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陕西省宝鸡市崔木煤矿3#煤层为工程背景,根据矿井冲击地压显现特征,研究分析地层应力场、裂隙场的时空演化规律及冲击地压监测预警指标的基础上,探索冲击地压多参量联合预警算法,建立冲击地压多参量监测预警模型,开发了多参量实时在线联合监测预警冲击地压软件,实现在时序上定量描述监测区域的冲击危险状态,在空间上定量反应监测时段内的冲击危险区域及等级,提高现场冲击地压预警准确性和时效性,全面提升煤矿冲击地压灾害判识和应对能力,实现科学治理灾害,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阐述了煤矿冲击地压发生的机理,分析了桃山矿A采区工作面地质条件、冲击地压现象、冲击地压类型和冲击地压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科学预测预报孤岛工作面动压显现,十分有利于冲击地压的防治。本文结合阳城煤矿1304综放孤岛工作面,分析了工作面回采期间电磁辐射和微震监测预警技术,为相似条件下现场的冲击地压防治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煤矿采煤生产中的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因素性质各不相同。影响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的地质因素主要有开采的深度因素、煤层厚度的因素及其变化、巷道围岩性质的因素、煤矿地质构造因素、覆岩岩层结构因素。针对影响煤矿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发生的开采技术因素,进行了采煤方法因素分析、采掘顺序因素分析、孤岛工作面宽度大小的因素分析、顶板控制的因素分析,还对煤矿生产组织管理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冲击地压是井巷或工作面周围体,由于弹性变形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常伴有煤岩体抛出、巨响及气浪等现象。近年来,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冲击地压危害显现的越来越明显,危害也越来越大,因此,做好煤矿采区冲击地压安全防护措施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梁宝寺煤矿3210工作面、3214皮顺的冲击地压威胁,探索应用了煤层注水和卸压孔相结合的综合防冲措施。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5,(21)
根据常村煤矿地质方面情况,分析煤矿冲击地压所在工作面的特征,可发现地质异常因素与应力叠加、地压冲击诱导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常村煤矿21采区21132工作面位置诱发冲击地压主要为"Z"型煤柱诱发型,开采深度、煤岩冲击倾向性、顶板岩层结构特点、断层、煤层变化、煤柱遗留位置、切眼和停采线设计等是常村煤矿21采区冲击地压的主要诱发因素,其中21132工作面停采线位置具有高危冲击性。  相似文献   

7.
<正>结合福城煤矿具体地质条件、开采技术条件、3煤及9煤冲击倾向性鉴定结果等,分别从定性、定量(综合指数法)角度对福城煤矿的冲击危险性进行了评价,冲击危险性指数Wt=max{Wt1,Wt2}={0.67,0.48}=0.67,矿井冲击危险状态属C级(中等冲击地压危险)。评价认为福城煤矿具有中等冲击危险性,下一步应加强局部监测与区域监测并及时预警,同时应建立和完善冲击危险区域的治理方案与异常情况时紧急处理预案。  相似文献   

8.
随着当前我国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煤矿受到的冲击地压影响越来越突出,煤矿冲击地压现象的发生原因十分复杂,主要受到地质情况及技术因素的影响,因此煤矿采掘冲击地压防治技术成为了重点研究的对象,针对当前我国煤矿采掘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可行性防治技术措施,避免在煤矿采掘过程中因为冲击地压引发安全事故,更好促进煤矿采掘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煤矿属于短期不可再生能源矿产,其形成环境和形成因素极为复杂,因此在煤矿开采作业中就存在了诸多问题,并且在煤矿本身矿产特点的作用下煤矿出现坍塌破坏等现象是十分常见的,因此对于煤矿内结构的设置就需要考虑到诸多因素,其中冲击地压往往是导致煤矿坍塌破坏的原因之一,因此在设置煤矿内开采的巷道时就需要特殊对待,本文就冲击地压煤层采区巷道布置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从介绍煤矿冲击地压显现的特征入手,分析矿井冲击地压出现的原因,最后提出防治冲击地压的相关措施,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1.
桃山煤矿是受冲击地压威胁较大的煤矿,治理冲击地压要从技术和管理层面同时进行,因此,领导要充分重视、落实责任;坚持安全第一、不惜资金;措施落实到位、控制地压;依靠科技应用、改变思路;严细管理、抓实抓靠;依靠员工、全员警惕。  相似文献   

