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草原学会草地资源和管理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11月12—18日在湖北省宜昌县举行。除西藏、上海外,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草地生产、科研、教学第一线的一百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农牧渔业部畜牧局、湖北省农牧厅、宜昌市科委的有关领导、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农业出版社等单位的代表也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任继周草地农业与农业伦理思想之间具有深刻的逻辑关系,草业科学专业是农业伦理教学的第一块试验田和最好的实践基地,农业伦理学也要内化于草业等农业科学之中,为开拓草业科学专业师生的人文视野提供最优教材。这是在草业科学专业开展农业伦理教学与科研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李毓堂 《资源科学》1990,12(5):20-25
近一个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达国家通过开发本国草地资源、发展草地畜牧业,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改变了旧的农业结构和国民吃穿结构。不但提高了国民生活水平,也改善了生态环境。 我国有草地(包括草原、草山草坡和滩涂草地)约60亿亩,约占国土面积的40%,居世界第  相似文献   

4.
当雄县是拉萨市的一个牧业县,草地资源丰富,但草原畜牧业生产水平较低,限制了畜牧业经济发展。根据当雄县的草地资源利用现状,及时把握我县草地资源和生态变化发展趋势,促进当雄县草原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利用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数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1.我国的饲草饲料资源 1.1我国的草原资源 草原畜牧业是以草原为基地.利用草原牧草资源饲养家畜来获得蓄产品,因此草原资源的好坏对畜牧业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我国有各类天然草地面积4亿hm2,全国总的原面积,占国土面积肥的40%,其中可利用面积为3、3亿hm2。按草地自然、经济、植被分布情况来划分,可分为三类:牧区草山草地面积为3亿hm2,占我国草地面积的75%;北方草山草地面积2.500万hm2.占我国草地面积的6.29%;南方草山草地面积7400万hm2,占  相似文献   

6.
余成群  郭万军 《西藏科技》2003,(2):34-35,38
通过多年对西藏高寒草地主要类型高寒草原草地和高寒草原草地的实地调查和资料参考,分析了两种类型草地的生态环境现状及成因,提出了保护和建设两类草地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7.
西藏那曲高效草地生态综合示范工程建设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就那曲地区草地的退化、草地畜牧业经营管理水平进行了阐述。针对草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改良退化草场,科学合理利用草场资源;落实草原有偿承包责任制,调动广大牧民建设草原的积极性;建立草地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体系和数据库和走高效可持续草地畜牧业发展的道路等为措施的草地生态综合示范工程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8.
《中国草地》是中国草原学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综合性科技刊物。主要任务是宣传和推广我国草地和牧草科研成果,交流草地畜牧业生产、经营管理经验,普及草地和牧草科学知识,报道国内外草地畜牧业发展和科学研完动态,以推动我国草业科学和生产的发辰,为振兴草业和实现畜牧业现代化服务。本刊主要刊登草业发展战略和系统工程理论研究,草地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建设和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背景下,从均质区划分、清查价格指标体系以及价格修正体系等多个方面探究草原资源资产价格体系的优化路径,构建体系优化框架并验证其科学性与实用性。【方法】基于青海省草地资源清查196892条图斑的21条属性字段数据,遴选出草地类型、草地面积、干草产量、草原等级等指标,以乡镇为最小区域单元,基于动态凝聚约束集群和分区的区域化方法划分青海省省级草原均质区,采用分等级、分类别定价的思路引入草原等级调整系数和草地分类价格,形成一套“国家级均质区-省级均质区-乡镇”多层级自上而下的青海省草原资源资产价格体系。【结果】基于本文框架所构建的草原资源资产价格体系,青海省的4个国家级草原均质区经细化得到23个省级草原均质区,分区数目合理,各区域间的草原资源特征具有明显差异;在此基础上细分得到的乡镇级草地价格介于国家均质区草地价格30%上下限之间。【结论】本文提出以自然资源资产领域知识为驱动,智能分区算法为核心的草原资源资产清查价格体系优化框架,可支撑自然资源资产清查技术体系构建,助力自然资源资产清价值量核算工作。  相似文献   

10.
伊犁河谷草地植被NDVI变化及其降水敏感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芳  张红旗  董光龙 《资源科学》2014,36(8):1724-1731
作为西北干旱区的重要绿洲,伊犁河谷草地动态监测及其对降水的敏感性研究,对该区域草地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10年的MODIS NDVI数据,采用像元尺度的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伊犁河谷草地NDVI的时空变化特征,结合同期遥感降水数据产品,采用相关系数法和降水敏感性指数定量刻画不同类型草地NDVI的降水敏感性及其时空特征。结果表明,2000-2010年伊犁河谷草地植被整体呈显著的退化趋势,NDVI值下降速度为1.5%/10a,其中高寒草地和山地草甸的NDVI下降趋势显著,而改善区主要为温性草原、温性荒漠草原和温性荒漠。随着草地改善程度增加,草地覆被变化的降水敏感性越强,表明降水是草地改善的主因。草地植被的降水敏感性与草地类型、降水的空间分异和年际特征有关。较为稀疏、生产力较低的草地类型(温性草原、温性荒漠和温性荒漠草原)的降水敏感性较强。降水敏感性与河谷降水时空分布有关,主要体现为越干旱的地方草地覆盖对降水的敏感性越高;年际特征上表现为越干旱的年份,草地覆被对降水的敏感性越高。  相似文献   

11.
洪绂曾: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学会、中国草原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安徽泾县人。1949年至1953年就读于复旦大学农艺系、沈阳农学院农学系。曾任吉林省农科院院长、农业部副部长等职。  相似文献   

