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玄  冉光和  陈科 《科研管理》2020,41(5):259-268
本文在分析金融集聚影响区域内部和周边区域民营经济成长的作用机理的基础上,运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以中国省域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发现:(1) 考察期内中国省域金融集聚度大致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递减。(2)东部地区金融集聚度较高,对区域内民营经济成长有一定促进作用,且其“涓流效应”可带动周边区域民营经济成长;中、西部地区金融集聚度较低,不能促进区域内民营经济成长,且其“极化效应”可能阻碍周边区域民营经济成长。(3)东、中部地区民营企业已经开始注重技术研发,而西部地区民营企业还停留在规模扩张阶段。  相似文献   

2.
广东区域经济与金融发展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广东区域经济和区域金融发展状况的实证分析,阐明广东区域经济和区域金融的二元结构,揭示广东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利用金融资源的不同效率,提出利用区域金融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2008~2018年面板数据,从全国和西部地区两个层面构建了金融产业集聚的区位熵指标,分析了全国层面和西部地区内部视角下西部地区各省份金融资源流动集聚的现状。引入时间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全国和西部地区金融集聚度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金融资源分布极度不均衡,西部地区金融集聚度远低于全国整体水平;金融集聚度在全国整体层面对科技创新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西部地区则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建议国家要着力推动金融资源向欠发达的西部地区聚集,提升金融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西部地区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用创新知识产出和创新经济产出分别衡量区域创新绩效,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考察创新资源流动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金融集聚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创新资源流动对区域创新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并能产生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金融集聚正向调节创新资源流动与本地区创新知识产出的关系,但对创新资源流动与邻近地区创新知识产出的关系具有消极作用;当用创新经济产出衡量创新绩效时,金融集聚对创新资源流动与本地区创新经济产出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对创新资源流动与邻近地区创新经济产出的关系表现出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大陆,金融业集聚现象越来越普遍。大量优质金融资源和金融机构集中在国内,创造了巨大的金融财富,带动了当地及周边地区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但西部地区金融业集聚程度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选取金融业、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一些基本指标和区位熵来衡量金融业积累水平,并运用直觉模糊层次分析法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金融产业2015年的集聚水平进行了测度。计算结果表明,中国沿海发达地区金融业集聚程度较好。  相似文献   

6.
《软科学》2019,(8)
利用1999~2016年中国大陆地区省级面板数据,基于空间杜宾计量模型(SDM)实证分析了经济集聚对区域城乡融合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经济集聚能够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对城乡融合发展产生影响;经济集聚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表现出了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经济集聚能够促进区域城乡融合发展。据此提出了推动经济集聚集约发展、加强区域协同合作、开展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助推区域城乡融合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再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重要转变.运用集聚经济理论,以欠发达地区甘肃省为例,分析了其产业集聚效应及其变化.最后,就欠发达地区如何通过产业集聚,形成具有持续竞争力的特色产业群落,推动欠发达地区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以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问题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软科学》2018,(4):95-99
从理论上探讨了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技术学习成本在两者之间的联结效应,利用中国高技术产业1998~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系统GMM的回归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拐点"效应,在集聚前期,集聚程度的提高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而当集聚程度达到一定阈值后,集聚的提高反而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阻力。另外,技术学习成本显著影响着其"拐点"效应的趋势,集群内企业的技术学习成本越低,集聚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影响越强。  相似文献   

