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石磊 《中学物理》2012,(8):18-19
在课标教材已经广泛推行的今天我们还是会发现,传统观念仍然在教材解读中影响着人们,那些与新课程理念相悖的观念以一种无意识的形式参与了教材的解读,制约着教师对教材的正确理解与教学执行.在哲学诠释学看来,文本解读是读者与文本两者视域相互作用的过程,读者对文本的前理解是一种客观存在,修正错误前理解的途径是读者与文本展开对话交流...  相似文献   

2.
教师应是文本优秀的阅读者,文本能动的展开者。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课前,教师先得与文本对话,即钻研教材。只有把教材把握好了,才能取得和学生对话的资格,进了课堂才能引导学生和教材对话,才能和学生交流。”笔者认为,在解读文本时,教师要读好“三字经”,着力提高文本解读的厚度、效度与宽度。  相似文献   

3.
樊玉杰 《甘肃教育》2011,(15):67-67
阅读教学不仅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过程,同时也是阅读者与自我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阅读者将获得他人无法取代的心灵体验。多重对话相互作用,能形成"对话场",而营造对话空间,能让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化阅读的空间。学生与文本对话,生成个性化感悟文本并非空中楼阁,而是生活的缩影。阅读文本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解读生活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三、正本清源:阅读价值指向“培养终身阅读者” 阅读教学是诱导学生参与文本意义生成与理解的过程,是一个从寻求理解到自我理解的建构过程。所谓寻求理解,就是读者对文本意义的具体化解读,感知文本形象、体验文本情感和领悟文本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本解读是指教师对数学教材进行认真的阅读,在对教学内容细致分析和对教材意义精准理解的基础上,整体、科学、准确地把握教材、理解意图.具体解读过程中可以从知识维度、思想维度、价值维度三个层面对数学教材进行文本解读.  相似文献   

6.
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教师教学的关键能力,教师文本解读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语文教师在文本解读过程中要防止两种错误倾向,一是照搬教参、网络资源,缺乏自己对文本独特的理解;二是刻意追求解读的新意,对文本进行过度解读。语文教师既要勇于、乐于、善于追求文本解读的个性化,同时,个性化解读还需有界,教师的文本解读应基于学生经验、立足文本语言,适度追求个性。  相似文献   

7.
课堂上成功的文本解读,往往是学生视界、文本视界及教师视界在对话中有效融合的过程。那么,教师如何有效引导,才能让学生、文本、教师三者的阅读视界在成功解读中走向有效融合呢?  相似文献   

8.
解读文本的最佳效应建构在文本的召唤结构与读者的期待视野双向契合的深度与广度之中,即视界融合之中。文本解读是指读者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它是一种读者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或者说是读者的观点与文本的观点进行碰撞、融合的过程。有效的文本解读在本质上是一个求善的过程,读者通过文本解读,发掘隐含于文本深处的伦理意义上的人性美和人文精神,使自身的知识、修养、境界得到丰富和提高,达到人格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9.
接受美学理论指出,读者在文本解读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文本价值全面实现的必要条件。学生作为语文文本的阅读者,是实现教材文本价值的重要因素。阅读教学可以通过辨析字句,准确理解文本本意;通过激发儿童的想象力,辐射思辨内容的广度;通过溯源求本的探索,培养儿童阅读的思辨逻辑;通过深度思考,创造阅读的思辨层级。以此促进学生阅读思辨能力的生长,实现文本阅读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0.
教学来自准确地把握教材,恰当地是处理教材,理解教材。在这一系列过程中需要教师从文本中接受有意义的东西,并把他们解释成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本文从一堂展示课《纸船和风筝》来阐述文本的层层解读的过程,以及在解读过程中如何去把握生成的闪光点,来设计出灵性的教学课堂,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个人对解读文本的理解与收获。  相似文献   

11.
教材——文本是学科教学的第一资源和重要凭借,弄清语文教材的地位、作用,是进行语文教育改革、构建现代语文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当代文本解读理论的发展,主要是以本体论阐释学理论为基点,由过去只注重解读作家——作品转向文本——读者的探究。这一重大转移开辟了文本解读的新时代,促进了文本解读观的多层面变革:即解读本质观,将文本解读作为寻求理解和自我理解的活动;解读对话观,把文本解读作为文本与读者“主体问性”的对话;  相似文献   

12.
阅读者不仅参与和再现文本的世界与意义,而且促使自我情感与文本意义相互作用,从文本世界中发现自我的世界.文本解读是理解者和理解对象之间的视域对话,文本意义也只有在读者那里才能获得真正的理解与阐释,这个过程永远在语言文字之中,在文化现场之中,在每一个读者的精神发育和生长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3.
教学过程由一系列复杂而又专业的活动所组成,其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教师对教材文本的解读,教师对教材文本的解读涉及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效果。因此,对教材文本解读方式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文本解读的几个概念】1.解读这里的"解读"主要是指教育教学中的解读,不同于一般的解读,它针对的是课堂教学,对象是教材,主体是教师和学生。解读是相互统一的两个过程,即教师先行"解"的过程和教师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相互碰撞"读"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规范与高效首先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只有当教师对文本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深刻的把握,学生才能受到真正的感染和熏陶;语文教学要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和谐统一起来。更需要教师深入地解读文本。笔者觉得解读教材不妨从以下“三要”着手。  相似文献   

15.
<正>文本解读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只有深入解读文本,才能更好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提升学生思维和感知力,提高教学有效性。但目前"教师的文本解读意识薄弱",可见,文本解读是我们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关注并不断进行提升的重要项目。文本解读的方法是多样的,文本细读是其中一种,它是"教师对文本的感知、理解和评价",是文本、作者及阅读者融合、碰撞的过程。叶圣陶先生也指出"文艺鉴赏  相似文献   

16.
对话教学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主要有言语型对话、理解型对话、反思型对话三种课堂实践形式。言语型对话在现在课堂教学中已经运用比较普遍。理解型对话是人与文本的对话,分师本对话与生本对话。师本对话指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其持有的先入为主之见为前提而对文本的理解。教师与文本各有自己的视界,当教师带着自己的成见去理解作为课程内容的文本时,就一定会出现两个不同的视界,即教师的视界和文本的视界。教师理解文本的过程,就是教师与文本在各自视域的基础上通过积极的对话不断形成新意义、新思想的过程。生本对话实质就…  相似文献   

17.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感知、理解、评价文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解读的主体——教师和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展开积极的对话,最终完成对文本的体验,达到文本育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高中语文教学中,无论是宏观层面的教材分析,还是微观层面的文本解读,其本质实际上都是相同的。教材分析是站在整个教材的视角,是对教材的结构、课文的组成等等要素进行分析,文本解读则通常是面向文本个体的,是面向某一篇课文的,其分析视角相对要细致一些。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常常会将教材分析与文本解读结合在一起,这样可以保证宏观视角与微观视角的衔接,可以保证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体现教材分析的思想。很显然,教材分析对应着战略视角,而文本解读对应着战术视角。  相似文献   

19.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在谈到对文本解读的重要性时指出:"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方智范教授指出:"对广大语文教师来说,应回归语文,练好内功,尽可能正确、到位地理解和把握文本。"审视当下的语文教学,文本解读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如何  相似文献   

20.
<正>一、要有"文本意识",才能有效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教师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去解读语文教材文本,这是备课最关键的前提。所谓"预设"是指教师在课前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预先设计。所谓"生成"是指在具体教学中,有些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有出色的、出人意料的回答或理解或者对文本理解有困惑、有错误甚至与文本内容看似毫不相干的胡思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