对650名留守儿童和698名非留守儿童进行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总体水平极其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在适应良好的学生中,留守儿童显著少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积极完成学校任务、人际自表与交往信心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而学习中的消极行为、学校问题行。为以及不良社交问题显著多于非留守儿童;不同性别、学段、学习成绩留守儿童学校适应差异性显著,监护的不同对学校适应影响不明显;留守儿童中,男生、初中生、学业成绩不良学生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引导。  相似文献   

7.
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基本判断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对五省农村留守儿童实证调查,本文探讨了留守儿童生存状态和群体特征。调研结果显示,留守儿童是一个多元的群体。一方面,大多数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和心理发展等方面与非留守儿童没有差别,留守儿童并不是“问题儿童”;另一方面,因亲情缺失,少数留守儿童的安全和情感发展面临阻碍。因此,社会各界应客观理性看待留守儿童现象,采取“政府主导、责任共担”的机制促进留守儿童建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留守儿童在心理、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的问题已经成为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中的突出问题。教师要关注留守儿童,注重观察、沟通与引导,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文章从留守儿童的共性问题、如何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教育的优化策略三个方面具体阐述留守儿童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国家和社会非常重视留守儿童问题。特别是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问题也非常明显。目前,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和心理上都容易产生一些问题,学校必须要对留守儿童予以高度的重视,着重引导和激发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调动留守儿童学习积极性,促进留守儿童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主要对培养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进行研究和讨论,旨在促进留守儿童们能够更加积极、快乐的学习知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能够更加健康、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安秀红 《考试周刊》2012,(1):184-185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当前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热点。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在健康、心理、教育等方面都处于弱势地位。从留守儿童心理来看,存在着委屈难过、孤独、敏感自卑、逆反等问题。学校应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建立家校联系制度、教师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建立结对帮扶制度、为留守儿童开设心理疏导通道、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心理,改善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父教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873名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父教缺失留守儿童的MHT总分高于非留守儿童;父教缺失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上高于非留守儿童.(2)父教缺失留守儿童中,女童的恐怖倾向明显高于男童;母亲抚养的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上高于隔代抚养的留守儿童.结论:父教缺失留守儿童的MHT总分及各分量表分数高于非留守儿童,父教缺失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和抚养方式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何云贵 《重庆师专学报》2014,(4):110-112,152
通过两个研究,调查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现状,并探究“留守儿童之家”对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影响。研究一对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实施“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测验,发现留守儿童在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维度上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在客观支持维度上差异不显著。研究二选取两组留守儿童,并实施“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前测。第一组参加“留守儿童之家”活动;第二组不参加。12个月后,对参加留守儿童、对照留守儿童实施后测,并对同年级非留守儿童施测,对各项指标进行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参加组留守儿童的客观支持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而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显著高于对照组。参加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社会支持各维度上没有显著不同。“留守儿童之家”提升了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水平.对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多,因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呵护,使得留守儿童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情感归属等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必须引起留守儿童父母、学校、社会的高度关注。在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基础上,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方式进行了探讨,期望对促进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对264名留守儿童和213名非留守儿童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留守儿童的孤独感状况,以及社会支持、自尊、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对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小学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显著高于初中留守儿童;同学支持、父亲支持和教师支持同时对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自尊对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可以共同反向影响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家庭亲密度、同学支持、自尊、教师支持这几个变量共同反向影响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根据研究结果,从家庭、学校两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影响留守儿童生活质量的因素,为留守儿童的抚养和教育提供一定帮助。方法:采用吴汉荣等人编制的《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量表》测查工具,对福建省278名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独生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高于非独生留守儿童;女留守儿童生活质量高于男留守儿童;小学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高于初中留守儿童。结论:留守家庭不同程度地影响中小学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农村曾、现、非留守儿童的社交焦虑状况。方法:使用儿童社交焦虑问卷进行调查。结论:曾、现留守儿童社交回避苦恼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女显著高于男,现留守儿童中女儿童社交回避苦恼显著高于男儿童;曾留守儿童社交焦虑无年级差异,现留守儿童社交回避苦恼有年级差异且六年级最严重。  相似文献   

17.
《教育》2015,(2):6
河南省漯河市现有农村留守儿童13.5万名,占全市儿童总数的30%,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7.5万多名,分布在全市680所农村中小学。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大、分布广、亲情缺失、家庭教育弱化、安全保护疏忽等问题,漯河市出台了《关于实施"留守儿童之家"建设项目进一步加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意见》,并把"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列入市政府十大民生实事之一,计划用3年时间,以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为重点,在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300所  相似文献   

18.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有关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许多研究者进行了深入探讨,但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文章总结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特点,留守年龄、留守时间及留守类型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留守儿童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了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留守儿童的研究及教育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留守儿童心理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留守儿童是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大规模流动所产生的新的社会问题.本研究采用量表法,通过与非留守儿童的比较,发现留守儿童在自尊、心理控制、情绪控制、心理支援、生活信心、社会适应等心理发展上都明显落后于非留守儿童;而且,留守儿童的性别、留守时间、年级及打工父母与留守儿童的联系状况等对留守儿童心理成长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农村小学作为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主导力量,要加强德育工作,充分发挥“留守儿童之家”的作用,通过完善“留守儿童”档案、加强心理健康辅导、充分发挥家长学校作用等途径做好教育帮扶,同时要多举措扩大留守儿童视野,让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持续、深入、有效,让留守儿童健康、安全、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