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民国时期的私立大学,其教育经费来源不同于公立大学。公立大学的经费主要靠政府拨款,而私立大学的经费主要靠办学者自筹,其来源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其中,政府资助是一项不可忽视的经费来源,目前鲜有学者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政府资助是政府对办学优良的私立大学以资金奖励,同时可以加强对私立大学的控制。研究民国时期政府对私立大学的资助问题,对当前完善政府对民办高校的资助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一、传统观念及经费短缺是民国政府对私立大学资助较少的重要原因在近代中国,除个别私立大学外,总的来说,政府资助在私立大学经费总收入中占的比例…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和政府对高等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国家对高职院校投入的资助经费也不断增加,同时,国家和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对高职院校投入的资助经费所获得的效益。本文根据相关的文献以及社会调查,对高职院校资助经费的管理模式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完善高职院校资助经费管理模式使得国家和政府对高职院校所投入的学生资助经费取得最大的效益进行了合理的分析与探索。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和公益性要求政府必须给予扶持,私立高校虽然能得到一定的政府资助,但毕竟远远不能与公立高校相比。目前,大陆民办高校经费扶持政策并不完善,应对大陆与台湾地区民办高校经费扶持政策进行比较研究,为大陆民办高等教育经费扶持政策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日前 ,高等教育改革国际论坛在上海召开 ,来自世界上近 1 0 0所大学的代表参与了研讨和交流。各国代表对高等教育财政问题颇为关注 ,在经费收入渠道多元化、扩大学校经费管理自主权、正确使用竞争手段进行资源配置等方面形成共识 ,同时就各国正在进行的财政管理改革和学生资助体系完善问题进行了交流。  一、资金筹措渠道趋于多元在全球化时代 ,大多数大学的财政面临着严峻挑战。瑞士日内瓦大学前任校长路丝·E·韦伯提出 ,大学要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 ,必须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积极寻找政府投入和学费收入之外的其他财政来源 ,如建立捐…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加剧了我国政府投资能力下降与经费需求膨胀之间的矛盾,使得经费短缺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因而迫切要求对高等教育实行成本分担与补偿。本文深入分析了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原因,并从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中出现的现实问题入手,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学生资助体系的相关想法。  相似文献   

6.
美、日、中三国的私立(民办)高等教育有着不同的发展道路,在各国资助政策框架下政府经费资助状况各异.本文通过一系列数据分析,比较分析了三个国家政府经费资助在私立(民办)高等学校经费来源结构中的比例及其资助经费的特征,指出我国政府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应该建立一个稳定的资助体系,并将竞争性与非竞争性资助相结合,通过政府的资助政策介入来平衡当前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过于强大的市场力量.  相似文献   

7.
日本私立高等教育的经费来源呈现出多渠道的特点,主要包括政府财政资助、学费、捐款、学校经营创收等。其中,政府的财政资助是日本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学费是私立高等教育经费的主要构成部分。探寻日本私立高等教育经费的构成及其特点,将对改变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单一化的局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是加速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由之路,但政府财政资助的缺失影响了许多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江西省9所民办高校的问卷调查表明,政府财政资助占民办高校收入比例较低,2008年仅为4.26%.民办高校办学可以概括为"两个90%"现象,即90%以上的民办高校,90%以上的办学经费依靠学费收入.本文认为,政府应完善民办高等教育政府财政资助法律法规体系,建构民办高等教育政府财政资助体制机制,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完备的法律保障、政府财政上的资助以及文科为主的学科设置,构成了日本高等教育不同于他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特色。有鉴于此,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拓宽经费来源、采取先文后理的学科发展战略并加强对民办高校宏观上的管理,无疑对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加拿大是联邦制国家,根据加拿大宪法的规定,教育(包括高等教育)是省政府的职责,但这并不意味联邦政府放弃其对高等教育的责任。二战以来,联邦政府积极参与到高等教育事务中,并逐渐形成其高等教育职责。为了避免侵犯到省级政府的法定权限,联邦政府在宪法确认的安全领域(如劳动力培训、科研和学生资助等)通过立法、经费资助等形式(尤其是对大学科研的资助)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