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吴敬  段晓蓓 《中国科技信息》2005,20(14):231-231
论述了古希腊音乐特别是古希腊悲剧、音乐理论和音乐哲学思想对后世音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刘亮 《科教文汇》2013,(11):57-59
本文采用任生名牺方现代悲剧论稿》中提出的阐释悲剧的新范式,探讨奥尼尔对于悲剧的创新。奥尼尔对于现代社会悲剧的创新在于他颠覆了传统悲剧的概念:悲剧的主人公从王子贵族演变成平常百姓;悲剧的起因从严肃的行为演变成日常琐事;悲剧的世界是“上帝已死”的世界。奥尼尔对于现代精神悲剧的创新在于对剧中人物内心世界的探索。在现代人本体悲剧这一层,奥尼尔用象征展示了现代人荒谬的处境。  相似文献   

3.
在《呼兰河传》中的女性悲剧,反映出了作者面临理性和情感的艰难抉择时内心的痛苦不安,这种强烈的情绪使得文中充满了悲剧的色彩,而这种悲剧意识却使得作品散发出吸引人的魅力,并且历久弥坚。从《呼兰河传》的写作背景简析、文中片段阐释和悲剧的魅力三个方面对这篇小说的悲剧意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任燕 《科教文汇》2010,(14):74-76
美国戏剧大师尤金·奥尼尔是著名的实验剧作家,其戏剧创作受到过多种理论和艺术风格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指出古希腊悲剧、尼采及其哲学,以及斯特林堡戏剧对奥尼尔的影响至深,乃是其戏剧创作道路上的"灯塔"。  相似文献   

5.
美国戏剧大师尤金·奥尼尔是著名的实验剧作家,其戏剧创作受到过多种理论和艺术风格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指出古希腊悲剧、尼采及其哲学,以及斯特林堡戏剧对奥尼尔的影响至深,乃是其戏剧创作道路上的灯塔。  相似文献   

6.
夏红梅 《科教文汇》2012,(26):60-61
王安忆让王琦瑶一生注定要在错过与尴尬的宿命色彩中度过。王琦瑶情感跌宕凄惨落魄的一生,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悲剧意义,也体现了王安忆想通过"悲剧快感"来唤起人们对社会历史的反思。  相似文献   

7.
现代作家茅盾在其长篇小说代表作《子夜》中塑造了吴荪甫这一现代文学长廊中熠熠生辉、耐人寻味的艺术人物形象,它既给人以审美的体验,也给人们以理性的思考。茅盾并不是以一种批判的口吻讲述这个人物,相反是以一种充满激情的叙述语调来塑造这个人物,人物的失败让人感喟和同情。但仅仅把吴荪甫的悲剧归结为时代的悲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悲剧是片面的。笔者认为吴荪甫形象的悲剧性是多方面造成的,他的悲剧既是性格悲剧,也是情感悲剧,从更高的角度来讲也是命运悲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伤逝》中男女主人公涓生、子君在现实生活中的性格发展和悲剧性命运的分析,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阐释了他们爱情悲剧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孙乐涛 《金秋科苑》2011,(22):142-144
核心提示:东莞母亲溺毙脑瘫儿案出现如此一边倒求情的局面,更加凸显出其悲剧性。悲剧之为悲剧,就在于其吊诡性:当事人并非恶人,他们善良、慈爱,勇于担当,却得到最残酷的回报,因为爱,因为善良,所以走向毁灭。生活难道如此荒谬?或者,面对荒谬生活,人类如何找寻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们都知道《红楼梦》是一出悲剧,虽然它也有喜剧的成分,但是它的悲剧远远超过了其喜剧。贾府、贾宝玉、十二金陵等这些对象在无可奈何中渐渐毁灭,就预示着它的悲剧。而林黛玉作为金陵十二衩的其中一个悲剧人物,她的悲剧故事更能唤起我们对悲剧的情感体验,这种"悲"包括悲痛、悲伤、悲悯、悲壮、悲愤等。但是这种悲剧不仅仅是简单的悲伤与哀痛,而是认知和惊醒,是激励与振奋。  相似文献   

11.
无事的悲剧——《伤逝》主题及人物形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璇 《科教文汇》2011,(20):55-56
文章以对《伤逝》的主题及主要人物涓生和子君的形象分析为主.探讨了小说通过无事的悲剧所阐发出的深刻意蕴,并试图对鲁迅先生的经典作品做出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12.
张光成 《科教文汇》2011,(32):44-45
生命创造事业,生命创造历史。江山、事业、历史是对生命的记载和礼赞。宇宙竞秀,生命如花。生命以瞬间的光辉即入宇宙大流之中,化瞬间于永恒,生死之事大矣。人生如希腊悲剧:人在前台载歌载舞,而幕后的死则如伴唱:它衬托出前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生命如花,瞬间即永恒。  相似文献   

13.
回顾国内对古代希腊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往往取材于古代希腊哲学与政治思想方面的经典作品,这当然是非常重要的;哲学与政治思想经典作品往往是后世重要的思想资源,然而,这仍是不够的。原因在于,这些哲学与政治思想的经典作品未必是大众中的流行之作,从中得来的至多是思想家的思想,未必代表了整个社会的政治思想状况。因而,受到公众喜爱的颇为流行的悲剧作品,在阐释政治思想方面也许可以成为重要的取材之一。本文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尝试,依据悲剧文本,以历史背景作为支撑,从政治思想的层面对悲剧作出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李辰 《科教文汇》2012,(2):82-82,135
尤金·奥尼尔是美国史上的一座丰碑,是美国迄今为止唯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戏剧家。奥尼尔的作品对美国戏剧的发展有着划时代的影响,他擅长描述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性格以呈现人物的悲剧命运。他擅长写悲剧,《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是他剧作中优秀的悲剧代表作。本文通过简单的故事介绍,结合人物的性格展开对作品的初步赏析。  相似文献   

15.
王佑琴 《科教文汇》2013,(23):69-70
老舍的《骆驼祥子》以20世纪20年代的旧北京为背景,通过人力车夫祥子一生几起几落最终沉沦的故事,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下层人民的悲苦命运。小说还刻画了许多祥子一样的小人物形象,他们虽际遇各不相同,然而悲剧的命运却是共同的。他们的遭际和悲剧是个人更是整个时代和社会的悲剧。要想彻底改变这悲剧,必须所有民众联合起来,推翻这吃人的社会与制度。  相似文献   

16.
陈欣  余翔 《科研管理》2007,28(6):149-153,137
经济学者认为,若过多所有人对于同一资源拥有排他权,则无人可有效运用此资源,成为"反公地悲剧"。在专利药品涉及多项专利权、且专利授权难以进行的情况下,将因专利权人相互牵制或欠缺互补导致无人可有效实施,从而陷入专利药品"反公地悲剧"。本文分析了专利药品"反公地悲剧"的成因,并探讨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两种途径。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real cause of the tragedy of Othello.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 social status,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the implication of his collapse into murderous violence is actually his constant worries about the threats to his social identity as a black hero in a white world.  相似文献   

18.
王文哲 《科教文汇》2011,(25):78-79
王国维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提出"悲剧"概念的学者,王氏青年时代曾深受西方哲学家叔本华、尼采等人唯意志论的影响。在深受西方悲剧观影响的同时,身处中华文化熏陶的大背景下,王国维不可避免地也受到中国本土化的影响。可以说王国维的悲剧观是中西悲剧观融合的产物。本文拟讨论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的观点,对比西方悲剧的特点,探究王国维的悲剧观,为中西戏剧交流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