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是大学阶段非计算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渗透计算思维,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培养学生能够独立运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革原有教学中的一些弊端,不仅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要求,也是当前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大学基础课程,现在大学文化基础课程没有起到对大学生培养作用,现在很多高校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都进行一定改革,用来提高大学生计算机的基本能力,为大学生将来发展服务。互联网+在教育中应用,尤其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中应用,有助于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技术保障,为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符合现代课程改革需要,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起到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提供计算机相关的知识、实践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其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并着重对如何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进行了深入探究,以提高教师素质,并加强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4.
《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一门必修课,其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一直是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研究重点,计算机基础教学正面临计算思维教学的挑战。以计算思维培养为中心,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设计,在原有教学内容中融入了计算思维的训练。  相似文献   

5.
在目前大学教育中,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的能力.我们看到,各高校对计算机基础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结合备专业教学的需求及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断完善计算机基础教学.在此基础之上,如果将计算机基础教育与其它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开设交叉学科专业,必将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这也必将是大学专业教育的一个崭新的理念,崭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5,(23)
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高等院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其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于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基于这种情况,提出了以不同专业为基础的典型案例导向教学模式,其能够有效立足于实际,为不同专业和层次的学生服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能力,促进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本文就以不同专业为基础对大学计算机基础典型案例导向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大学计算机公共课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目前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该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增强课程针对性;2.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3.完善教学方法。总之,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应从过去的操作技能的培训逐步过渡到知识与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郭芬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1S):166-166,30
大学计算机公共课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目前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该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增强课程针对性;2.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3.完善教学方法。总之,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应从过去的操作技能的培训逐步过渡到知识与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高职高专教育与普通高校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在专业课程设置,培养目标上都有很大区别。《计算机网络》课程是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学生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本文阐述了传统《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介绍我院在《计算机网络》教学实践方面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通识课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独立学院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和创新创业精神。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对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学生在大学接受计算机知识教育的第一门课程,对于锻炼每个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支撑"技术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构成。以需求为导向,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善于运用计算机技术和手段进行学习、工作和解决专业问题,已经是技术性应用型人才必备的素质。从课程定位与课程体系、基础教学阶段、实践教学阶段等方面对我院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
管众 《中国科技纵横》2010,(24):169-169,146
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其他专业课程的辅助基础或是铺垫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对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操作技能水平,对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多年的传统的教学现状和教学内容的陈旧,对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有滞后性;所以本文对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剖析,对课程改革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课程的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14.
现今社会对计算机办公软件操作能力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在高校学生重专业轻基础的情况越来越明显,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在高职院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处于主导性地位,文章是对于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的一种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通修课程,是学习其他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基础课。但随着社会对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计算机也越来越早地进入到了初级教育的计划中,高等教育中的计算机教学面临着提高质量、有的放矢、创新改革的形势需求。本文将针对新形式下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黄俊英 《大众科技》2007,(11):140-141
现今社会对计算机办公软件操作能力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在高校学生重专业轻基础的情况越来越明显,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在高职院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处于主导性地位,文章是对于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的一种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新形势下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惠 《科教文汇》2009,(5):75-75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高等教育的必修公共课,是培养学生计算机基本技能的基础课程,它在培养学生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方面占据重要的位置。在分析当前学生掌握计算机技术现状上,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大学计算机基础”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作了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正《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是西北工业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在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英语专业基础词汇、计算机英语语法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并通过联系实际应用的案例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在计算机专业学习和计算机应用中所面临的英文环境下的实际操作技巧和动手能力,熟练掌握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全面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计算机专业新生动手能力强,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特别是对于语言的学习缺乏兴趣,甚至有些排斥,  相似文献   

19.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随着计算机在各行业的逐渐普及,各岗位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也日渐增多,而各专业学生层次又参差不齐,因此对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难题。本文通过对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高职各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特点,探讨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设想以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5,(20)
集成电路CAD是我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涉及集成电路从设计到制造的专业知识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我们在集成电路CAD课程教学与改革实践中,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完善的课程教学资源,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深化理论教学,突出实践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