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科技风》2016,(17)
在同一个国家,不同民族之间其语言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这个差异会导致其文化交流存在一定的障碍。因此,在整个交流过程中,需要对应的翻译来实现。可以说,翻译在民族与民族的文化融合或者在世界与民族的文化融合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翻译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另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文化看法。蒙古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分支,其文化具有自身的特色,无论是文字还是语言都与汉族的存在着差异。因此,在我国长期的文化交流中,及其重视对其的翻译。然而,翻译是一个文化对另一个文化的诠释,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异化现象。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随着各民族之间不断的融合,民族之间的交流就显得非常的重要。新闻媒体是国家政策的传播媒介,是连接各族人民和中央之间的桥梁,对于加强民族交流和弘扬民族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蒙古族是我国少数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之间的和谐发展关系到民族稳定和国家团结,汉蒙新闻翻译,可以让蒙古族的人民更好的理解党的方针和路线。本文从功能对等的角度分析汉蒙新闻翻译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应的解决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到汉蒙新闻翻译。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6,(13)
简单来说,翻译就是将另一种文化明确化的一种文化工作,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上的交际活动。任何一种语言都是长期演变而成,各有独特的精神、文化及其内涵,在进行翻译工作时,其可译性难免会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局限度。本文举例蒙汉翻译,从蒙汉两个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角度,对蒙汉翻译间的可译性限度问题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与探讨,并证实了蒙汉两民族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可译性限度问题。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16,(11)
语言和文化二者紧密相连,语言是文化不可或缺的关键性载体,在文化交流过程中扮演着关键性角色。而不同国家、民族间文化交流的实现离不开翻译,是实现跨文化交流的首要前提。在蒙汉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民族文化差异性原则,选择适宜的翻译方法,更加准确地传达两种不同的语言,促进蒙汉两族的繁荣发展,促进国家的持续发展。因此,本文作者对文化交流视域下的蒙汉翻译这一课题予以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6,(13)
新闻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是翻译工作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我们知道世界上不同的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是大不相同的,不同的文化往往会导致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风俗千差万别甚至截然相反。这样的现象在新闻翻译中可谓是司空见惯,因此翻译工作者需要对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进行了解,同时应该注重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对于不同的文化应该抱有一种包容、理解的态度,不能盲目的进行贬低与排斥。  相似文献   

6.
戴茗柯 《今日科苑》2006,(11):81-81
汉英两种语肓都承载着深厚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文化。翻译是两种文化的转换。只有翻译与文化自然融合,才能达到民族间的真正交流。翻译是建立在了解两个民族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加以运用恰当的翻译方法来实现的。这些方法包括直泽、意译、直译加意译、注释、音译加注释等。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文化也相应的发展起来,文化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并走向世界。我国对美国文学的翻译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对于美国的一些宗教文化、爱情文化等有了进一步了解,随着华裔美国文学的增多,华裔作品也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但也相应的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华裔美国文学翻译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国家文化、美籍华人下的文学作品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文化根植于特定的民族和社会。众多的文化和民族必然产生纷繁多样的文化现象。文化是具体的、民族的、异质的。任何文化皆具有民族独特性。翻译,既然是跨语言、跨文化的实践活动,则必然是跨异质性的艺术活动。翻译不仅要处理语言文字,还必须慎重研究与处理跨文化的异质问题。本文主要围绕外宣翻译的文化异质问题的克服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湘西旅游翻译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办好旅游专业、开展在职导游外语培训、改革旅游翻译教育等3方面的旅游翻译人才培养措施和明确旅游翻译工作内容、运用旅游翻译理论方法及加强湘西民族文化资源译介等3方面的创新湘西旅游翻译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0.