12.
1970 年代以来锡林郭勒盟草地资源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多期遥感影像与GIS的支持下,构建了内蒙古锡林郭勒盟1975年-2009年的草地现状和动态变化时空数据集,进而开展了锡林郭勒盟草地资源空间分布格局、时空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的研究。研究表明:①草地是锡林郭勒盟的主导生态系统,总面积约17.6万km2,占全区国土面积的86%;在空间分布上,自东向西,草地覆盖度逐渐降低,草地类型依次为温性草甸草原、温性草原、温性荒漠草原;②锡林郭勒盟草地生态系统动态演变的基本特征为:以2000年为界,2000年之前,草地生态系统面积持续减少;2000年之后,草地生态系统的面积减少态势得到遏制和逆转,草地资源面积开始增加;③该区草地资源时空变化受到气候变化、人类土地利用活动以及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影响:区域气候变化是本区生态系统变化的基本驱动力,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活动对于草地退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而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介入则缓解、遏制和逆转了本区长期以来的草地退化态势。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产量的稳步提高,畜牧业、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但是审视我国的传统农业,仍然存在一些诸如农业基础薄弱、科技贡献份额偏低、农产品结构和地区布局不尽合理等问题。要解决现有农业、农村经济中面临的问题,除需要继续巩固国家现行的农业、农村经济政策,切实加强对农业投入外,还要在拓宽发展农业和农材经济的思路上下功夫,不仅向耕地要效益,更要向荒山、滩涂、海面要效益。思路宽了,路也宽了,增收的渠道也就多了。本文所倡导的正在兴起的“山地农业”、“草原农业”、“白色农业”、“水体农业”、“沙漠农业”、“都市农业”和“观光农业”昭示着我国大农业的光辉前景。  相似文献   

14.
西藏是全国草原面积最大、草地类型最丰富的省区,全区天然草场面积为12.4亿亩,已利用面积6.4亿亩,占可利用的80%,是我区发展草地畜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和重要生态屏障。结合近几年从事草原鼠害治理工作的实践,全面分析了我区鼠害发生的现状及其造成的危害,提出了鼠害治理的措施和建议,确保草原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草原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5.
西部地区具有深厚和独特的农业资源优势,是我国重要的农牧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加快西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我们适应新形势,提出新思路。加快发展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应突出抓好以下6个重点: 切实加强草原保护和建设由于过去大量开垦草原、过度超载放牧等原因,造成了草原退化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6.
草原资源是阿里地区畜牧业发展的基础.阿里草原畜牧业正面临着难以持续的困境,草地生态失调、草地急剧消失、草畜矛盾尖锐化、草场"三化"严重.可利用草场面积逐年减少,大批牲畜因饥饿不择食地直接啃食毒草而死亡,经济损失巨大.近年来疯草已成为制约阿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生物灾害"之一.因此,从保护草地植被、保持草地植物多样性、控制疯草蔓延以及合理利用等生态角度解决阿里地区草地疯草的危害问题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农业生产的现状、成就与问题陕西省大部地处黄土高原,农业历史悠久。全省土地总面积20.5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980.8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96.43万人,占总人口84%;耕地面积5,663.04万亩,占总面积的18.4%;林地面积6,800万亩,占22%;草地3,800万亩,占12%;  相似文献   

18.
<正> 据参加中国农学会及其农业现代化分会召开的我国持续农业与农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学者探讨,持续农业将成为农业发展的新目标。 持续农业是80年代国际上提出的一种“环境不退化、技术上应用适当、经济上可行、社会上能接受”的农业。它是吸收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  相似文献   

19.
大庆地区农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危机,生态环境恶化、土壤退化严重.草原退化、沙化、盐碱化日趋严重,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加剧了土壤沙化,本地区发展农业生产必须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试验研究与推广,建立农业基地,大力发展现光农业以及增大对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我国在畜牧业生产中过度利用草地的生产功能,忽视其生态功能,造成草地大面积退化,草–畜关系失衡,传统草原畜牧业难以为继,亟须探索适宜于牧区特点的生态保护与草牧业发展新模式,依靠科技创新推动草牧业发展。中科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以下简称"内蒙古站")自建站以来,立足于我国温带草原,长期开展草原生态系统水、土、气、生等要素监测,草原生态学基础研究,以及退化草地恢复、人工草地建设和生态系统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并通过示范推广为内蒙古草原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技支撑。基于长期监测、养分添加和放牧控制试验,揭示了内蒙古草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机制,主要发现:(1)不同物种和功能群之间的补偿效应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的重要机制;(2)物种和群落水平的化学计量内稳性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的基础,由化学计量内稳性高的物种占优势的群落,具有更高的生产力和稳定性;(3)混合利用方式(放牧和打草轮换)有利于多样性、生产力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基于以上基础研究和长期试验示范,内蒙古草原站研发了多年生混播人工草地的草种配置及高效人工草地建植技术体系。该体系提高了多年生人工草地的生产力和稳定性,延长了人工草地的利用年限,提高了牧草品质。为了进一步探索适宜于牧区特点的生态保护与草业发展新模式,内蒙古站提出了草地生产功能与生态功能合理配置技术体系。该体系通过建设高效人工草地和基本草牧场,解决饲草的生产问题,同时通过退化草地恢复和天然草地合理利用,提升草地的生态功能。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使我国的草地生态学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也使得内蒙古站成为草原科技成果转化的基地和开展国内外合作研究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