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技术转移机构可以有效实现高校科技成果转移到企业中,实现生产力的提升,本文重点分析了现代高校技术转移机构的基本运作模式,探讨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法律、人才、运作模式、信息化应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进路径,从而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移效率。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科技成果转化包括技术转移和产业化2方面内容,产业化进程又分为技术研发、产品化研发和市场开发3个阶段。分析了现行体制下的校企、科研人员自办公司、中小型科技企业以及风投等转化途径存在的弊端和不足。讨论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可行性及运作模式。科技成果转化整合多方资源,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实现国有资产增值和存量创新;使得科研人员实现了个人价值、社会资金得到了更高比例的回报、企业快速发展并带动了就业。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具有知识产权管理、技术出售、技术入股、技术许可和科技孵化5种职能,应积极发挥作为第三方技术转移机构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作用。  相似文献   

3.
科技发展与创新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而科技成果的顺利转移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前提。高校技术转移机构可以在学术科技领域和企业部门之间搭建桥梁,使科技成果的转移更为顺利,也使得科技成果的应用充分发挥。高校技术转移机构是实现服务社会这一高校四大职能之一的重要枢纽,也是确保高校的科技成果能够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的关键环节。本文对高校技术转移机构发展进行研究,以期对其完善与发展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校技术转移绩效的提升有助于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实现高校科研成果的创新价值.以浙江省产学研联盟中心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案例研究法,对案例数据进行编码分析,构建了"资源-能力-关系"的多要素模型,深入探讨了影响高校技术转移机构绩效的要素构成和要素内涵.研究发现高校技术转移机构的资源要素呈现出一种由外到内,从有形到无形的生成特点;能力要素和关系要素分别具有内外并重、多种多样及工具型和表达型关系并存的特点.研究表明:以资源为基础、关系为纽带、能力为助力,三要素并进才能推动高校技术转移机构绩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刘洪民 《科技与管理》2004,6(1):121-123
创建以高校为依托的科技中介机构,是加速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及技术转移的一条有效途径。分析了现阶段以高校为依托建设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意义及存在形式,探讨了高校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运作机制及推动高校科技中介机构进一步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目前,青海省的技术转移机构服务能力相对薄弱,如何提升技术转移机构服务能力,对完善青海省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和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技术转移机构的运行模式及成功经验,对比分析青海省技术转移机构的运行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提出提升技术转移机构服务能力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色列自然资源匮乏,建国之初即把教育、科研和创新作为立国之本,现为世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典范.1959年,以色列魏兹曼科学院设立耶达技术转移公司,开创全球高校院所技术转移的先河.目前,该国高校院所均设立了"耶达模式"市场化运作的技术转移公司.以魏兹曼科学院及其耶达技术转移公司为例,结合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现状,总结以色列高校...  相似文献   

8.
高校作为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产生大量的科技创新成果,这些科技成果只有进行了转移转化,才能真正实现它们的创新价值和经济价值。文章从技术交易的角度,对驻青高校近四年服务青岛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找出阻碍驻青高校科技成果本地转化存在的主要因素,包括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落地难、驻青高校学科设置与青岛产业结构匹配度不高、缺乏专业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和高素质人才等,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促进驻青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服务青岛发展的针对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提升技术转移转化质量是新时代高校强化服务社会职能的重要着力点。通过梳理新时代有关技术转移转化的新要求新精神新思想,回顾高校在评价导向、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产权归属和利益分配、转化管理机制创新与组织机构协作、专职机构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挑战,结合多年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的实践经验,从扭转评价导向、促进产学研融合、明确产权归属与均衡利益分配、完善管理机制、强化专业师资建设等角度提出了对推进高校技术转移转化工作的具体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高校提升技术转移转化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探讨安徽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补助政策实施情况,安徽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政策实施总体呈现出技术转移总量提升,综合效率较高特征.企业和高校院所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持续提升,产学研合作更加紧密;企业技术转移主体地位逐渐凸显.同时,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环境有待优化,激励政策尚待完善;高校院所对科技成果转化管理较弱,激励措施不足;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热情、接纳能力需进一步提升.从技术供给方、技术接纳方、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平台三个层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高校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战略力量和高地,在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7月,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与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国家科技评估中心、科技部火炬中心共同举办高校"技术转移机构建设"专题学术研讨会,就高校技术转移机构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通过总结高校技术转移机构的成功经验和取得的成效,提出加大对高校技术转移机构的支持力度、加强技术转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建议,大力推进高校技术转移机构专业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分析高校技术转移转化体系的发展现状,剖析高校开展技术转移转化工作面临的机制体制障碍。研究基于“三螺旋”理论高校技术转移转化体系建设的战略定位、发展思路及实现路径,构建高校技术转移转化体系协同创新模型,完善高校技术转移生态体系,打通高校技术转移生态链条。提出地方高校技术转移体系发展对策,为提升高校技术转移效率,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科技研发投入的大量增加,我国高校的科研实力不断增强,专利技术成果越来越多,但存在的问题是转化率普遍不高。而在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率通常能达30%以上,原因在于国外的专利制度建立较早,发展较为完善,能够实现专利技术转化的良性循环。通过对国外高校专利技术转移模式的梳理和分析,总结出不同模式的特点和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高校实际,从加强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建设、加强专业化技术转移队伍建设以及加大政府资金投入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如何利用湖北省科技资源优势实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湖北省技术市场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探讨建立创新型技术市场发展模式,用创新模式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加快技术转移、促进企业吸收技术应用能力,提高湖北省技术转移的水平和层次。  相似文献   

15.
高校技术转移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高校技术转移的意义和作用出发,阐述了技术转移机制运作模式及功能,对高校技术转移的途径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6.
正本刊讯按照2018年度四川省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工作部署,为加强我省技术经纪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壮大专业化、职业化技术转移人才队伍,提升技术经纪人专业技能和创新服务,8月9-10日,在国家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支持下,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厅主办,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承办的"2018年度首期四川省技术经纪人培训会"在蓉顺利举行。来自全省科技管理部门、高校、科研院所、技术转移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产业园区、科技园区近600人参加了此次培  相似文献   

17.
德国在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以政府、高校、行业协会与市场化组织相互匹配的四位一体的技术转移体系,形成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市场化运作技术转移机构为中介,政府强有力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为保障,以高校科研人员与企业长效合作为基础的供需匹配的技术转移模式,为德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智力支持。通过研究德国技术转移体系,从以上4个维度来探讨我国科研发展的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18.
正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推动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是加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2016年4月,《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发布。方案提到,以"互联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核心,以需求为导向,连接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投融资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集  相似文献   

19.
霍倩  王志刚 《科技风》2024,(10):161-163
本文以西安工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改革实践为例,介绍了其在制度建设、平台建设及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举措及成效。同时,剖析了地方高校技术转移工作中高价值专利成果不足、技术转移队伍建设重视度不够、社会对成果孵化缺乏耐心、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力度不够四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思考。本文研究旨在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发展模式,为构建符合地方高校实际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路径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0.
通常高校是以一定交易价格实现科技成果价值的市场化行为,这就对高校科技成果价值评估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以高校科技成果价值评估作为研究对象,总结现状并指出目前主要存在的五方面问题,从科技成果产出、运营和转化全流程角度分析影响高校科技成果价值评估的五方面因素分别为科技成果本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队伍和第三方评估机构的成熟度以及科技成果的价值时效性和垄断程度。最后,从创新体制机制、加强能力建设、规范指标体系、积累评估案例和规范标准流程五方面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