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激活内需(教师出示学校的图片和场景)师:孩子们,请你用数学的眼睛来观察画面中物体的面,你能找出你认识的平面图形吗?生: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平行四边形……  相似文献   

2.
数学问题都是从生活中剥离出来的,与实践的联系紧密,而生活情境教学法的特征就是将生活画面还原,通过解决现实性的问题来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由此可见,创设生活情境可帮助教师提升数学教学质量,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3.
如今,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念已深入教师心中,数学课堂上呈现出一片红火的“生活化”景象。但应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这些景象背后的一些不良因素:如“生活味”浓得有时甚至超过了“数学味”:将数学作为单纯的生活叠加,致使数学教学走入了极端“生活化”的误区:把生活化作为数学课的单一追求,甚至是唯一追求:安排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来进行教学,就肤浅地认为是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面对生活化的学习材料,任由学生凭借其生活经验。从生活的角度进行思考。而忽略了要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只关注其现实性和趣味性,  相似文献   

4.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作为教师,可以先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引入新课,后在创设的生活场景中演练学习及在创设的生活画面中揭示规律并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以达到数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提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数学就在身边,真正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  相似文献   

6.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活内需 (教师出示学校的图片和场景) 师:孩子们,请你用数学的眼睛来观察画面中物体的面,你能找出你认识的平面图形吗?  相似文献   

7.
生活中有许多思维方面的故事,引用这些故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请看以下几例:  相似文献   

8.
《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这一要求揭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即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  相似文献   

9.
毛姗姗 《山东教育》2005,(21):106-107
教学过程:一、生活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科技广场吗?(生…)那么这幅画面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吧!(屏幕显示科技广场的摩天轮、世纪钟的旋转画面)。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摩天轮和世纪钟在做什么运动?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同时又指出:“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一要求揭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数学又为实际生活服务.这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1.
<正>一、真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生活中总有一些画面,挥之不去:徜徉于流转的四季,与自然对话,心灵会纯净安宁;遨游于书籍的海洋,与经典神交,思想会丰满深邃;驻足于感人的场景,与美好相拥,性情会豁达阳光……亲友团聚,欢快温馨;书画相伴,闲适舒展;运动竞技,热烈奔放……一帧帧撩拨心弦的画面,让我们沉醉、流连……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这样的画面,  相似文献   

12.
郭飞 《新疆教育》2012,(16):176-176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因此,我们的教学要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感悟、学习、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有趣和作用,体验数学那无穷的魅力,从而达到主动运用数学观点、方法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3.
考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生活中总有一些画面,挥之不去:徜徉于流转的四季,与自然对话,心灵会纯净安宁;遨游于书籍的海洋,与经典神交,思想会丰满深邃;驻足于感人的场景,与美好相拥,性情会豁达阳光……亲友团聚,欢快温馨;书画相伴,闲适舒展;运动竞技,热烈奔放……一帧帧撩拨心弦的画面,让我们沉醉、流连……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为题,写  相似文献   

14.
数学来源于生活,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数学作为一门严谨的学科,以其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与现实生活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情境不应只是绚丽多彩的动态画面,其要害是必须暗含着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通过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一要求揭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即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又为实际生活服务。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借助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汪扬 《科学教育》2007,13(1):16-17
人类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无数大家为数学世界建造了多姿多彩精妙绝伦的高楼大厦。人们知道,不管数学世界有多精彩,无不与现实世界、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元不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但今天的学子却被迫在完全没有生活气息的数学题海中漫漫遨游,事实上,这让他们越来越远离生活和数学。于是,我们呼唤"大众数学",我们呼唤回归数学真谛。从近几年的中考数学题中,我们逐步感觉到数学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下面,请同学们随笔者去校园生活中寻访中考数学。  相似文献   

17.
现行的教材强调"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件出发",即把学生的生活与数学的学习结合起来。要让数学教学直观、具体、生动,使学生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理解数学,领会数学的实在,感受数学的趣味,体验数学的魅力,又把课内的知识灵活地向课外延伸。而"主题图"是现行教材一道亮丽的风景,以其鲜明的画面,生动的形象和学生较熟悉的生活情境,激  相似文献   

18.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多媒体课件演示画面:草地上有2个院子,每个院子里有3座房子,房子前面有12只小兔在跳舞。)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生1:草地上有12只小兔在跳舞,它们平均住在身后的2个院子里,每个院子里住几只?生2:草地上有2个院子,每个院子里有3座房子,一共有几座房子?生3:12只小兔平均住在6座房子里,每座房子里住几只?(教师有针对性地板书:每个院子里住几只?每座房子里住几只?)师:大家真了不起,提出这么多数学问题。由于时间关系,这节课我们把这两个同学提出的…  相似文献   

19.
胡勇 《四川教育》2008,(11):43-43
案例:《明治维新》 一、导入 多媒体展示“甲午中日战争”画面、《马关条约》部分条款和“南京大屠杀”画面。观看后,师请学生谈感受。  相似文献   

20.
梁振军 《新疆教育》2012,(15):109-110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本身又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我们的数学教学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与社会的生活,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有生活的道理。数学教学不应该只是一些刻板的知识的传授,而应该遵循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道理,通过数学教学活动实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活生生的数学,结合自己的多年教学实验,就我在教学中如何使用数学教学内容与生活紧密联系谈几点具体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