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时代新的要求,新课程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健康的价值观情感态度。而加强学困生转化是我们根据时代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对教育教学全面提升的要求。也是作为一名优秀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教师要掌握学困生的心理,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培养学生自信心,品尝成功的喜悦。教师用一颗爱心关爱他们,给予他们最大的信任。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我们初中英语教师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历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在内地新疆班历史教学中非常重要。它的主要内容有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和人生观教育。我们可通过快乐式教学、多样化教学和言传身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中职教育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设定了对人的整体素质进行发展和培养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培养的最高目标,是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进一步升华。美术作为一门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美术教育在陶冶情操,升华精神境界,提高人的修养发挥着其特殊的作用,正因为美术教育这种特有的道德教育功能,使美术课不单只是传授知识与方法,更应该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在美术课上变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张旭东 《科教文汇》2008,(31):169-170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历史课程目标的核心要素。教师使用不同的教学语言,将影响课堂教学核心目标的实现。历史教师使用规范、恰当的教学语言,使用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历史教学语言,使用文学艺术化的的教学语言,有利于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目标;为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目标,教师使教学语言时必须饱含充沛的情感,使教学语言要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6.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体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是人类文明的升华与凝聚,是衡量个体和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中学语文阅读课正是一个培养学生情感的好平台,情感教育是语文教育的根本,也是教学的根本,语文阅读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共鸣,才能让学生带着兴趣和爱好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才能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7.
张旭东 《科教文汇》2008,(11):169-170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历史课程目标的核心要素。教师使用不同的教学语言,将影响课堂教学核心目标的实现。历史教师使用规范、恰当的教学语言,使用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历史教学语言,使用文学艺术化的的教学语言,有利于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目标;为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目标,教师使教学语言时必须饱含充沛的情感,使教学语言要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8.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一直是我们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做好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导向,走进学生阅读的情感世界是关键,而本人认为重点应从激发兴趣、开发情感、注重实践、发展个性入手,才能抓好阅读中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9.
蒋琼 《科教文汇》2013,(30):48-49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从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教师来说:教师在学生的主体性建构学习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从教学活动的主体者学生来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顺利实现将会促进学生对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的掌握。而教师专业情感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动力系统,它决定了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内驱力和方向,也是其工作的动力源泉?这种教师个人性意义的感受将会给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带来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是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重要载体。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培养起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笔者在多年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他教师在工作中把目光、精力过多地集中到成绩好的学生身上,埘那些后进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忽视和放松的态度。但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人们愈来愈认识到转化一个后进生和为罔家输送一名大学生同等重要。那么运用怎样的方式与后进生沟通,才能使其心悦诚服,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努力改进,强化自己的进取意识,树立起信心,实现真正的转变呢?这是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在以往的教育工作中积累了几点经验,来与同行们探讨。  相似文献   

12.
旦增旺杰 《西藏科技》2011,(12):35+40-35,40
后进生通常是指那些思想意识不纯、不守纪律、学习不用功,甚至调皮捣蛋的学生,这些问题学生群体教育,一直困扰着教学实体及教育者,对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进行产生不良影响,面对后进生的严峻问题,要善于观察,分析后进生的心理状况,掌握他们心理上的问题,采取正确方法,有针对性的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后进生既有他们的共性,也有他们的个性,转化后进生要从每个后进生的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对症下药才能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做好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13.
储翠 《知识窗》2012,(8X):11-12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足够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更新教学观念,采用多种正确方法,发掘更多资源,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蒋建美 《科学大众》2014,(12):5+164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之一,如何在教学中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这是素质教育推进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本文就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在解题中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5.
后进生,即我们常说的“差生”,主要是表现在思想品德上的差或学习成绩上的差.转化后进生,教师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和复杂的教育工作.谈心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的交流,是一种情感的沟通,在这交流和沟通当中,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使学生产生一种比较愿意接受的心理状态,这就需要起主导作用的班主任掌握娴熟的谈话技巧和谈话方式了.谈话效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教育转化工作的成败.因此与后进生谈话的时机和谈话角度需要选准确,才能取得最佳效果,达到转化后进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戴海良 《科教文汇》2008,(16):70-70
培养高情商的学生不仅促进社会和谐,促进社会文明进步,而且会使学生的生活事业都更加成功。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并真正重视学生的情商培养,充分利用语文教材,深入挖掘文本中的情商培养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情商,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7.
蔡盛 《科教文汇》2009,(31):199-199
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这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举措,各学科有各学科的特征,但是并不表示为此忽略这方面的教育。本文从多个方面来总结在物理课堂上进行情感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吴惠芬 《中国科技信息》2007,(14):265-265,267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不仅关心人是否学到知识,而且更应关心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方法、价值观的形成。掌握知识不是唯一的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说,影响更大、更持久。而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是靠教师的说教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9.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小学语文教学,应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把教学生正确理解祖国语言文字和进行情感教育统一起来,激发学生情感的浪花,培养他们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 在"聚焦课堂"的课程改革推动下,越多的教师以发展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已朝着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向转变,但"虽然自主教学被看成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很少有教师真正有效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庞维国,2003).尤其,当面对高考压力时,教师几乎无法真正在教学中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