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常态不仅仅只存在于经济领域,存在就业领域,可称之为就业新常态。面对新常态,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日趋明显,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分析了新常态对农业的影响、农业院校就业现状,并就今后如何做好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了建设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夏青 《华夏星火》2015,286(3):26-29
近年来,我国农业面临成本上涨、农产品进口增加、农业生态环境严峻等挑战.对于经济发展新常态对农业的影响,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表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长率从高速增长转到中高速增长,对需求和财政收入都会有影响,对农业是一种挑战.一方面,如何生产出产品,让市场有更多需求,让农民有更多收入;另一方面,在财政收入增长减缓情况下,如何保持国家对农业支持力度,都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夏青 《华夏星火》2015,285(2):14-17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业发展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更为迫切。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日前表示,当前,农业部门适应新常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大力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韩长赋指出,近年来我国农业现代  相似文献   

4.
当前,社会各界都在讨论保持农村稳定,促进农民增收问题。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生产工具,在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成为开辟农民增收的新渠道。  相似文献   

5.
乜君兴 《华夏星火》2016,(12):47-51
过去,中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所有的行业和企业都在快速的发展,PE投资机构挑选能够上市的优秀企业进行参股投资,然后等待企业上市,就可以获得很好的投资回报.但是,目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环境变化了,很多龙头企业的发展也都开始面临瓶颈.  相似文献   

6.
最近两三年,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的标志是两个增幅减缓:GDP增幅减缓和财政增幅减缓,这给农业发展带来了一些影响.GDP增幅减缓会影响就业机会,会影响到农民工的外出就业.财政收入增幅减缓会影响到农业投资,同时会影响到对农民的补贴.其实,回头看看我们农村这几年的发展,恰恰是逆势而上的,并且出现了新的发展气象.究其原因主要是有了新的动能,有了新的经济.  相似文献   

7.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竞争力、促使农民增收和建设美丽繁荣农村的战略举措。本文就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及特征、动因与效应、融合模式与发展路径、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及应对对策等方面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最后作出总结评价。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重要机遇期,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出现了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在新常态下,我们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针对新常态下出现的很多思想工作新特点,针对性研究了大学生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重要机遇期,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出现了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在新常态下,我们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针对新常态下出现的很多思想工作新特点,针对性研究了大学生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气象为"三农"服务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气象条件是影响农业生产的最主要的环境因子。长期以来;我国气象部门一直把为农业服务作为气象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为农村防灾减灾、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气象为“三农”服务工作逐渐显示出一些问题,如:气象服务如何适应农业增长,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新要求?如何提高农用天气预报的水平?如何将气象信息迅速停递给狂民朋友等?本文将对我国气象为“三农”服务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气象条件是影响农业生产的最主要的环境因子。长期以来,我国气象部门一直把为农业服务作为气象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为农村防灾减灾、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气象为"三农"服务工作逐渐显示出一些问题,如:气象服务如何适应农业增长、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新要求?如何提高农用天气预报的水平?如何将气象信息迅速传递给农民朋友等?本文将对西藏琼结县气象为"三农"服务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正>新常态下,由于经济增速放缓、农业生产成本攀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农民务农意识减弱,我国农业面临"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并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2015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浙江省龙游县科协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努力探索新常态下科协"三农"工作新途径,以农民专家评选为突破口,激发科协"三农"工作的活力,有效地推动了龙游县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走出了一条服务提升与产业发展相促进的富有龙游特色的科协"三农"工作新路子。一、主要做法(一)找准切入点,锐意探索实践新路子浙江省龙游县是传统农业大县,但大而不强。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规模普遍较小,农业产业化水平偏低;农  相似文献   

14.
2月5日,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份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继续锁定“三农”工作,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工作主线.文件强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协调好各方面利益,面临许多重大考验.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重大挑战和考验.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条件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如何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一号文件提出了哪些新思路和新举措?  相似文献   

15.
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两大战略任务都有赖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本文首先分析了农业资源环境、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生产成本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制约,进而分析了当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农业资源利用和产出、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劳动力素质以及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本文从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角度,提出了提高中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夏青 《华夏星火》2014,(11):20-23
在9月4日召开的2014品牌农业发展国际研讨会上,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会长朱保成表示,近三年来中国品牌农业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有了很大进步,管理者、建设者、消费者凝聚了越来越多的共识,品牌建设已经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成为新型农业经济主体的核心经营策略,成为食品安全获得消费者信任的重要保障,也成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新常态。  相似文献   

17.
新常态背景下,经济政治多方面环境均存在变化,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需要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进行重点改进。通过对新常态下的社会保障事业进行简单概述,提出新常态背景下保障事业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例如存在着对人力资源的影响、社会保险事业的诉求变化、人员工作关系不稳定等现象。在这样的环境变化背景下,人力资源的社会保障事业需要进行一系列转变发展,重点应集中于适应政策发展、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工作人员工作热情并以民众需求为工作目标。推动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对经济发展以及人力资源发展均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9个特征.会议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2015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强调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随后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夯实农业稳定发展基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显而易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国家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必将给农业发展带来新变化.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来自于科研成果的转化。科研成果向农业科技的转化也是市场流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我国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农业科研成果创立了对农业科技企业的培训,以及科研评判的相关机制,对调整农业研究起到了推进作用,本文以黑龙江地区科研成果情况为例,就新常态下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对策进行研究并给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0.
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当前社会需要的是具有突出实践能力、宽厚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为适应新形势,符合新常态,很多高校都在转型发展,作为培养人才主要力量的高校,面对转型对文化课教师的角色转换变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怎样实现应用技术背景下实现文化课教师角色的转型,是当前正在转型高校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提升教师的应用素养,转变教师的观念等,是应用型大学下文化课教师角色转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