刘佳鑫 《百科知识》2022,(30):64-65
<正>各类动物在人类语言文化发展中始终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一个角色,动物形象也不断地出现在历代人类社会发展中。根据这些动物各自的特点,人类语言赋予了其个体一定高度的精神象征或意义。这样不仅能够反映出当时人类思想与这些动物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生动的渊源关系,而且丰富和完善了现代人类文化的语言。由于中俄两个国家之间的政治文化背景不同以及自然地理、文化习俗的差异,使两国赋予对每个动物的具体象征意义也有显著差异。文化语义特点与翻译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翻译的灵魂及其价值并不只是让普通读者读懂译文,  相似文献   

11.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交流活动,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渗透,都离不开翻译活动。而文化差异及表达习惯的不同,却给翻译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首先遭遇这一困难的则是词语翻译工作。因此,从文化角度来研究词语翻译的技巧将有助于翻译实践,更好地促进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2.
杨淇斯 《科教文汇》2012,(25):143-144
文化适应性是文学作品翻译中不可忽略的因素,不同地域、文化、民族风俗,在翻译文学作品时必须考虑文化适应性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文学作品翻译的质量。本文根据不同文化主题与文化适应性的关系,探讨文学作品翻译中增强文化适应性的技巧,期冀对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邱玉华 《科教文汇》2007,(7S):184-184,187
文化因素是翻译研究不可避免的话题。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模式,可细分为科技经济体系、社会体系、意识形态体系和语言体系。这些体系的差异都对隐喻翻译产生影响。本文旨在解释为何有文化障碍,隐喻中存在哪些文化因素,以及互译的两种文化存在怎样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文化因素是翻译研究不可避免的话题.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模式,可细分为科技经济体系、社会体系、意识形态体系和语言体系.这些体系的差异都对隐喻翻译产生影响.本文旨在解释为何有文化障碍,隐喻中存在哪些文化因素,以及互译的两种文化存在怎样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广告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流形式,是商品营销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在进行广告翻译时,应充分了解目的语的语言特点,目地语国家的民族文化和消费习惯,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本文通过对中英文广告的对比分析,从翻译功能理论角度探讨了广告英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民族文化的沟通交流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文化交流融合不仅能有效地带动民族之间的发展,同时还能够不断完善我国的文化体系。因此,相关部门必须重视蒙汉翻译工作,尽可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全面地提升文化翻译工作的翻译水平,从而更好地实现蒙汉之间的文化交流融合。本文首先分析了文化交流和中蒙汉翻译的民族特色,然后进一步分析了蒙汉翻译工作在文化交流融合当中的传播作用,希望能对蒙汉翻译工作的文化交流融合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7.
王子承 《百科知识》2021,(15):65-66
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的语言是根植于这个民族或者国家的文化的.没有语言, 文化就不可能存在;语言也只有能反映文化才有意义.因为翻译首先涉及到的是意义, 而词只有与文化相关联才有意义, 这就要求译者在进行语言操作的时候, 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识.在进行文本翻译的过程中,对于一些社会热点事件的翻译也应该注意事件所处的语境.结合语境和文化才能够对这类文本进行一个"忠实"翻译和传播.自2019年底暴发新冠肺炎疫情到现在,社会上对于疫情的相关讨论,依旧在进行着.许多网络词汇被网友们引用而成为2020年的"热词".对于这些"热词",翻译界需要做的是如何更好地进行翻译和传播.但是这些词汇的翻译千奇百怪,许多翻译出现了一些问题.那么,如何翻译对、如何翻译好这些"热词"成了本文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每一个民族的政治文化、经济发展中,翻译工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藏民族的传统文化及现代文化,大都是来自于翻译。因此,需对藏语文翻译的统一、规范、发展等方面做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9.
曾伟姝 《科教文汇》2014,(34):137-138
全球化背景下,文学翻译研究渐渐聚焦于文化认同和文化身份构建,同时,文学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在国家政治与民族交流当中的意义日益凸显。本文从东方主义视角出发,分析外国译者对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受到译者本身文化身份的束缚,他们的汉英文学翻译中出现的错译与误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文化的身份构建。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背景下,文学翻译研究渐渐聚焦于文化认同和文化身份构建,同时,文学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在国家政治与民族交流当中的意义日益凸显。本文从东方主义视角出发,分析外国译者对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受到译者本身文化身份的束缚,他们的汉英文学翻译中出现的错译与误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文化的身份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