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是生命之根,小学阶段是一个人的一生起步阶段,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激发孩子们内心深处对知识的求知欲望,进而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民族未来的希望,阅读犹如甘露,滋润了孩子们的心灵。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孩子阅读习惯有利于今后写作,促进其健康茁壮成长。如何让孩子们的心灵在阅读中飞扬,下面是具体阐述。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20,(12)
小学语文教师都采用以往的教学案例以及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不仅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习惯,对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漠不关心,从而导致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量不足。因此,在新课标的改革下,小学语文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在于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既是提高孩子们语文素养的基础性工程,又是发展孩子们思想道德以及心理素质的必备条件。落实新课改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发扬全体孩子的创新精神、自主意识。要发扬孩子们的创新精神、自主意识,必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们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效的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多样的课堂教学情景,激发孩子们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4.
阅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儿童的自我教育能力。如何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的去阅读去汲取知识,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对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有利于巩固语文知识,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可以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获得审美体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我认为阅读教学应该以激发学生兴趣、交给学生阅读方法、再让学生自主阅读,读中感悟、自主阅读中放飞心灵融为一体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6.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活动有利于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要借助阅读课的教学机会,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陶冶情操,提升审美能力与理解能力。为了改善过去阅读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应进一步创新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营造浓厚的阅读学习氛围,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实现有效性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7.
新课改实施后,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成立教学的重要任务。那么如何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他们走进阅读的天地,鼓励个性创造,并指导阅读方法,开阔阅读空间,让学生在丰富的阅读活动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受益终身。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而且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基于此,经过近年的实践,我作了这些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夏丽 《知识窗》2015,(3):14
语文学习是综合性学习,它需要放眼课文,更需要放眼课外;它需要点滴积累,更需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阅读和作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一、阅读方法得法于课内,成长得益于课外1.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教师应让学生充分预习,感知教材,弄清字词的意思,理清文章写作的顺序以及主要内容,画出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并在初读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以便  相似文献   

10.
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老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的教学目标。小学生正处于对知识特别敏感的年龄,但是由于他们对知识的认识度和获得知识的方法不够明确,导致他们的学习习惯还需要学校进行教育和培养。他们的思想非常活跃,对新事物的好奇心特别强,让他们一直学习可能会造成相反的效果。如何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近年来通过语文教学实践,觉得一是培养阅读兴趣,二是培养阅读能力,三是要重视课外阅读,抓住以上三个方面,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曾凡开 《知识窗》2014,(20):70-70
当今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快,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而且更要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从自学质疑、筛选问题、合作交流、反馈归纳、深化创新这五个方面实施“五步”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课堂的养分,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了文化的语文课堂是缺失的语文课堂。语文课堂,首先要有价值引领;在课堂上,倡导孩子个性化阅读,让孩子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课堂的主人;还要在课堂上营造互动的合作探究氛围,让孩子绽放生命成长的学习文化;更要在课堂上,用阳光般的评价文化,让孩子们爱上语文。  相似文献   

13.
阅读现在已经成为许多人不可缺少的一种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课外阅读对于学生来说就更为重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十分重要而艰巨的工作。面对农村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作为多年从事农村语文教学的我从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帮学生推荐合适的书、提供专门的阅读时间交给方法指导阅读、鼓励先进培养阅读习惯五个途径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以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挥,为他们实践终生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蒙碧姬 《大众科技》2014,(1):104-106
文化是课堂的养分,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了文化的语文课堂是缺失的语文课堂。语文课堂,首先要有价值引领;在课堂上,倡导孩子个性化阅读,让孩子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课堂的主人;还要在课堂上营造互动的合作探究氛围,让孩子绽放生命成长的学习文化;更要在课堂上,用阳光般的评价文化,让孩子们爱上语文。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将要我读转换为我要读。只有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够引导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探讨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乐读书,好读书。  相似文献   

16.
邵明鸽 《科教文汇》2014,(29):180-181
一本好书会成就孩子的一生,小学高年级又是孩子阅读的黄金期,然而现在的网络媒体深深地吸引住了孩子,他们对于读书更是不屑一顾。作为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要努力为孩子创造课外阅读的乐园,让阅读成为孩子一种内在的需要。让书香飘溢校园,让经典伴孩子成长。  相似文献   

17.
学生的成长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温馨的家庭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循环。夫妻关系不和,吵架,其实对孩子的伤害很大。那颗小小的心灵,在学校里要学习,完成各科作业,与同学相处时,万一父母关系不和,离婚,孩子会在同学中抬不起头,因为他不想别人知道家中发生些什么事?就会与同学交流得很少,他还会想着如何讨好父母,让他们修复关系,这颗小小的心灵负重,他能走多远呢?  相似文献   

18.
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接触知识,领会知识的关键阶段,特别是对于语言学科的英语,在小学阶段更是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通过五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和工具性的课程,是学生语言知识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所以,必须重视小学语文的教学,尤其是阅读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灵活的阅读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推广的优化。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的小学英语课堂是生命相遇,心灵相通的课堂,如何才能保持孩子们对英语的兴趣呢?根据孩子们爱玩、爱闹的特点,运用游戏教学,可以点燃我们的英语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巩固所学、运用所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