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教育部已将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思想品德"教材名称更改为"道德与法治",系统的法治教育正式纳入德育课程体系。然而,面对教材中法治内容的增加,中小学的法治课程如何设计和实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中小学法治教育课程内涵及价值进行梳理,分析原有思想品德教材中法治教育的不足,进而得出为何将课程名称改名为《道德与法治》。从法治教育课程标准的设定、法治理念为主线的课程目标及体系的设计、课程实施中处理好道德与法治的关系及问题解决型教学模式和教材内容调整等方面对今后中小学的法治教育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法律教学是思想品德课程四大模块之一,是支撑法治教育的重要基石。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指出:"拓宽教育途径,创新教育方法""把法治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全面提高青少年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青少年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理性行使公民权利",体现了国家对培育中学生法律素养的高度重视。但是,目前初中法律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正>为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具体要求,原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已于2016年更名为《道德与法治》(从2017年秋季开学起,全国初中七年级一律使用部编教材)。课程更名后的七年级教材和相继问世的其他各年级教材,是在课标未变、教材先行的情况下,遵循《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编写的。其中,八年级下册教材是法治教育专册。  相似文献   

4.
陈建梅 《考试周刊》2014,(43):140-140
<正>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如果抓住这一时期,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具有思想性、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为主线,将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等方面的教育有机整合起来。思想品德课程的学科特点决定了思想品德教育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可以从以下方面渗透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5.
<正>有效开发与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道德与法治教师必备能力之一。《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树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资源观,整合并优化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各种课程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使之为课程实施和教学服务。"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是无序、杂乱、随意的,  相似文献   

6.
<正>《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指出了青少年在义务教育初中阶段法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深化宪法教育,了解民事法律的基本原则、政府运行的法治原则、司法制度的基本原则,初步认知罪刑法定、无罪推定等原则和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概念。《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思想品德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知  相似文献   

7.
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全面提高少年儿童综合素质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鉴于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联性,以及两者的相互支持关系,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可进行融合。本文试从师资队伍、课程资源、实施过程等方面提出对策思路,以期实现以德育心、以心育德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8.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的"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这一要求,从2016年起,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变化也引发了教学的变革,教师不再只是教材的执行者,同时也成了课程的创造者,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与彰显,由过去"静态地听"转变为"动态地学"。  相似文献   

9.
<正>每一门课程都因其课程性质而具有独特味道,道德与法治课也不例外。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发现一些课堂味道十足,让人如坐春风、心旷神怡,而另一些课堂索然无味,致使课程性质凸显不足、课堂效率低下。笔者认为,道德与法治课应具备以下五种"味道"——一、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味陶行知认为,教育源于生活,教育要为改造生活而服务,只有与生活相结合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思想品德课程设计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新课改明确指出初中教育的重点是培养中学生的综合素养,使中学生获得思想品德等方面的提升与培养,因此,在初中的教育教学体系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课程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逐渐地将中学生的法律意识、道德意识、公民意识、品质意识等方面的思想加以培养发展完善,使中学生能够从《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教学中获得关于思想品德方面的进步与成熟。本文从《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教学出发来谈谈其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育的关系和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具体培养探析。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法治德育是我国法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与澳门教育暨青年局共同编制了"品德与公民"课程教材,其中《法治生活》教学模块比重大,为澳门青少年法治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奠定了良好的教学基础.文章从编写理念、封面设计、编写设计、设计思路、内容结构等对《法治生活》教学模块进行系统分析,阐述澳门《法治生活》教材系统完整、案例丰富、生活性显著等特点,对我国内地政治教育教材修订的启示在于:在法治教育教材编写中要注重价值取向,努力实现认知与实践能力的统一;在法治教育内容上要注重结构完整,凸显时代性、发展性、创新性的需求,体现新时代对法治的新要求;在教材编排上要合理科学,形式丰富,扩展、延伸教材空间,对教材中的案例进行精选;充分发挥德育课程综合性强这一特色,注重学科知识内容与跨学科方法借鉴,补充完善法治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12.
<正>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要求,从2016年起,《思想品德》更名为《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坚持立德树人的宗旨,以《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为依据,正确把握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积极吸取十多年来中学德育课程改革的实践经验,从教材的框架设计到内容安排,充分体现新理念,呈现新特点。为帮助广大教师理解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思路,熟悉教材体例、结构和内容,对教学提供有效、及时的指导,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编辑部拟于2017年暑期联合举办"全  相似文献   

13.
自2016年教育部发文将中小学"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后,新版教材编写更具特色,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增设了"探究与分享"模块。笔者就该模块的形式与作用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以"爱在家人间"(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一课为例,进行了教学设计,力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4.
<正>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要求,不久前,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明确指出,从2016年起,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上述更名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法治"二字首次出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想品德课程名称中。对此,广大教师和教研员要予以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5.
<正>《思想品德》更名《道德与法治》,强化学生道德教育和法治精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就提出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按照这一要求,教育部要求,今年9月份,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统一更名为《道德与法治》,体现了国家对国民特别是青少年学生道德和法治精神的要求更高了。品德只是个体的品德,但道德的覆盖面则更广、要求更高。法治也体现了全面推进依法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仍将是《道德与法治》和《思想品德》教材的交替之年,中考思想品德(道德与法治)更加注重学生合格毕业。在这种情势下,学科课程会不会变成"鸡肋"还真成了问题。与此同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所必备的品格和能力。回想近25年的教学生涯,我好像从来没有一股脑儿地面对着如此多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依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通过对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融合时政教育的背景进行分析,确立了研究的目标,探索了时政素材选择策略和时政融合“四化”策略,并呈现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融合时政教育的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8.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知识课程,更是一门价值教育课程。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注重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从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实际出发,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对学生进行基本价值教育、民族优秀传统价值教育和社会主流价值教育等方面的教育。思想品德课  相似文献   

19.
在现阶段的小学教育中,思想品德教育属于其中的重要组成,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道德标准树立均起着重要作用。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课程的实施方法、目标、内容均在不断发生变化。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施,也进一步丰富了小学课程的内容。而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需从当前的教学现状出发,为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创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简要分析小学一年级教师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选择榜样人物对学生进行榜样教育、引导学生向榜样学习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实现德育功能、达成课程标准的重要手段。尽管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对榜样人物的选取存有差异,但选择榜样人物对学生进行榜样教育有助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实现德育功能、达成课程标准、落实教育目标已成共识。在《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全面铺开使用前,对教育科学出版社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品德》教科书中相同榜样人物进行比较,进而以教科书中相同榜样人物的事迹为载体,探寻榜样人物事迹背后隐匿的品质,厘清榜样人物事迹与主题、课程内容的关系等。在审视原有《思想品德》教科书中榜样人物的基础上,对《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在榜样人物选择与教育方面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