9.
从空间计量经济视角对高技术产业空间集聚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区域间产业集聚存在正向的空间相关性。人力资本、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及基础设施都对本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溢出、市场规模和FDI的影响系数都显著为负。相邻地区的知识溢出和市场规模都对本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发展造成了抑制作用;而对对外贸易产生了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10.
蒋芬  邓丹青  汪平 《科技通报》2021,37(6):115-120
基于空间溢出效应,构建了创意产业集聚、外部性(技术外部性、金融外部性、文化外部性)与区域创新的作用机理,检验了长三角创意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的关系,并考察外部性调节效应的产业差异.研究发现:(1)创意产业集聚显著地正向影响区域创新,金融外部性空间溢出效应显著;(2)创意产业集聚水平相同条件下,外部性越强,创意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水平提升强度越大;(3)创意产业集聚促进区域创新存在产业差异,其中科学研究类创意产业最为明显;(4)外部性对创意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因创意产业具体的类别而有所差异.研究关于充分利用外部性,引导城市创意产业集聚,推动区域创新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知识密集型产业间的协同集聚发展能够产生明显的创新效应,这对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文章从产业协同集聚角度出发,分析科技服务业与高技术产业协同集聚创新效应产生的内在机理,利用简化的E-G模型考察中国科技服务业与高技术产业协同集聚表征,并将协同集聚度作为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影响因素之一,利用2007—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协同集聚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1)科技服务业与高技术产业存在良好互动关系,两者的协同集聚与高技术产业创新水平提升呈倒U型关系;(2)依托科技服务业促进高技术产业创新水平的提升应积极推动科技服务业与高技术产业协同集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LMDI方法将中国用水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分解为人口效应、区域人口分布效应、区域经济发达效应、区域产业结构效应和区域技术进步效应。研究发现,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都是抑制用水量上升的影响因素,但是技术进步更加显著。产业结构效应在各省份第一产业内部影响最大,而技术进步效应却存在较大差异;经济增长是用水量上升的主要推动力,中部最显著;人口规模扩大促进了用水量上升,但是影响较小,而人口分布(流动)变化促进中国用水量上升比较显著。另外,区域经济份额相对变动对用水量的下降起到正向作用,但是各省份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经济份额提高促进了用水量上升。因此,各省份需要加强节水技术创新,更加重视农业节水;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由耗水强度大的农业向耗水强度小的第二、三产业转移;东部发达地区加大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资金、技术等支持。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LMDI方法将中国用水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分解为人口效应、区域人口分布效应、区域经济发达效应、区域产业结构效应和区域技术进步效应。研究发现,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都是抑制用水量上升的影响因素,但是技术进步更加显著。产业结构效应在各省份第一产业内部影响最大,而技术进步效应却存在较大差异;经济增长是用水量上升的主要推动力,中部最显著;人口规模扩大促进了用水量上升,但是影响较小,而人口分布(流动)变化促进中国用水量上升比较显著。另外,区域经济份额相对变动对用水量的下降起到正向作用,但是各省份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经济份额提高促进了用水量上升。因此,各省份需要加强节水技术创新,更加重视农业节水;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由耗水强度大的农业向耗水强度小的第二、三产业转移;东部发达地区加大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资金、技术等支持。  相似文献   

14.
海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海洋产业的集聚,而海洋产业集聚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会对海洋环境产生影响。参考陆域产业体系,海洋产业集聚对海洋环境污染的影响可能也会产生空间效应。为了探究海洋产业集聚对海洋环境影响是否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本文利用2006—2015年中国沿海11省市海洋产业的数据,选用面板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结果表明:一方面,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环境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负相关,出现集聚污染现象;另一方面,海洋产业集聚水平的提高会加剧海洋环境污染,并且这一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基于此,本文从控制海洋产业的污染排放、合理布局海洋产业和构建区域共同发展3方面提出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中国30个省份2005—2019年的区域创新面板数据,运用DEA模型和区域熵方法分别测度区域创新效率和高技术产业集聚值,从空间计量经济学视角对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和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从全国层面看,高技术产业集聚通过规模经济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对区域创新效率产生显著的影响作用,高技术产业集聚和区域创新效率存在非线性倒U形关系。从区域层面看,高技术产业集聚对于区域创新效率的正向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显著强于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6.
黄永明  姜泽林 《科学学研究》2019,37(10):1775-1785
本文在自由资本模型的理论框架基础上,构建了包含金融结构的空间经济学模型,推导出金融结构最优时产业集聚状态亦最佳,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等结论。随之采用2005-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从全国层面和四大区域的视角实证分析了金融结构、产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第一,证明了金融结构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正的相关关系,但是当分区域看,发现了东部地区金融结构与该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负的相关关系;第二,就全国范围内而言,金融结构对多样化产业集聚与专业化产业集聚的作用存在差异性。第三,就全国整体层面上,金融结构指标未超过0.7366时,产业专业化集聚对经济发展质量的作用较大,当越过门槛值0.7366时,产业专业化集聚对经济发展质量的作用将会有所衰减。文章的扩展性分析也基本支撑了前述相应结论。最后指出合理调整金融结构、加强多样化产业集聚治理、进一步提高专业化产业集聚水平及积极探索金融结构调整与产业集聚互动机制等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7.
吴晓明  杨力  刘琳 《软科学》2017,(9):74-78
围绕“产业结构、产业集聚程度以及产业资源投入”等三个维度搭建分析框架,构建起由GDP、产业专业化指数、产业空间基尼系数以及产业资源投入等4个变量组成的VAR模型,以四川省2000~2015年的动态面板数据为样本,以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为分析方法对石化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产出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石化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总体上呈现“倒U型”的态势,产业集群与产业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存在不同的脉冲效应,同时也体现出不同的时滞效应.  相似文献   