12.
随着开采深度和强度的增加,冲击地压灾害愈发严重,严重制约井下的安全高效生产和人员安全,因此如何进行有效地采前冲击危险区域的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基于现场典型冲击地压案例分析,总结归纳了影响工作面冲击危险的主要地质和开采技术因素,并给出了相关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排序。其次,合理确定了工作面采前冲击危险的预评估指标,进而构建了工作面采前冲击危险的三级预评估体系。最后基于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得出各预评估指标的权重,建立了工作面采前冲击危险综合评估模型。采用文中提出的冲击危险预评估模型,对崔木煤矿21309工作面进行了采前冲击危险性评估,为现场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冲击地压是在矿山生产中发生的一种煤岩动力灾害,在高瓦斯矿井会造成瓦斯异常涌出,对井下生产系统具有严重的破坏作用,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通过桃山煤矿在回采一采区93#右三片过程中采取超前掘送高位抽放巷、深孔爆破等防治措施,有效地释放了采煤上巷顶板压力,避免了应力集中,减少了冲击地压的发生频率,同时避免了上隅角瓦斯积聚,降低了回风瓦斯的浓度,保证了安全,减少了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煤矿发生的冲击地压显现有其特定的特征,冲击地压有厚层难冒坚硬顶板条件下的冲击地压、构造应力型冲击地压、柱式体系开采条件下的冲击地压、深矿井重力型冲击地压等类型。防范冲击地压,要采取合理开采部署、煤层注水、开采保护层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冲击地压是煤矿开采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动力灾害之一,也是煤矿开采技术上最棘手的问题难题之一,也是制约煤矿安全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煤矿冲击地压显现日趋频繁的现状,本文就煤矿冲击地压的原因和防治浅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由于煤矿开采的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存在很多的危险因素,因此在煤矿开采作业中常常需要面临很多安全威胁。为了保证开采人员的安全和采矿作业的顺利进行,就必须要加强安全管理,做好灾害的防治工作。其中冲击低压就是煤矿开采过程中的较为严重的一种灾害,其会对采矿作业面造成毁灭性的破坏,给井下作业人员带来极大的安全威胁。研究冲击地压的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治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现就重点来探讨煤矿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水害、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是威胁煤矿特别是进入深部施工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危因素,为了避免上述灾害的发生,七星煤矿采用了中、小直径超前钻孔的探查措施,对预防水害、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等灾害的发生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从采区内采空区漏风通道、工作面漏风情况、采空区遗煤赋存等多方面因素分析了任楼煤矿Ⅱ7212孤岛工作面的自燃危险性,通过对自燃危险区域的论证、圈定,给工作面的防治煤层自然发火工作提供了方向,重点区域重点监测、治理,保障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与收作;同时也为矿井未来类似工作面防灭火工作提供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19.
马德军 《科技风》2014,(24):106-106
我国煤矿开采深度在不断增加,因此受到冲击地压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而且冲击地压具备突发性与复杂性,使得煤矿企业在防治与预防冲抵地压的灾害工作遇到了难题。目前,已经开始使用微震技术对煤矿动力灾害进行预防与检测,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通过阐述冲击地压产生的特点与原因,并分析了微震信号的分布特征与前兆信息判别。  相似文献   

20.
煤炭是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冲击地压灾害会瞬间摧毁井巷设备,造成人员伤亡,还会诱发突出、瓦斯爆炸等次生灾害,是煤矿最严重的灾害之一.截至2020年,我国有高风险冲击地压矿井123处,该类矿井产能占我国煤炭总产能的10%以上,随着煤矿开采深度增加,冲击地压灾害形势将更加严峻.国家对此高度重视,要求"加强煤矿冲击地压源头治理""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煤矿冲击地压事故".冲击地压防治是亟需解决的世界性难题.北京科技大学李振雷副教授致力于冲击地压防治理论与技术研究,在冲击地压灾害演化致灾机制、煤岩变形破裂过程的电磁辐射、声发射、微震等多参量地球物理响应规律等方面取得了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相关成果已被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并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为我国煤炭行业的防灾减灾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