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分配方式,是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否定,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所有制结构和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与之相适应的按劳分配及其实现形式也在变化。与资源配置方式从计划转向市场相适应,按劳分配及其实现形式从产品型向市场型转变,尽管不同于按劳分配的经典观点,但没有脱离按劳分配的本质规定,且有利于发挥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优势。与此同时,所有制关系从单一公有制转向多种所有制,使按劳分配的实现范围逐渐缩小,并且在理论逻辑上难以与市场经济按要素分配的原则相兼容。共享型按劳分配拓展了按劳分配的理论内涵,能够有效发挥公有资本和劳动要素的作用,与市场经济高度融合,是按劳分配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创新性转化。  相似文献   

2.
公有制、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不高,又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状况,这就决定了相应的所有制结构只能以公有制为主体,允许多种经济成份长期存在、共同发展。与所有制形式、经济方式的多样化相适应,在个人收入分配领域中,也必然是一个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元分配体系。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方式不可能是单一的,不仅按劳分配本身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应当有所变化,而且在按劳分配之外还需要有所补充。例如购买债  相似文献   

4.
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它一方面具有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基本特征,另一方面又在社会主义具体制度上具有中国特色。这些“特色”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内容相关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经济制度的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最基本的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及由公有制决定的按劳分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二、政治制度的特色。我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这一国体和政体是我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个根本政治制度,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这对于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人民民主具有决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公有制企业坚持按劳分配还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是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我们认为,这一分配原则可以有两层含义:一是就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讲,是指把公有制经济中的按劳分配和其它经济成分中的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必然结果;二是就公有制企业来讲,是指先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利润部分再按劳和资金、生产资料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按劳分配是主体.这是在公有制企业中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具体表现.这第二层含义是很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在收入分配制度上也从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转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关系和产权关系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度还不成熟。因此,在分配领域,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不能实行单一的按劳分配,而是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就是说除了按劳分配这个主体分配形式外,还有按资分配 (包括按资金和资本分配)、按经营成果分配、按劳动力价值分配以及利息、股息、风险补偿等非按劳分配形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意识决定的,而是有它的客观必然性。关于它的客观必然性,我们可以从以下两点来理解。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现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在个人收入分配上必然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其中,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除了按劳分配以外,在我国还存在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对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的重大发展,重大飞跃。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思想突破了许多以往的社会主义的传统观念,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一)在社会主义的经济方面,邓小平对以往社会主义的传统观念的重大突破 社会主义的传统观念认为,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基础,是唯一的所有制形式。邓小平则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观点;传统观念认为,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分配形式,邓小平则提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  相似文献   

10.
分配问题是一个直接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问题。在近50年的探索中,我国分配机制由平均主义“大锅饭”到单一的按劳分配,由单一按劳分配的分配到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多元化分配,每一次变化,都在经济、政治乃至文化等领域掀起革命性回应。认真总结我国建国后分配机制的变化发展,充分认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科学性和重大现实意义,是顺利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基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一元的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改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元的经济成份,分配制度实现了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并由计划经济步入了市场经济。因此,国内的经济组织的性质由“社会主义的集体”变为“有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集体”。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引起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然而,我们的教育——《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内容没有变。笔者认为,在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应研究、提倡“有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补充,使人们的行为在道德领域有所依据,进而更好地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更加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唯一原则。按劳分配学说的前提是社会主义产品经济模式。而我国目前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模式,这种经济模式决定了我国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而不能实行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13.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唯一原则,按劳分配学说的前提是社会主义产品经济模式。而我国目前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模式,这种经济模式决定了我国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而不能实行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14.
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是公有制与私有制两种分配方式。在我国现阶段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要求有不同的分配方式同时存在。因此,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应是混合所有制结构体系共存时期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多种分配方式,有其客观必然性,是由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和包括公有制经济本身在内的多种经营方式并存决定的,也是礼会主义市场体系建立和培育的必然结果。为调动发展多种经营的各种积极因素,繁荣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生产力,我们有必要就我国现阶段政策、法律允许范围内的包括侦券利息、股份分红、风险补偿、私营企业主的收入等在内的非劳动收入的含义、性质、作用及其对策作一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这种所有制结构相适应的,是对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讲好这个内容,对于学生正确理解和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林锦礼 《广东教育》2008,(11):64-65
知识梳理 1.我国的分配制度。 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8.
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章哲我国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对此,中学经济常识课本集中阐明了以下几个基本观点:1、按劳分配方式分为两个部分,即作为主体的按劳分配方式和作为补充的其他分配方式;2、在公有制经济中实行按劳分配是客观的,...  相似文献   

19.
美、日私立高校办学模式对我国民办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日私立高校办学模式对我国民办教育的启示李德显梁丽萍教育作为上层建筑是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而变化的。现阶段我国已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共存的新格局。在按劳分配方式下,人们的富裕程度拉开了档次,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体制,只改变了按劳分配的主体和范围,并没有否定按劳分配,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力不是商品;商品经济的存在也不能使按劳分配转化为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只是影响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和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