18.
修正资源错配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产业协同集聚是改善资源错配的重要驱动力。文章从外部性视角构建了中心-外围理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采用2003—2020年中国地级市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使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和PSM-DID模型,理论与实证分析了产业协同集聚对地区资源错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产业协同集聚借助数字技术功能对资源错配的修正效应产生倒“U”型“本地-邻地”空间作用。另外,随着数字技术的迭代升级,产业协同集聚通过数字技术外部性对资源错配的修正作用越来越强。本文还发现:区域一体化战略通过提高区域间数字技术扩散强度会进一步提升产业协同集聚对资源错配的修正效应。本文基于产业协同集聚在数字技术的调节作用以及在区域一体化的推动作用下能够修正资源错配这一重要结论,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金融产业本质特性出发,提出金融产业虚拟集聚概念,认为金融产业虚拟集聚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环境中金融产业竞争与合作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其空间集聚发展的必然。研究发现金融产业虚拟集聚的要素基础是金融产品的虚拟和可量化特性,其决定了金融产品非常适合数字化编码和开放的、远距离数字化传播,而不易受地理范围的局限;金融产业虚拟集聚的产业基础是金融超越于实体经济界限的虚拟化特征;金融产业虚拟集聚产生的内在动因是金融产业实体集聚过程中所遇到的客户受限和集聚风险。随着金融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打破了传统金融产业的地理限制,缓解了金融产业空间集聚中不断积累的成本和风险,减弱了金融产业隐形知识的空间溢出局限,催生了虚拟金融机构的出现,成为了金融产业虚拟集聚的重要表现形式。本文根据Teece的知识流动和学习概念模型,结合金融产业虚拟集聚的特点,认为金融产业虚拟集群的知识溢出活动主要受到溢出方和学习方进行知识溢出和知识学习的主观意愿、双方之间的广义距离、双方的信任程度、双方的知识能力和风险控制尺度等因素影响。通过引入金融产业虚拟集群知识溢出效率函数,改造凯尼尔斯空间知识溢出蜂巢模型,构建了金融产业虚拟集群知识溢出效应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动态分析研究。最后提出未来对金融产业虚拟集聚的研究,可以围绕静态和动态研究两大主要方向,针对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别开展系统性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20.
新发展格局下充分利用国内大市场优势和完备产业体系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对中国突破外围封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基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专利数据库文摘的匹配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市场潜力、产业集聚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及其异质性,发现市场潜力扩张和产业集聚均能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同时东部城市和高技术行业市场潜力扩张对企业自主创新的作用更为明显,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的产业集聚更有利于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使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产业集聚是否是市场潜力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渠道,结果表明:多样化集聚在市场潜力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中起到了中介作用,而专业化集聚并没有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